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

2017-04-11 15:53李世达李秋实
三晋基层治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党员大会三会一课组织生活

李世达 李秋实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山西 太原 030021)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教研成果推荐(专题三)

坚持和完善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

李世达 李秋实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山西 太原 030021)

“三会一课”制度是我党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创新的一项重要的组织生活制度,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党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的集中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强有力的政党就必须要加强以“三会一课”为核心内容的党的组织建设。从“三会一课”制度的历史发展、功能作用以及实践意义三个方面探讨基层党支部应如何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一课;组织制度;历史渊源;功能特点

“三会一课”制度是指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支部全体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议、党小组会,并按时上好党课。这项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肩负着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大使命,是我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要制度保障。

一、“三会一课”制度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来源于组织,组织能使党的力量倍增。这是马克思在总结了世界许多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深刻结论。早在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草拟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确立了同盟的五级组织体系,自上而下分别为: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总区部、区部、支部。并明确要求“支部、区部委员会及中央委员会至少每两周开会一次”;“每个区部至少每两个月向总区部报告一次本区部工作的进展情况,总区部至少每三个月向中央委员会报告一次本地区的工作进展情况。”[1]这是对无产阶级政党会议制度的最早规定。

中国共产党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建立起来的先进政党,从党成立初期就认识到了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性,并把党的组织制度(特别是会议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1922年中共二大拟定的第一部党章中就单独设立了“会议”一章,规定“凡有党员三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每星期由组长召集会议一次;各支部每月召集全体党员或组长会议一次;各地方执行委员会每月召集干部会议一次,每半年召集本地区全体党员或组长会议一次”[2]。这是我党关于会议制度的最早规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1929年12月,在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有计划的进行党内教育,并提出通过“党报”、“政治简报”、“训练班”、“有组织地分配看书”以及“支部会”、“小组会”、“党员大会”、“支部委、组联席会”、“活动分子大会”等十八种形式进行党内教育。这是我党首次提出明确的党内教育的目标、途径和方法,也是我党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历史起点,开辟了“思想建党”的伟大历史征程。

在党的民主革命时期,虽然斗争形势严峻、生活环境艰苦,但我党一直坚持着以“三会一课”为核心框架的组织生活制度,通过组织生活团结人心、凝聚力量,使党在革命斗争年代彰显出了蓬勃的政治活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会一课”制度虽然因为“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依然在曲折中逐步实现了发展和完善,在内容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形式上不断规范。1982年2月,中宣部、中组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健全党的组织生活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要恢复和健全过去行之有效的“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上好党课。”这也是“三会一课”这一表述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正式出现,自此,“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党的教育制度、会议制度、议事制度、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的全面体现被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的核心部分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民主生活会时就特别提出,“三会一课”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组织生活制度,同时也是《党章》的规定,各级党组织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这项制度贯彻好、执行好。2014年6月,中组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组织党员过好组织生活。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党课。”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中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针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安排。要给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留出空间,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3]

2016年12月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肃指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必须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三会一课’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4]201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再次强调指出“要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基本制度当中”[5]

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的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大会作的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6]

以历史的视角来审视“三会一课”制度不难发现一项重要的规律,即“三会一课”是我党组织生活发展情况的一面“镜子”,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我党组织生活的状况和党内的政治生态情况。我党对“三会一课”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对“三会一课”制度政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不断强调真实地反映出了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取得的历史成绩,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就必须要切实地抓好“三会一课”这个重要抓手,运用好“三会一课”这个制度平台,因此,如何规范地开展“三会一课”,如何维护好这项基本制度就成为了基层党支部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新时代向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的新的历史课题。

二、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的特点及实施要点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基本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首先要规范地开好“三会”、上好“一课”,坚决防止“三会一课”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和庸俗化的倾向,这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所有党支部和党员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程规范严格地组织和参加“三会一课”。

(一)支部党员大会的特点和实施要点

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的以发扬党内民主为基本特点的会议。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最高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支部党员大会是党内组织生活最重要的形式,是党内民主的体现。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内民主各项制度,提高党内民主质量,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任何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内民主。”[4]支部党员大会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党内民主,支部党员大会要坚决避免形式主义、个人主义,坚决防止支部党员大会成为“领导训话会”、“行政业务工作会”等形式,因此,在支部党员大会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必须”:

一是必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

二是必须畅通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拓宽党员表达意见渠道,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

三是党内选举必须体现选举人意志,规范和完善选举制度规则,坚决反对和防止侵犯党员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现象。

(二)支部委员会议的特点和实施要点

支部委员会是由支部书记召集,支部委员参加的会议。支部委员会的主要内容包括:执行决议,制定计划,研究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监督,指导群团等等。支部委员会有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并对支部党员大会负责,要接受支部党员大会的监督、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汇报本支部的工作情况。在我党的组织体系内,支部委员会议是政策、决议、指示落实的关键环节,是党支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工作的核心环节,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研究和部署支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体现个人分工与集体负责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要求:“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违反这项制度。”在支部委员会议的议事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就必须始终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凡是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事,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干部问题,群众利益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上级党组织规定应由支委会集体决定的问题,应该提交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而不得由个人专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用其他形式的组织取代党支部的领导。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支部委员会中,书记和委员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党的委员会中平等的一员。书记要善于集中大家意见,不允许搞“一言堂”、“家长制”。各个委员之间,要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善于合作,自觉地维护党支部集体领导的威信。

(三)党小组会的特点和实施要点

党小组会是由党小组成员参加的,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讨论完成任务的会议。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它是党支部为了便于组织党员学习、过好组织生活和开展其他活动,根据党员数量和分布情况而划分的一种管理形式。党小组的人数不少于3人,其中至少有1名正式党员。在党小组的设立上,应尽量同行政组织(岗位)相一致,便于小组成员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协作完成工作。党员人数较少的党支部,可以不设党小组。党小组长可以由本小组党员推选,也可以由支委会指定。党小组会最突出的特点是灵活便捷、针对性强,即从会议的时间、地点、形式上而言,党小组会较为灵活,从目的和效果上讲,一次党小组会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安排一项工作、执行一次考核等等,其目的和议题是比较集中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开好一次党小组会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会议议题的选择上,党小组长要及时与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沟通,吃透上级党委的决议和指示的精神,明确本小组所承担的任务,确立基本的执行方案,经过与支委会的共同讨论后作出初步决定和安排。另一方面,在党小组会上也要充分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引导小组成员积极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打消思想顾虑和疑惑,方便开展工作。

(四)党课的特点和实施要点

党课是党支部对党员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政策宣讲传达、党性培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是党在长期的党员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员培养教育的方式。党课应当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和党员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党课应当始终把增强党员的党性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建设贯穿始终,坚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基本原则扎实做好党员的教育工作。

在党课的安排上,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做好党课的选题工作,所选的题目要做到有实效性和针对性,保证党员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和党性锻炼。其次是要选择适当的党课教育的形式,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党课的传播途径和形式也随之不断丰富,党课教育也在逐步信息化和高效化。第三,是要做好讲授教师的选择,除了专家学者、党校教师之外,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先进党组织成员以及优秀党员都可以作为主讲人讲党课,以此来增强党课的实践效果。

三、新形势下坚持和创新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的方法思考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三会一课”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机制和载体,对于健全基层党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指出,“三会一课”制度不仅要坚持,还要创新,要结合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发展,从而增强“三会一课”的实效性,要做到创新发展“三会一课”,既要从理论的维度辩证地理解好“三会一课”制度蕴含的哲学逻辑,又要在具体的组织实践中切实把握好“三会一课”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三会一课”制度集中体现着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集中表现为在哲学逻辑上的“三个统一”。

首先,“三会一课”制度体现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科学的认识对于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三会一课”制度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形成的科学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与党的建设发展的实践保持着高度一致,其形式和着力解决的问题都体现着执政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三会一课”制度通过长期性、持续性的党员教育,可以不断地提升党员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是增强党员党性修养,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从思想上不断凝聚共识,使全党上下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同心同德解决实践问题,战胜实践中的种种考验。因此,“三会一课”制度必须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三会一课”制度体现着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合理的形式有助于内容的传播与接受。“三会一课”制度的内涵与核心是通过党组织的会议和日常教育管理牢固党员的理想信念,提升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这是“三会一课”制度的核心目标,但在“三会一课”实施的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使“三会一课”流于形式,不能切入核心问题,导致党员参与程度不高,党组织自我提高的能力不足,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限,这极大地阻碍了“三会一课”的实际效果。因此,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创新形式与强化内容相结合的途径推进“三会一课”制度建设,使三会一课更加贴近党员的生活,提升党员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促进三会一课从制度要求转变为党员组织生活的基本习惯。

再次,“三会一课”制度体现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宏观角度来看,任何政党都要具备科学合理的会议制度和教育制度。尽管不同的执政党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不尽相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强调纪律、强化组织,这是政党组织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矛盾形式,也是我党的各级党组织面对的共性问题。但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党组织还要充分根据自身发展和建设的实际情况的自身特点,科学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形式和内容,创新推进“三会一课”制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这样的结合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分析和解决自身问题、教育和管理同志的基本职能,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才能真正地提升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因此,在基层党组织中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就要不断地推进“三会一课”制度与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突出自身特色,解决自身问题,形成长效机制,增强“三会一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会一课”制度的逻辑特征直接决定了其在实践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创造性地解决好以下的两组“基本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三会一课”实施过程中的“严”与“实”的辩证关系。“严”是形式上的要求,也是纪律上的规定,基层党组织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按时开好“三会”、上好“一课”,严格按照会议流程和组织纪律,严格做好责任落实,做到“三会一课”不荒废、不走样。同时也要在内容上做到抓经常、抓认真、抓细节,确保“三会一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避免空对空和“两张皮”,避免“三会一课”流于形式,要把会议真正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本地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和本支部党员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通过“三会”通报情况、商讨对策、检验成效;通过“一课”统一思想、提高能力、锻炼队伍。提升“三会一课”的实际效果。

第二,要处理好“三会一课”实施过程中的“理”与“情”的关系。在一个组织中,组织生活是培养成员之间的感情、涵养组织文化、实现组织目标的载体。因此,“三会一课”不仅应当是严肃的理论的“讲习所”、“传播台”,更应该是构建党内平等民主的同志关系的“实践场”,要通过“三会一课”增强党内同志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论的理解,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同时要培养同志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和依赖感,真正地融入组织,愿意参加组织生活。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开展“三会一课”的过程中讲求一个“真”字。首先是要对组织怀有“真责任”,要切实履行好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认真严肃地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把遵守“三会一课”制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组织纪律严肃对待。其次是要对党内同志怀有“真感情”,要始终本着关怀帮助同志、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原则与同志相处,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增强同志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增进组织成员之间的感情。第三是要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怀有“真信仰”,这就要求所有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讲真信,不做政治上的“两面人”,用真实的人格力量感召身边的同志,树立风清气正、民主平等的党内政治生态,保证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开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坚强力量。

[1]王学东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第3卷[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1.

[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EB/O 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02-29.

[4]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文件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5]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EB/O L].新华网,2017-03-28.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 L].新华网,2017-10-27.

D261

A

1674-1676(2017)06-0080-05

李世达(1988-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教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建理论。

李秋实(1957- ),男,湖北大悟人,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和党建。

责任编辑:徐 芳

猜你喜欢
党员大会三会一课组织生活
党支部党员大会怎么开
党支部党员大会的性质、职权、规则是什么?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支部委员如何撤换?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加强和改进“三会一课”,哪些原则不能丟
“三会一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修课”
“三会一课”制度的渊源与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