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策略

2017-04-11 21:05张文燕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离校职业指导毕业生

张文燕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11)

浅探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策略

张文燕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11)

随着我国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离校未就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高校应充分认识离校未就业现象的复杂性、多样性,认真分析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坚持从实际出发,联合政府、社会和教育等相关部门,建立合理的职业指导系统,加强宣传引导,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跟踪与管理,扎实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创业指导

一、造成高校离校毕业生未就业的一些原因

(一)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就业观念落后

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从孩童时期,就有懵懂的“理想”,高考选专业的时候,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清晰的了解,没有规划,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应该选什么样的专业,只是听从家长,亲友的安排选择学校及专业,以至于上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学专业。部分学生上大学后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对于自己的职业取向、综合能力、个性特点都不了解,毕业找工作时,就开始迷茫、纠结、不知自己想做什么、想应聘什么性质的工作岗位,就业方向模糊不清。还有部分毕业生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幻想着能找到环境好规模大的企业。还有个别同学“等”工作,等老师、家长、亲友推荐工作,不愿意主动寻找工作,也有些“富二代”,成为“啃老族”而不忙于就业。

(二)综合素质较弱,难以就业

通过调查发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道德素养、学业成绩,就业能力、竞争意识等综合素质都表现较弱,在当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单位或企业都希望能招到高素质、高技能和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但较多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根本无法满足相关招聘条件,大大降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1.专业技能不足

部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或者是不喜欢所学专业,导致没有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不扎实,到了工作岗位后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因而在职场中被淘汰。尤其是需要持证上岗的专业,如:会计专业,相当一部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校期间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考出相关职业证书,导致其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还有部分认真学习的学生,由于在校期间“死啃书”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以至于到了工作岗位后不能活学活用,不能很好地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导致渐渐的对自己失去信心,无法继续工作下去。

2.人际交往欠缺

相当一部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性格直率,不能细致的与人沟通,初入社会,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没能很好地转变角色,不能很好地与同事沟通,发生冲突后,不会理性应对,而是鲁莽行事,无法处理好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往往选择跳槽离职,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她们求职的动力。还有部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较少,就业信息匮乏,又不愿意自己“走出去”找工作,如此就限制其就业路径,进而加剧的就业难的状况。

3.缺乏求职技巧

部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很好地锻炼自己,从不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模拟求职的活动,以至于毕业后不能很好地组织求职材料、分析就业信息、把握面试细节等,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就业薪酬期望过高,吃苦耐劳精神不足

许多大学生未就业前就向往着“美好的未来”,憧憬着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资高、待遇好、工作轻松、压力小的工作。但往往现实是残酷的,毕业之后,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要求毕业生先从基层做起,这就需要大学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经过大学学习并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要和普通的工人一起工作,觉得太苦,没面子,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愿出去打工。

(四)心理因素,不愿就业

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准备专升本,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也没有完整的制作一份简历,往往在找工作的时候,寄希望于老师、家长或亲友的帮助;有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没有就业意愿,不忙于就业,想先玩两年再说;部分学生抗压能力较差,在激烈的竞争下,无法面对现实,选择逃避,或者投了很多简历都没有回音,参加了若干场面试都没能成功,使得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部分心理脆弱的学生选择了“放弃就业”;还有部分学生临近毕业了也没有就业意向,对学校公布的招聘信息总是置身事外、漠不关心,在老师及同学的督促下去参加招聘会,也只是走走过场、看看热闹,并没有认真的筛选招聘单位,导致就业难。

(五)创业不确定因素多,创业积极性不高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有太多的困惑,比如创业意念的形成、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本钱的缺乏、创业环境及政策的支持、战略定位的不准,以及项目在后续的推广宣传方面的问题,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而学校和政府关于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力度也不足,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大学生害怕创业失败,创业积极性不高。

二、目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指导课程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多数高校不重视校方的职业指导课程,指导课程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有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快毕业的时候以讲座的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导致职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职业指导相关知识,对自己的职业没有清晰的了解和规划,导致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只顾玩乐,没有目标,没有认真的深思自己适合做什么,没有好好学习专业技能。还有些学生对职业指导课程不重视,没有认真学习职业指导课程,以至于需要用到的时候才意识到自身在职业规划、简历制作等方面的欠缺。

(二)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

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需要相关老师进行专业学习及培训,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咨询与指导。但实际上许多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比较粗糙,很多指导人员的实践经验不足,只是停留在教学的层面上,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指导,没有对学生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建议措施

(一)改变学生观念

针对综合素质较弱,缺乏职业规划、就业观念落后的学生,要多与其沟通,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活动,通过模拟招聘活动,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面试应聘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就业期望过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通过职业素质测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帮助其解决职业困惑和岗位选择难题。针对部分不愿就业的学生,要分析其不愿就业的原因,对症下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改变观念,尽早找工作,只有自食其力,生活才更精彩、更有意义。

(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没有一套合理、实用的教材,很多教材比较枯燥生硬,不具有实践性。这就需要学校相关老师认真编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大纲,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一进校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早入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各方面的才能。大二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课程设计要有实战性、趣味性和激励性,通过模拟招聘会、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开设创业相关课程,激发有创业意识的同学开始创业,并提供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大三开设职业适应课程,让学生提早调试心理,尽早转换角色,从而能尽早的适应社会生活。

(三)提升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水平

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中,就业指导人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很多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个人经历比较单一,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企业的用人要求、行业发展状况了解不足,无法满足大学生越来越多样化的就业指导需求,这就需要职业指导人员通过“职业指导”培训,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指导相关知识和资源,根据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工作理念,才能真正提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职业能力等,最终帮助他们找到比较满意、比较合适的工作。

(四)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做好跟踪管理工作

应届毕业生从毕业离校之日起,就脱离了学校及辅导员的直接管理,学校及辅导员掌握着很多职业指导资源及招聘单位信息,无法面对面的与未就业毕业生沟通,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开展就业统计工作时,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实名数据库和长期动态的跟踪管理机制。信息库不仅应包含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及电话、Q Q、电子邮箱、微信、微博等现代联系方式,还应该增加学生父母、朋友的联系方式,增大取得联系的可能性。通过与未就业学生沟通及时了解他们当前就业意向以及未就业的原因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再充分利用国家教育部和省级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功能,通过就业数据分析就业形势、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等,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分析当前形势,提供相关就业岗位,督促他们“先就业,再择业”。其次,要定期的对信息库进行管理、充实、维护和完善,定期地进行回访与更新,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再者,要加强与地方就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及时有效地掌握未就业毕业生的动态,以便更好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五)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创业支持

高校要积极扶持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创业,把近年来国家关于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享受小额贷款优惠政策、实行税费减免优惠)推送给每一位未就业毕业生,发挥政策效应促进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各高校还可以动员职业指导人员与有创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结对子,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咨询,并主动邀请企业家、投资人等担任创业导师。此外,高校还可以将创业孵化基地向有创业意向且创业项目符合实际的未就业毕业生开放,让他们在孵化基地实际体验真实的商业模式,通过团队组建、项目创建、成本预算与营销策划、财务管理、投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六)了解服务需求,开展“具体化”指导

具体化服务是指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不同心理特点而开展的职业咨询服务、职业指导和创业服务。职业咨询的内容包括职业兴趣咨询、职业选择咨询、职业发展咨询。职业指导是基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进行系统分析与归类,如部分学生因准备提升学业暂时无就业意向、部分学生处于创业的筹备阶段、部分学生因自身原因缺乏适应职场的能力等等,逐一梳理,因材施教,最大化的实现职业指导的有效性。创业服务要求高校了解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创业意向,安排有实践经验的职业指导老师与之进行具体化的服务与指导,解决学生当前的创业困惑,从而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七)就业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强职业指导体系建设

发挥高校职业指导的主体地位,各就业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学生职业指导体系,一是组建一支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团队,不仅要有专业教师、还要有职业指导教师、创业指导教师、心理辅导师等,形成高效职业指导部门,为离校未就业学生提供贴心细心服务,切实为未就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联合政府、高校、就业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切实帮助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让他们顺利就业。

[1]骆子石.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项目化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杨照征,夏锋.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务[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

[3]黄爱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6;(4).

[4]张欣.浅探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策略[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G712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08.023

猜你喜欢
离校职业指导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离校出走的女儿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