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菁,王莉瑛
(西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124)
河西走廊城镇化网络空间的特征分析
徐 菁,王莉瑛
(西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124)
文章建立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河西走廊地区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得出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生活城镇化三个公因子,计算该地区的城镇化综合得分;运用空间探索数据分析法(ESD A)分因子分析该地区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嘉峪关和金昌的城镇化综合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武威和张掖的城镇化综合水平较低;2005年呈现空间分布相对分散,2010年与2015年呈现出以嘉峪关和金昌为“城镇核心”的中心——外围分布态势。
河西走廊;城镇化;空间分布特征;探索性空间分析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处于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之间,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1]。河西走廊境内共有5个地级市:嘉峪关、金昌、张掖、武威、酒泉,2个县级市:玉门、敦煌,9个县,4个自治县,85个建制镇[2]。
首先,本文主要分析河西走廊城镇化网络空间特征,而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能很好地揭示城镇化演变中的关联规则特性。ESDA是以空间关联性测度技术为核心,旨在描述对象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主要运用ESDA中的分析工具:Moran'sⅠ指数和散点图等。Moran'sⅠ指数是测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它能较准确地反映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其指数取值在-1~1之间,小于0表示负相关,等于0表示不相关,大于0则表示正相关。Moran散点图主要用于分析空间的不稳定性,并且对空间滞后因子的数据实现二维可视化[3]。
其次,由于城镇化空间演变过程中涉及众多因素,需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众多因素归结为几个主成分,使得空间分析简单化[4]。
最后,主成分分析法为ESDA法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影响城镇化的主成分得分函数,得到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再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城镇化发展综合得分,而城镇化综合得分是ESDA法的数据基础。
此外,本文的空间分析尺度为河西走廊的五个地级市,即嘉峪关、金昌、张掖、武威、酒泉,城镇化数据是以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为时间节点,来自甘肃省发展年鉴及统计公报。
(一)指标选取及原始数据
本文指标的选取遵循综合性、可比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原则[5],从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生活城镇化3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构建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河西走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表1 河西走廊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从经济、人口、生活环境城镇化三个公因子对河西走廊城镇化水平进行结构分析,得到2005年、2010年及2015年河西走廊城镇化综合水平得分。
1.公因子贡献率变化分析。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 80%的原则提取公因子,由表2、表3、表4可知,2005年、2010年、2015年三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都达到80%以上,保留了原始数据中的大部分信息,具有显著代表性。
表2 2005年主因子特征值及贡献率
表3 2010年主因子特征值及贡献率
表4 2015年主因子特征值及贡献率
从表2~表4可见,2005年公因子贡献率分布差异较大,该阶段河西走廊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城市经济规模。2010年城镇化发展的三个公因子的贡献率较2005年发生了显著变化,该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2015年城镇化公因子贡献较2010年三个公因子的贡献率均有所降低,产业结构的社会经济转型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总体来看,2005—2015年,河西走廊地区城镇化主要体现在经济和居民生活方面,但在人口城镇化方面的发展还有所欠缺。
2.城镇化发展水平计算。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计算是基于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得分,并以得到的各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分别计算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河西走廊各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综合得分A2005、A2010和A2015。城镇化发展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A2005=F1×0.51447+F2×0.27708+F3×0.1330
A2010=F1×0.39227+F2×0.20669+F3×0.23812
A2015=F1×0.36569+F2×0.26576+F3×0.19955
具体计算结果如表5~表7所示。
表5 2005年河西走廊各地区城镇化得分
从表5~表7可以看出:一是河西走廊地区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二是河西走廊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空间集聚特征比较单一,综合城镇化水平都呈现出极端发展状态,分布以嘉峪关市为中心向外围辐射;三是总体上,2005—2015年,每隔五年城镇化进程都在进一步加快,经济、人口、居民生活质量等各方面都不断推进发展,城镇化水平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表6 2010年河西走廊各地区城镇化得分
表7 2015年河西走廊各地区城镇化得分
以下以公共因子与城镇化综合水平得分为基础,运用ESDA中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地图来测度河西走廊五地区在空间上的城镇化水平差异。
具体作法是运用Open Geoda软件分别计算河西走廊地区城镇化三个公因子和城镇发展综合的Moran指数,绘制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并分析城镇化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一)经济城镇化空间分析
从图1~图3可见,2005年河西走廊经济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向LH和HL两级分化。具体呈现为射线状的由嘉峪关和金昌向周边地区辐射。2010年moran指数值的负值有所降低,表明经过5年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城镇化水平空间仍然聚集于LH和HL象限,但有向集聚方向发展的趋势,且嘉峪关和金昌自身城镇化率较高,周围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2015年较2010年,该地区的经济城镇化呈现空间分散加剧、空间差异大以及中心向外辐射的分布特征。
(二)人口城镇化空间分析
图1 2005年经济城镇化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图2 2010年经济城镇化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图3 2015年经济城镇化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从图4~图6可见,2005年人口城镇化空间具有明显的集聚性,人口城镇化向HH和LL象限集中的趋势明显,并以嘉峪关为核心向外辐射。2010年人口城镇化空间呈现负相关,人口城镇化主要集中在LH象限和LL象限,说明各市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总体呈现出嘉峪关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四周水平低,即“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2015年的人口城镇化空间呈现弱正相关,存在一定的空间收敛趋势,嘉峪关、武威和金昌的人口城镇化程度较高,酒泉、张掖的人口城镇化程度较低,总体呈现“西北低—东南高”。
图4 2005年人口城镇化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图5 2010年人口城镇化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图6 2015年人口城镇化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三)生活城镇化空间分析
从图7~图9可见,2005年和 2010年的生活城镇化空间相关性变化不大,空间分布都是集中在HH和LL区域内,表现为酒泉和嘉峪关的城镇化水平较低,而金昌、张掖和武威交替处于HH象限,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2015年生活城镇化空间分散的趋势明显,主要向HL和LH两个象限分化,仅酒泉处于HH象限,总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
图7 2005年生活城镇化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图8 2010年生活城镇化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图9 2015年生活城镇化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四)城镇综合水平空间分析
从图10~图12可见,2005年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分散性显著,嘉峪关、张掖和金昌的城镇化综合城镇化水平较高,周边水平较低,整体空间分布较为分散。2010年较2005年城镇化综合水平向HL和LH象限聚集,说明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聚集程度增强。2015年城镇化综合水平主要集中于HL和LH象限,呈现嘉峪关高城镇化,而邻近地区低城镇的空间特征。
图10 2005年城镇化综合水平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图11 2010年城镇化综合水平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图12 2015年城镇化综合水平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
(一)主要结论
一是2005年河西走廊地区空间呈正相关,空间分布趋向聚集,空间差异显著,整体空间分布分散。二是2010年该地区空间呈负相关,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向空间两极疏远并聚集,空间主要向高水平地区和低水平地区集中,两极分化现象显著。三是2015年该地区空间呈负相关,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城镇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人口城镇化呈现正相关,人口集聚现象增强;总体呈现嘉峪关与金昌的双高并向外围辐射分布的空间特点。
(二)对策建议
一是针对嘉峪关与金昌的高经济城镇化,而河西走廊地区其他三个城市的经济城镇化明显较低,可见资金、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没有在这些地区聚集或聚集程度不高。这些城市应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地区优势,吸引生产要素聚集。
二是针对河西走廊地区人口城镇化以嘉峪关为中心,自西北到东南城镇化减弱的现象,可见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进程比较缓慢。该地区应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鼓励发展多种产业经济,吸引劳动力向城镇流动。
三是针对河西走廊地区生活城镇化以金昌和武威水平最高,而河西地区整体水平较低来看,该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完善,应加强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与环境。
[1]李斌.河西走廊区域研究现状分析[J].甘肃农业,2005,226(5):43.
[2]杨永春,赵鹏军.绿洲城镇体系研究——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J].人文地理,2001,16(3):6-10.
[3]彭立,刘邵权.川滇黔接壤地区城镇化空间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地理研究与开发,2012,31(4):75-78.
[4]薛轶仝,冯璇.基于主成份和聚类分析的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研究——以临汾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89-5091.
[5]王富喜,孙海燕,2009.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6):921-924.
(责任编辑:C 校对:R)
F299.23
A
1004-2768(2017)06-0107-05
2017-03-20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YB022)
徐菁(1978-),女,河北巨鹿人,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贸易经济;王莉瑛,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人,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