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其国
不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的情形
樊其国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同时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明确规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低于60%,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计算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时,哪些情形的收入不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范畴呢?
不属于与技术转让项目密不可分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收入,不得计入技术转让收入。科技部门认定的技术合同通常分为四类,分别是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和技术开发合同。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是指转让方根据技术转让或开发合同的规定,为帮助受让方掌握所转让的技术,而提供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而且这部分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价款与技术转让的价款是开在同一张发票上的。对于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密不可分"收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2号),对技术转让收入计算的有关问题予以具体明确界定:可以计入技术转让收入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收入,是指转让方为使受让方掌握所转让的技术投入使用、实现产业化而提供的必要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所产生的收入,并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在技术转让合同中约定的与该技术转让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必要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是转让方为使受让方掌握所转让的技术投入使用、实现产业化而提供的咨询、服务和培训。而在技术投入使用、实现产业化后所提供的咨询、服务和培训,则不应是该转让技术投入使用所必须的咨询、服务和培训。而升级型的更新维护,则应是新的技术开发项目,应在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另行备案,与原转让的技术投入使用并无必要关系。
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收入与该技术转让项目收入一并收取价款。根据技术合同登记的有关规定,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只能是在技术转让合同中约定的内容,即为掌握所转让的技术投入使用而提供的必要服务,而为产品售后、维护、升级等提供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不允许与技术转让合同混同,必须单独签订技术合同。在技术转让合同之外另行签订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合同,已超出了技术转让必要的技术服务与指导事项,与技术开发并无紧密关系。如果将其列为税收优惠范围,则对鼓励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国家税收政策的执行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转让收入不包括销售或转让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收入。技术转让收入是指当事人履行技术转让合同后获得的价款,不包括销售或转让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收入。技术转让常常伴随一定的载体进行转让,比如,转让人通过图纸、计算机软件等形式将专利或非专利技术的资料提供给受让人进行技术转让。涉及生物、医药、动植物的技术转让,转让人可能会通过动物或者植物的新品种、微生物菌种、血液制品的形式进行技术转让。还有一些生产性专利或非专利技术是嵌入在成套设备或样机中的,这种形式的技术转让往往是伴随着样机或设备的销售进行的。
对于居民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所得税待遇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区分技术开发与技术转让。企业取得的技术开发收入是不能享受所得税减免税待遇的。技术开发是针对尚未掌握的技术成果进行的开发活动,而技术转让则是对已经掌握的技术成果进行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的转让。对于技术开发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的区分,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首先进行区分,区别不同的行为签订不同的合同。
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的范围,包括居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生物医药新品种,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技术。其中:专利技术,是指法律授予独占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的外观设计。同时技术转让必须是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符合条件的特定技术的所有权或5年以上(含5年)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的行为。企业发生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非专利技术的转让所得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那些认为只要企业提供了科技部门的技术认定证明就可以享受优惠的认识是片面的。实际上,科技部门在出具的合同认定证明时还同时出具合同认定信息表,在信息表中分别注明了合同的性质和合同的类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审查技术合同的实质内容,还可以通过审查技术信息表,或者从国家专利局等政府网站审查卖方技术证书等途径核实技术转让的性质。此外,企业发生的技术转让可以到科技部门进行技术合同认定,但并非所有技术转让或者所有经科技部门认定的技术转让合同都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企业备案享受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科技部门的合同认定证明。科技部门认定的技术合同通常分为四类,分别是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和技术开发合同,其中技术转让合同又分为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和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专有技术转让合同)。对于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的技术合同的认定部分已经提到到省级以上的科技、商务部门,省级以下的科技、商务部门的认定将得不到税务机关的认定。境内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认定登记,跨境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商务部门认定登记,涉及财政经费支持产生技术的转让,需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审批。
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大型外资企业上,虽然其产品确实是高新技术产品,但是核心技术并未向中国企业转移,通常这种核心技术仍被外方股东拥有并控制,通过引进国外设备及外方派技术人员参与生产,来控制这项技术;另一种形式就是把核心技术固化到核心零部件中,国内企业通过进口这种零部件来生产产品,这两种情况都应认定国内企业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一般情况下,国内外公司是母子公司,很容易签订技术独占使用合同,但实质上核心技术依然没有向国内转移,主要体现在外资制药业及装备制造业中。高新技术收入与自主知识产权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晰。目前,大部分企业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现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这些专利有的构成其产品的主要部分,有的构成其产品的次要部分,有的专利是其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项技术等等,如何认定高新技术收入与自主知识产权之间的相关性,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某些企业为达到减免税目的,对此牵强附会,虽然一时可享受利益,但也留下了风险。上述情况主要体现在一些中小企业及产品比较特殊的企业中。
当年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实际实施有关税收优惠的当年,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减税、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同时,主管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发现企业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应提请认定机构复核。复核期间,可暂停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根据上述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资产评估溢价转让收入,不属于当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范畴,不能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居民企业技术出口,应由有关部门按照商务部、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商务部、科技部令2008年第12号)进行审查。居民企业取得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技术接受方对协议约定的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生物医药新品种,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技术等享有5年以上排他的使用权,在此期间内技术供应方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使用该项技术。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居民企业转让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纳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技术转让所得范围。居民企业的年度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即对转让5年以下的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以及转让非独占许可使用权,不能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妙语连珠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应当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办法是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上有两种人:索取者和给予者。前者也许能吃得更好,但后者绝对能睡得更香。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的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的一笑,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的一笑,这是一种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的一笑,这是一种境界;危难的时候能泰然的一笑,这是一种大气;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的一笑,这是一种自信;失恋的时候能轻轻的一笑,这是一种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