“双创”背景下对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7-04-11 22:01
生产力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产力双创劳动者

任 伟

(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双创”背景下对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思考

任 伟

(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想。“双创”思想的提出,对生产力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具体分析了“双创”背景下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对“双创”思想的进一步实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产力发展

一、“双创”思想的提出

2014年9月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中致辞明确提出,创新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是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中国经济的发展乃至增效升级都与创新紧密相关。并进一步强调中国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李克强总理将这一届论坛的主题定义为“推动创新,创造价值”,并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为“双创”)这一概念,“双创”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和重视。2015年6月4日,在李克强总理所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双创”再次引发强烈反响。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创业热情的逐渐高涨,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逐渐涌现,“双创”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发展的活力日益复苏。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全世界的经济动荡较大,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全面推行“双创”势在必行,同时也必须加强新时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双创”的实行和推动创造人才支撑,这同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和特征。在“双创”的背景下,大力提升高校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双创”提供储备人才力量。这不仅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同时更与民族创新等内容息息相关。

二、“双创”的意义

(一)推动创业教育的飞速前进

在“双创”背景下,高校的创业教育也在飞速前进,各大高校乃至职业院校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在促进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和发展。由于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属于萌芽和发展阶段,所以创新创业的理论还未上升至一定的高度,尚仍处于摸索阶段。近年来,受“双创”这一大趋势的不断影响,各大高校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的培育,其中的措施包括: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提高师资创新力的培养,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创业实践项目的开展,同时结合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目前的经济状况,根据劳动者的接受教育的特点,不断更新高校教育的理念,逐步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高等教育特征的创新创业理论。

(二)推进社会创业的蓬勃发展

自从“双创”提出后,政府机构和高校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例如越来越多地方政府设立创业园区,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劳动者乃至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创业的大潮中。许多高校设立专项资金,为劳动者创业提供物质支援,并聘请相关专家教授对学生创业进行有效指导和建议,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学生创业扫清障碍,为学生创业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创业初期必然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和困境,即使在创业初期各项条件都较不完善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踊跃投入创业大军之中,创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三、“双创”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关联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所提及的创新和创业这两者间既存在有机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创业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同时创新又是创业的实践手段之一。创业的实现形式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实现基础在于创业,简言之,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而构成整体。在创业的实施阶段时刻与创新紧密联系,将创新的理论与方法切实有效地运用到实处,才能促进旧事物的变化乃至突飞猛进。创业则是创新运用到实处后所结成的“果”,在事业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其成功地应用到实处,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从经济学而言,将大众创业得以应用,才能使更多的市场拥有更好的主体,有效增加市场的活跃程度,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将万众创新更好地应用,才能使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得以在市场上再次出现并得以有效运用,更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繁荣与发展。“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两者间只有相互支持、共同促进,才能更好地引领和激发人民群众意气风发地走上一条思考创新、支持创新、实践创新的创业之路,将更多无限精力和宝贵时间应用于创新创业之中,探索出一条愿意创业和成功创业的致富之路。

(一)“双创”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至理名言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和认可。同样科学技术是通过社会生产中对实践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并将此应用于现实的实践活动之中并转化成先进的生产力。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与创新唇齿相连、息息相关。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就日益显现,例如随着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积累,并使这些新发明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应用。虽然这些创新发明已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却对人类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创新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并为现代经济生活的日新月异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创新发明的应用过程是一个逐步被认可和再认识的过程。在早期的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眼中,创新并未引起古典经济学家的足够重视和关注,所以在其经典著作中,鲜少看到经济学家们将创新作为影响经济发展乃至增长的重要因素出现于著作之中。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特别强调:“非常重视从事生产性劳动人口在国民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而这两个因素又取决于推动劳动的资本量的大小及资本的用途。”[1]综上所述,在亚当·斯密所建立著名的经济增长理论之中,其中劳动和资本起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而其后来继承者则继续沿用他的理论,如后继者穆勒、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则将实际的经济增长构成要素分解为劳动、资本和土地等三个方面组成。同时由于土地所具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特性,因而这些古典经济学家们更加重视劳动和资本的特性。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亚当·斯密将生产组织方面的创新即分工作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种标志。但是古典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关注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古典经济学家没有重视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因为受当时的时代背景局限,19世纪前,创新并未对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发展和生产力发展之间并没有产生什么必然的联系,将最新的科技发明乃至成功应用于生产领域更是非常鲜少。直至19世纪,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卓越贡献才日益显现。但是总体而言,这个时期的经济学家,还是受到了古典经济学家的影响,并未将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进行考量,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却通常被认为是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到了19世纪末期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工业技术产值的飞速发展,才进一步促使科技和生产发展之间建立了必然的联系。然而在这一时期,科技的创新所带给人们生活的改变,则越来越成为众多经济学者和专家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在19世纪,西方经济学理论可谓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实际上创新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学理论中的外生变量,不认为创新对经济发展占据主导作用,他们虽认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却不对其加以必要的阐释和研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无需特别的阐释和说明。创新所带来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影响是非常巨大,同时创新的经济效果具体表现为新产品市场的开发与单位生产成本的不断减少,所以当时的经济学家大部分认为,创新对经济增长虽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却由于带来了新产品市场的研发和单位生产成本的减少这两大英雄,所以创新必须独立于经济因素考察之外,不必在经济分析过程对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在社会生产力理论中,马克思创造性地将创新纳入经济分析过程的维度之中。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观点认为,生产资料的生产过程是构成人类历史社会得以演进与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石,其进一步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是由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综合衡量体系加以界定。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演进过程。第一是劳动者素质的综合提高是创新的必然结果。智力和体力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是劳动者素质的主要体现。在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够高的时期,劳动者对体力劳动的依赖程度相当高,所以家中的男性也成为了体力生活的重要构成之一,对智力的要求则相对较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新月异,对社会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对生产过程也日趋复杂和多元化,对生产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的智力发展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到了现代工业生产时期,智力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党的作用也日趋重要,同时这也要求劳动者学习一定的生产技术来适应变幻莫测的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劳动者才能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模式。综上所述,生产力所不断涌现的发展过程对劳动者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同样是一个需要劳动者本身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的过程。第二是劳动资料的演进过程同样走着一条创新之路。从石器时期演进到铁器时期,从蒸汽时期演进到电气时代,劳动资料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历历在目。新技术革命之所以呈现在大众的视线之下是因为劳动工具所带来的不断创新演进过程。举个例子而言,其中包括工业机器人的发明和应用,就是一个劳动工具创新与飞跃的具体体现。从本质上而言,传统的机械工具基本是人的体力活动的拓展,而微电子计算机时代的来临却对人的脑力活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将机器人应用于工业中则是一种具有脑力和体力结合的劳动工具的呈现。工业机器人是为了将工业生产中的人为不可控因素降到最低的限度,充分调动工业机器人的积极性来为完善综合生产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工业生产与机器人的有机结合实质上仍是劳动工具的具体表现之一,期间虽经历了不断的创新和演进过程,但还是作为一种劳动工具予以具体呈现。第三是同样劳动对象也在经历着不断创新的过程,劳动对象开始从自然资源开始向人造物品的转变。就目前而言,从广度和深度而言,劳动对象开始衍生至海洋乃至外太空发展路径,这与人们的创新活动均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率先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与创新进行有机勾连,并纳入其中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强调生产力发展过程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必然联系。“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2]。在机器革命时代将要来临的时期,马克思曾明确提出:“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的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3],“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4]。因此马克思进一步做出总结认为,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发展与科技密不可分,进一步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判断。

“双创”时代的来临,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同样也是产业升级的开端,其中包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机器时期继而转向智能机器时期。促成这一质的飞跃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生产力系统的全新改良。同时这也与新时期的“双创”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制造机器为主的社会生产,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指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对社会生产力系统的进一步改造,使社会生产从以工业为主转变为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的“知识经济”时期的来临,进一步完成了生产力的过渡,从更高层次上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双创”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系统软实力的提高。工业社会突出表现为生产力系统的“硬实力”,其中具体包括的内容是产品量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离不开生产手段的机械化过程中的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及其材料、能源等基础条件的有效运用。同时,由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系统的众多影响因素、生产的产品和流程均开始有赖于软实力的提高。“双创”正是为这种软实力的提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例如劳动力开始从体力型的输出转型为文化型和科技型的人才输出。生产工具也从笨重型机器向精细灵活的智能型机器转变。劳动对象从自然资源中索取转变为人工合成材料或利用新能源,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和虚拟化的过程,先进科技的模拟检验设计过程可在计算机模拟试验中实现。目前更注重产品的商标或品牌的软实力的形成,甚至在传统行业,软实力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双创”更是为软实力的增强提供了契机,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完善。

“双创”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新型的生产力系统。近年来,信息产业和服务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信息产业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双创”为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提供了契机。以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已远远赶超服装或消费品产业等。全球的竞争已演化成为技术乃至知识的竞争,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需要更多“双创”型人才的出现。“双创”的口号和要求符合时代的要求和特征,也同样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从而更进一步得出结论“双创”更是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二)“双创”的思想,引发劳动者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思考

“双创”思想提出之初,就有了将创新创业称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这更有利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进行对价值实现的思索。将创新创业作为引领时代进步的先锋,更好地存进劳动者群体实现自我价值的时代正悄然来临,让每个劳动者在劳动生活过程中获得人生成就感和意义价值感正是这个时代所倡导和提倡的宗旨和目标。评价劳动者自我价值的评价模式,是一种通过自我认定、他者认定和社会评价的包含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切实满意程度,也可分为两种即自我提升空间和社会贡献程度,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劳动者通过提升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贡献双重效应,最终成就自我的满足感和优越感,实现并完成自我价值的提升。在劳动者的生产过程中,单纯对物质资料的满足,是空虚且乏味、惨淡且寂寞的;单纯对自我价值的关注,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不能做到价值的真正有效实现;单纯对社会价值的重视,是枉为人道的行为,更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非长远之计得以为之。因而,价值的真正实现必须兼顾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双重目标,将社会贡献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才能真正达成。马克思哲学理论曾倡导,人的全面且自由的发展是为实现其最高的追求。“21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不只是在征服自然和物质生产方面的科学发展,而应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人的潜能的开发、人的自我发展。”在劳动者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中,通过改造自然和社会,来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以此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实践创新性活动,更需要将主观世界不断地认识和改造。目前,“双创”作为一种口号,已经深入劳动者的心坎里,不断鞭策和促进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创新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更好地迈进创业之路。“双创”这一口号,有利于劳动者加强对周围新事物的感知程度,打破对旧事物的陈旧认知,增强对创新创业的新认识,更好地改造劳动者的生存世界,促进并推进实践创新。

劳动者在“双创”的口号下,将创新创业切实有效地融入到生产活动过程之中,时刻对生产生活保持好奇心,更好地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索能力,有效推进实现个人的健康发展。劳动者创新创业意识的改变,必然给中国的未来带来无限的生机。正如菲尔普斯非所言:“如果大多数中国人,因为从事挑战性工作和创新事业而获得成就感,而不是通过消费得到满足的话,结果一定会非常美好。”

(三)“双创”作为一种文化,是孕育劳动者创业精神的萌芽

“双创”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所孕育而生,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渊源,并有着坚固的社会物质基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诞生,均表现着人民群众伟大智慧的结晶。“礼教”在中国上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高地位,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和结构依赖“礼治”来进行维系和管理。中国的道德观念中崇尚以德服人和以理服人,其中的“德”与“理”指的是“礼教”的践行和实践程度,这是一种对独立人格和端正品行的崇尚和推进,其实这正是创新创业所需培育的基本素质。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中庸”思想中强调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精神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掩埋,难以充分发挥其深刻的影响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到‘南巡讲话’,再到建党90周年时的‘支持青年创业’,直到今天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精神在当代中国受到了从国家、社会到个人的广泛认可及关注。”随着“双创”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对劳动者的创新创业意识的萌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更好地激发劳动者对自身梦想和激情的实施,成为激发和创造劳动者的创业激情,更好地使创新成为践行和实践创业的无限动力。

四、“双创”背景下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路径

“双创”背景下促进生产力发展,培育创业精神的具体路径:一是生存环境与境遇对创业精神的培育有导向作用,同时也可通过创新评价机制;二是人的价值观与社会、家庭乃至学校都密切相关,学校作为后备军,拥有最新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先进的教学科研理念,必须将劳动者的需求实际与与时俱进的理念相结合,倡导建立全方位的“社会网络支持”。

(一)打破不良路径依赖,创新评价机制建设

“双创”的提出为劳动者评价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的评价体系是对劳动者的工作的一种合理评估并建立完善的层次标准的制定过程。简言之,劳动者的评价内容具体分为知识体系建构和人格精神形成。对劳动者的反馈情况和对劳动者所形成的评价影响是容纳了渗透着地域文化内涵、影响着家庭传承因素、引领着学校教育先锋、评价着用人单位信息、集合着网络信息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劳动者评价系统的建立是一种多方面的观念性的活动体系,包含着社会各个阶层乃至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综合评定和考量,折射出对社会各个阶层对劳动者的普遍诉求,对劳动者自身的发展也必然存在影响因素。在一般的情况下,劳动者的评价机制建立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折射,基本是由人才的素质来决定。

“路径依赖”理论最早应用于经济领域,一般是指社会发展中的技术变迁或制度改变有一些类似的惯性,指的是进入某一路径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对路径形成一定的依赖。路径依赖的形成有其优越性,也有其缺憾。对于劳动者而言,惯性使沉没成本不断增加,更是一种路径依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大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劳动力需求点的出现,因而会产生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点的差异,对劳动者所产生的评价也就同时具有不同的时代差异。寻找合适且正确的人才评价机制便是选择卓越人才的重要首选条件。在各类的评价体系中劳动者按照所接受到的评价做出一定的选择并产生路径依赖。在劳动者的日常生活管理中,常常为了便于管理,以听话老实为依据,将劳动者的公民身份忽略,忽视了培养劳动者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无形中形成了路径依赖。同时在双创的背景下,路径依赖已明显与劳动者的要求不相适应。

1.不良路径依赖分析。在评价机制中,对不良路径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自身评价群体、自身的劳动者、高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提出,给整个产业经济注入了全新的能量。在生产过程之中,劳动者更注重评价群体的主观判断,部分思想或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往往只贪图一时的安逸,磨灭孩子的创新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现有的评价体系,能否给用人单位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能否有效评估劳动力所带来的生产力价值呢?不良的路径依赖,会对劳动者接受和处理评价信息造成一定的障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劳动者面对多元化和碎片化的信息更是眼花缭乱,难辨真伪。

2.理念先行,创新评价机制建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必须对不良路径依赖进行彻底打破,进行创新评价机制的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劳动者在信息选择过程中,有效接受全面而有价值的政策和资源,而且更利于劳动者全面且客观地自我洞察与考量。在“双创”时代来临之际,将劳动者的创新理念贯穿于生产过程中,必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将劳动者的创业精神纳入其绩效考核范围之中。对有突出创新理念和意识的劳动者,鼓励其将创新理念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将劳动者置于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的氛围中,鼓励劳动者梳理创业理想和创新志趣。将具有创新意识且学历较低的劳动者,重新引入高等教育的知识体系之中,将“知识本位”的评价机制进行打破,缩小劳动者自身评价和公民评价体系之间的差距。在“双创”背景下,劳动者评价机制的建立,应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结合社会、高校、家庭三者的力量,打破其不良路径依赖,将劳动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调动起来,使劳动者的自我价值更好实现。

(二)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网络支持”

社会网络支持是指通过劳动者的个体接触,获得其社会身份的肯定,并获得一定的物资帮助、心理疏导等服务的社会接触。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每个劳动者应建立“社会网络支持”的工作理念,因创业精神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加之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为劳动者创业提供更好地平台以从容面对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在创业初期,劳动者可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作为高校,可为劳动者创业提供有力的科研力量和学术支持;作为劳动者本身,更应借助政府的优惠政策,企业的创新基地等因素,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网络支持”,更好地营造“双创”的新局面。

1.与政府合力,建立创业政策落地。日前,国务院、党中央、教育部、人社部等政府部门专门发布各种相关文件支持和鼓励劳动者的创业教育,可见政府部门已对此有了初步的共识。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者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正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专业教育体系之中,将创新意识与文化素质教育计划相挂钩。人社部发布《关于实施2010商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积极推行“劳动者创业引领计划”。2014年12月4日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袁贵仁部长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了“支持劳动者休学创业”,这足以看出其对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视与创新理念的进一步要求。政府在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创新积极性的同时,应将相关的创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传授于劳动者,让其深刻明白创业的利弊。在劳动者创新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应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促进法律法规的细化与执行制定。重中之重是,在劳动者创新创业的培育过程中,需将典型性的成功案例向劳动者推广和传授,将正确的法规政策落实于民,培养其关注形势、关心时事、自发培育创新意识的能力。

2.与企业合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劳动者的创新意识的培育,离不开企业的实战参与。充分调动企业加入“双创”之中,不仅有利于为企业家争取一定的政府优惠政策,而且有利于将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好地落实于实际之中,将创业和就业工作有机结合,才能让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创业就业间达成双赢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企业对于参与和培育劳动者的创业意识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具体可通过讲座或沙龙等形式将成功创业者与企业家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激发创业者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激发劳动者对职场探索的诉求和对创业精神的渴望。同时,企业设立创业专项基金,聘请高校教授担任创业督导,在企业内增设劳动者创业实践平台,促进劳动者的创业成果能更好地转化。通过劳动者与企业的通力合作,才能使更多的创新性思维付诸于实际。

3.与家庭合力,加大创业精神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劳动者的价值理念的形成总会带有家庭的特色和父母的影响,因而家庭环境对培育劳动者的创业精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孩子在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朋友式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其为培育创新意识打下来良好的基础。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度溺爱和宠爱,不利于孩子独立自主、团结合作、创新意识的培育。很多家长对创新创业的意识不强,对于孩子创新创业的行为不支持甚至阻扰。面对此问题,在加强创新创业的宣传的同时,可利用高校对创新创业的评价体系,来使家长对创新创业有更全面的认识。高校通过制作教育视频、运用社交网络平台与家长线上沟通、运用新媒体与家长分享有关创新理念,将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有效传递给家长,让更多的家长支持并鼓励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激发家长的创业理念,让更多的人投入创新创业的大潮之中,更有利于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五、结语

自古以来,创新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双创”更是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中国面临着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挑战,“双创”正是迎接挑战的最好法宝。目前,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也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资源。目前,在中国发展“双创”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不适应之处,例如观念、政策、经济条件、国内外环境等都有待改善与调整。因此,在“双创”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深化改革进程,提高对“双创”的进一步认识,才能进一步促使生产力发展再向前迈进更大的一步!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

[2]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7.

[3]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23.

[4]卡尔·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00.

(责任编辑:D 校对:L)

F014.1

A

1004-2768(2017)10-0029-05

2017-08-31

任伟,男,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生产力双创劳动者
劳动者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双新双创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