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铱,李万润
(1.二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发挥管理会计职能的战略创新研究
李金铱1,李万润2
(1.二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21世纪是经济的时代,也是知识的时代,为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并解决传统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国家机关针对我国基本国情,先后制定了诸多政策、法规以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实践表明,相关政策的出台虽然为企业当前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引导,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全面落实,还需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从多方面进行调整。文章以此作为问题的研究原点,针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发挥管理会计职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加快企业的经济转型发展步伐,促进国家宏观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供给侧改革;管理会计;职能发挥;战略创新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着眼我国宏观经济,已然步入世界经济的前列,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早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现已难以应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市场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为进一步引导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自2012年11月易观国际于扬提出“互联网+”发展战略以后,“一带一路”、“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等发展策略相继推出;特别是2015年国家机关为引导和鼓励社会企业落实“万众创业”相关政策内容,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从传统企业产能过剩问题角度出发,再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在2016年年初细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将其视为“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间,协助企业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战略。然而,管理会计作为微观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企业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其他发展政策创新自身产品生产方式和理念之时,管理会计人员应履行自身义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助力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
与“互联网+”、“一带一路”及“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等社会诸多发展战略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政策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发展政策,也是国家根据前期发展政策内容与国内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的创新型政策,其政策内容在为社会企业落实近期几年诸多发展政策做出了有效指导之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间国家经济发展思路。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背景
受全球化经济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呈现下滑趋势,早期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三匹马车”现已难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同时以往“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深层问题也日渐突出,整体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国内多数产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之中,承担着无效供给所带来的经营压力,以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缓解社会企业经营压力、协助社会国内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化竞争,在“十二五”末期国家就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并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提出了“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发展思路,以扶持型政策助力企业走出发展困境。虽然诸多协助政策的施行为社会企业指明了发展道路,但企业如何借助政策的扶持对自身发展进行有效调整,就成为各大产业经营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中央领导阶层再次针对过国内市场经济结构、社会各大企业扶持性政策落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次发言中强调了该项政策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并全面阐述了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构思,对各省行政部门、企业单位的具体工作做出了安排,要求机关单位顺应宏观经济转型需求,在供给侧背景下加大对社会企业创新性改革资金、技术扶持力度;要求社会企业在发展建设中改变以往粗放管理模式,从低价格、低技术的竞争向科学管理方式和高技术管理靠拢,实现“创科技领先、创一流管理”的发展愿景,将国家经济实体提升到新的发展平台。“十三五”期间,国家再次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社会各大产业也顺应政策要求积极开展自身转型升级工作,供给侧改革背景由此形成。
(二)施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种新型的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施行的初衷是通过消除市场环境中无效供给并增长有效供给,进而提高各大产业的生产效率。根据当前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中央政府要求社会企业在施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之时,应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方面实现自身转型升级,这就要求社会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经营产品特性,从生产、加工及经营等多个方面对自身发展进行调整,尤其是在资金管理方式及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工作。对于当代社会企业而言,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内容对自身生产、经营及管理方式进行调整,能有效解决现阶段企业自身经营中所遇到的问题,使社会企业经营管理的合理性、灵活性及有效性更强,进而有效扩大企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此基础上借助“一带一路”及“互联网+”等政策的扶持,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化市场自然顺理成章。因此无论从社会企业还是我国整体经济的角度分析,社会企业都应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创新自身经营管理,尤其体现在资金管理方面,作为社会企业经营管理血脉,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市场环境的中小型私营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都应科学、合理的管理好企业经营资金。企业需从生产成本、筹资渠道及企业经济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改革,这就需要社会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管理会计职能的作用,并针对自身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对管理会计战略进行创新[1]。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管理会计起步较晚,多数企业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都未意识到管理会计对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仅有极少数金融企业在发展中做到了重视会计管理,这些认识及管理上的失误导致了企业供给侧改革的举步维艰。
(一)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解析
会计管理理论的提出将早期单纯的财务会计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代化会计管理强调了会计职务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在企业正常运营中,与早期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涉及内容更为广泛,包括企业经济发展走势预测、发展战略决策及规划、经营成本控制及人才管理考核等多方面内容,实现了企业财务数据资料的最大化利用。整体而言,管理会计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主要有预测、控制两大职能,其中预测职能是指管理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之中,根据企业的历史财务数据资料以及市场数据,利用定量分析模型或定性分析理论知识,推算出企业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财务经营现状及整体经济收益等,为企业产品营销及业务拓展战略的建立提供可信度较高且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相符的参考资料。研究显示,现阶段管理会计的预测职能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的项目资金需求预测、成本利润预测以及销售业绩预测等方面,科学、合理的预测除了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外,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其次,是管理会计的控制职能,要求相关人员在企业相关经营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并根据早期预测数据实施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做好监测报告及数据同步工作,及时对企业内部人力、物力及财力进行调整,避免经营活动的开展与前期构想出现偏差,给社会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效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会计职能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根据管理会计在企业日常工作职能来看,管理会计一职的出现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有着多方面促进作用。首先,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开展都是围绕社会企业战略要求进行的,还会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定期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合的信息方案,从而使企业在实际发展中逐渐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因此,从这个方面分析,管理会计职能相关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协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企业战略思想并理顺自身发展思路,辅助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升级。其次,与一般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职能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从业人员除需掌握一般会计学理论知识以外,还需掌握运筹学、计算机学及统计学等相关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多方面专业知识将企业财务与业务有机融合,将复杂且多变的经济活动简单化,尽可能的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中长期经济管理活动进行预测,及时避免或降低、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因此对于社会企业而言,管理会计职能还能为企业积极提供商业信息服务,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除此之外,其相关工作人员的所有工作都是以企业宏观发展战略为核心进行的,为此与企业一般工作人员及单方面财务会计人员相比,管理会计人员更为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情况,加之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之中具有一定干预性作用,在实际工作之中管理会计人员有权利过问企业其他部门人员的工作开展。鉴于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特性,管理会计若能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管理会计职能还能有效加快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管理会计职能在社会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但就现阶段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当前国内诸多社会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之中都还未意识到管理会计职能一职在企业之中的重要价值,也未将管理会计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2]。
当前,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拉开序幕,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深入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政策,是现代社会企业走上国际化、科技化及规范化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关键,但对于社会企业而言,相关工作的进一步落实离不开企业会计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为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社会企业在积极创新自身经济发展方式时,应进一步转变自身对早期管理会计的落后认识,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为“三去一降一补”相关内容的落实打下基础。就现阶段发展情况而言,企业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会计职能在企业中的地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战略做出调整。
(一)转变思想观念,体现管理会计的经济价值
历年来,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上都处于低端,鉴于自身科技创新不足,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生产加工者的身份,而不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致使自身在利润分配上难以取得较大收益。以当前移动手机的生产为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期间全球手机知名品牌iPhone在多个国家建立了手机生产基地,中国就是其中之一,但在实际利润分配上我国从事移动设备生产的企业,仅能获得1.8%的利润,社会效益极其低下。这就要求社会企业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容,从供给方对自身发展进行创新,而会计作为企业“三去一降一补”相关内容落实的重要职位,企业应摒弃早期经营中对于管理会计一职的片面认识,重新定位管理会计的职能范围,将其企业战略发展做出重要决策工具,体现出管理会计的经济价值,对于此方面工作的开展首先应对自身经济价值创造体系进行完善,从而提升管理会计权变性功能,引导企业逐渐从中低端生产链过度到高端生产链;其次,充分发挥出管理会计预测职能,对市场环境经济发展趋势及企业自身需被淘汰的过剩产能进行清算,通过管理会计的创新提升企业经济发展效率[3]。
(二)借助信息科技,为职能发挥提供多方面便捷
进入21世纪发展以后,信息化科技已经渗入到社会各大产业发展之中,给社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发展便捷,为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社会企业在对管理会计进行创新时,也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引导管理会计从业人员掌握及学会新兴技术,协助企业进行完成自身经济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对于成长性企业而言。由于社会企业在此期间正住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项工作的实际开展需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发挥自身预测职能与控制职能,信息化科技的引入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还能有效提升其发展效率。就现阶段发展情况而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间,企业对于此方面工作的开展,首先应从技术的引入入手,借助“互联网+”扶持性政策所带来的诸多优惠,加强自身与信息科技产业之间的交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用于开展产品信息资料收集、管理咨询服务、交易成本预测、售后评估、企业前景预测及产品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工作,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不仅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间同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及传递,还能为管理会计各项决策、经济活动的预测带来多方面便捷,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但值得注意的是,鉴于管理会计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与一般财务会计职务相比要求更高,为此社会企业在根据自身产品特性及企业发展战略打造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同时,还应注重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可从技术方面与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两个方面入手,在技术性培训方面可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培养则可发展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与地方高校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共同培养人才[4]。
(三)根据发展趋势,优化管理会计的企业内控系统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扶持社会企业进一步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发展,国家推出了多项放权减税福利性政策,而企业方面应当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抓住发展机遇。若从管理会计角度来看,控制职能是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管理会计体现自身价值的关键。在早期发展中,财务会计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体现在企业日常经营的成本核算,各项工作的开展主要围绕“如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问题展开,而管理会计则不同,相关工作的开展除围绕财务会计常规问题展开以外,还需围绕“如何优化企业的供应及生产流程、如何合理分配企业人员”等诸多转型升级中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为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施行期间,社会企业应要求会计人员在“经营责任观”的工作理念基础上建立“决策有用观”,从成本导向、收益导向两个方面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摒弃早期“唯成本控制论”的传统思维方式,在企业经营过程之中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严格控制经营成本,尤其是针对供给侧结构改革政策指导下社会企业引进新兴技术产业;其次,还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需要,引导及鼓励管理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到企业人事管理当中,借助自身资源优势,为社会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实现社会企业的人才管理规范化、经济发展现代化、产品生产科技化,从人力、物力及财力等多方面为社会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落实打下基础[5]。
[1]郑志来,2016.“一带一路”战略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因、路径与对策[J].经济问题(5):7-11.
[2]苗娟,2016.浅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会计职能发挥[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6):40-42.
[3]舒玉林,20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浅析如何加强企业的管理会计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19):216.
[4]朱伟琪,孙红梅,2016.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责任中心会计发展探讨[J].商业会计(21):22-24.
[5]赵宁宁,2016.管理会计在供给侧改革中的创造性运用[J].时代经贸(33):33-35.
(责任编辑:C 校对:R)
F234.3
A
1004-2768(2017)06-0147-04
2017-03-23
李金铱(1968-),男,甘肃甘谷人,二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李万润,博士,兰州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创新发展、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