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军
(四川民族学院康巴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康定 626001)
解决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途径思考
陈光军
(四川民族学院康巴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康定 626001)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就业指导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有些课程的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没有很好的树立就业观.因此政府应采取主动政策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深化民族高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
首先是就业指导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较低,并且负责就业的人数很少。这往往使得他们长期陷入在一般性地完成上级或学校的就业工作任务布置层面上,很难顾及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搜集就业信息以及对学生进行求职心理的辅导工作。就业指导部门偏重于“就业安置”的工作,缺乏职业指导的理念,基本上是以把大学毕业生“送出去”为中心,注重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就业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也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或者是停留在空洞的“道德说教”上,只是强调“讲诚信”、“不造假简历”等之类的之乎者也的满堂灌,对于学生迫切需要掌握的求职方法、技巧却少触及。在就业信息的搜集上更是缓慢,就业网站的信息更新远远跟不上形势,和其他社会的人才市场缺乏有效沟通和联系,造成许多毕业生不知道怎么找工作,择业上比较盲目,从而形成“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两种情况并存,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
其次是学校有些课程的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民族高校作为处在民族地区的一所新办本科高校,本应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但是目前来看并没有突出实践,而是开设了大量的理论课。把自己办成内地普通高校的模式,失去自己应有的优势。由于民族地区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起来困难较大、积极性不高,理论水平也不扎实,在人才市场上无法和内地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竞争,造成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民族地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
再次从主观原因来看,主要是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没有很好的树立就业观。一是对就业期望过高,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如许多毕业生对自己定位过高,一心想去大城市或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就职;有些毕业生眼高手低,只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且同一专业中较低层次的工作不做等,由此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二是专业素质不高,心理不稳定。如很多毕业生在学校中不能很好的学习知识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以至于造成了个人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另外就是民族地区高校的少数学生在就业压力下容易产生自卑情绪,部分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在心理方面还很不成熟,不敢面对就业,对毕业产生一种恐惧感,使他们不能尽快走向社会。
首先,政府应采取主动政策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归根结底还得依靠政府的拉动和促进。完善的就业机制是实现毕业生就业的前提保证,政府应当承担起导航者的作用,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扫除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障碍。各级地方政府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便利和扶助,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政府应积极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毕业生到某些特定的地区去就业,并对这部分毕业生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或制度补偿,发挥政府调节有形的手的“杠杆”作用,实现毕业生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社会各界需要给予毕业生更多的信任和舞台,对于那些招聘企业来说,也需要适时调整用人的政策和学历门槛要求,要让毕业生人才“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建议在加大舆论引导的基础上,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议政府应在人才紧缺区域和领域的创业给予扶持,如简化注册登记程序、创业资金补助和税收优惠、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等。建议政府及相关大企业、大集团出资设立“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周转金”。出台鼓励和引导“内高班”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就业的政策。每年民族地区都有通过“内高班”后升入内地各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这些学生能够和中华民族的儿女一样通过公平竞争得到升学的机会、获得就业的机会,尤其是在全国、在世界的就业机会、获得在全国、在世界崭露头角的创业机会。不应只把就业范围放在民族地区,而应该鼓励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放眼全国,放眼世界。一个优秀的人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行为,不仅是树立了榜样,也为民族地区增加了一个岗位。建议政府出台并通过就业网络信息平台公布年度在不同区域大学生初次就业基本工资下限指导薪。原则是越是艰苦、偏远、急需、紧缺的地区和专业领域,其下限指导薪越高,并且该下限指导薪是变动的,可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并也能通过此,对就业方向进行引导,也使教学、就业、待遇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不但为大学生就业的选择提供了有效参考,也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和紧缺人才的区域和领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补充。
增加大学生村官人数。为提高四川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四川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决定实施“一村一名高校毕业生计划”,从2009年起至2010年两年间,选聘1.2万名返乡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聘用期间解决生活补贴,补贴标准高于四川省公益性岗位平均水平,以此四川将增强村基层组织的活力。建议在这一政策背景下,适当地扩大和增加少数民族毕业生的选聘比例。对于此种“村级组织特设岗位”,即非公务员身份,但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按《四川省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合同书》,工资待遇参照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的标准。尽量在保证待遇的同时落实编制。从甘孜州近年来的需求看,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总体数量偏少。因名额限制,很多优秀大学生未能聘用。建议四川省能够增加三州欠发达地区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名额,以此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更多的学生为农牧民增加收入出主意,想点子,了解更多的外界信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活力,为脱贫致富提供人才支持。
进一步充实“双语”教师队伍。少数民族毕业生应当成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坚实力量。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双语”教师总体上表现出“一缺二低”的局面:即数量短缺、汉语水平低、教学能力低。一些地区为解决藏语教师不足的困难,不得不抽调乡镇藏族干部到中小学当藏语老师。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应在大三起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考取教师从业资格证。但同时,基层教育部门也应该着力解决教师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实际问题,确保同工同酬。
增加社区工作人员等公益性岗位。民族地区维稳工作繁重,社区工作人员需求量激增,尤其是精通双语的维稳人才。为打好这场持久战,从现在起,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大学生分派到社区建设和公益性岗位中,甚至可以在校期间就定点实习试岗,积累社区工作经验。
鼓励入伍从军。鼓励大学生入伍参军。国家有大学生入伍退役复学的优抚政策,民族地区应加大优惠、优抚政策的力度,这样可以极大调动应届和在校生入伍从军保家卫国、历练自我的积极性。应借鉴有的高校的优惠规定,如在部队立功被授予荣誉称号,复学后免交部分或全部学费,优先考虑专科升本科;在部队未立功受奖,也未被评为优秀士兵的,如家庭经济确有困难,按特困生申请办理减免学费。同时,如果退役复学的大学生本人自愿,且符合相关条件,在校学习期间可优先选拔为国防生,或毕业后优先推荐补充军队干部队伍等。
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5·12”地震后,民族地区旅游业受到重创,急需大量人才。因此尤其需要由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新鲜血液。少数民族学生发挥其能歌善舞的特长,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会比汉族导游更有吸引力和更能体现民族地区特色,并能成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建议学校开设民族地区旅游导游课程,并由学校组织毕业生参加民族地区导游资格考试,并提供考前咨询和指导。
其次,深化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因地制宜的调整学科专业,明确指导思想,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先导,使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能主动和地方经济需求直接接轨。构建“知识、能力、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教学内容和学科专业能够适应地方,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注重培养人的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体现学校水平和特色的重点专业要进行扶持。同时,要瞄准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开设新的专业方向,以提高学生在职场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在调查中,毕业生对学校的希望集中在加强实践、自主创业教育和语言学习方面。应加速学校的教育改革,在充分调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各层次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加快专业设置的调整。如:特色农业、特色旅游、农林水牧、企业管理、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然而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为缓解民族地区重点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人才紧缺的局面,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在大三大四时及时增开一些相关课程。授课应尽量结合民族地方特色,结合当地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使学生保有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果。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差、学习中困难多的问题,校方应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办各种语言和文化课补习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定新的奖学金评定体系,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体现评价体系的科学、公平。
再次,完善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做好就业推荐工作。积极构建一套完整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明确未来的职业定位和树立职业心态。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构筑“学校-院系-班级”的三级就业架构。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平台。调查资料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半数以上在择业中,遇到了人情关系的困扰,由于无法解决而深感社会关系的重要,有35.3%的毕业生认为国家应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的不公平现象,规范就业市场,说明目前我们的就业市场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度还很不够。同时大学生就业信息大多是通过招聘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校内招聘会和用人单位招聘时得知,还有是通过亲戚朋友等途径得知,说明求业者的就业信息来源比较分散、很随机、不系统,这样容易造成求业者的盲目性,并耗时、费力、效率低。因此,建议由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部门牵头,与各类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劳动人事部门和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联合建立“就业、人才信息网络平台”,由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通过网络平台随时发布和更新各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为求业者尽可能提供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方便、可靠、系统、有效的就业信息,提高就业的社会公平性和求业者的就业效率及需求单位的择人效率。尽可能提前公布就业信息,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由民族地区专项列支,举办大学生在学期间和毕业后的免费职业技术培训。专业课程尽量在第三学年完结,将第四学年整体用于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从业资格考试、定向实习、毕业设计等,但要时时掌握学生动态,决不能放松学生管理。就业前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心理培训: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等。为他们描绘基层就业、成才和自主创业的美好蓝图,并以确实有力的政策辅以帮助。二是就业指导培训:引导少数民族毕业生剖析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鼓励少数民族学生跨地域、跨专业就业,到世居地和大中城市以外的地方甚至可以考虑去内地寻找就业机会,结合自身兴趣专长在相近和相关行业领域就业。高校安排专门负责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提供就业信息的老师。举办少数民族大学生招聘专场;在民族地区人事人才网上专设少数民族企业招聘板块。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缩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在校企、校际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第四,全面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引导毕业生群体扩大择业的口径,学会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具备抗挫折、肯吃苦的精神,尽早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方向定位。改变就业观念,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充分展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树立竞争上岗就业的意识,通过竞争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积累自己的求职经验,只有真才实学,本领过硬,才能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第五,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拓展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渠道。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我国实施“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人才分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面对,探索学生就业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产学研”教学的实践内涵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实施的,是以学为基础;以专题性研究为导向;以产品完成为目标;课程实践的内容应于专业方向涉及的产品结合起来进行,将纸上谈兵转化为实施物化过程的环节,这一实践是学生将理论应用的过程,也是最好的学习。[1]“产学研”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一个平台,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自我认同感,另一方面也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企业的真正文化内涵,加深对以后就业工作的理解。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将专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技能。实践中可以让在校毕业生对企业运行模式和人才需求进行正确的定位和理解,让学生集“学历+技术”于一身。
第六,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模式。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县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实践和探索“大学生创业促就业模式”。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为此,学生在校期间要开设创业方面的课程,分析讲解创业案例.搭建先就业后择业的平台。大学生就业难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有的还存在语言问题,各级政府可选择一批企业、事业单位和民营经济组织作为未就业大学生见习基地(或场所),为大学生搭建先就业后择业的平台,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由所在地政府(社区)负责安置在见习场所见习,一般一到二年,见习期间由当地政府按最低工资标准发生活补贴,为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公平的平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2]顺利就业是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他们的就业能力就是实现其根本利益。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是解决他们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要树立学生利益至上的观念,树立“全方位应对人才市场需求,全过程对应就业能力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就业能力发展的目标大胆改革,在保证学生的专业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他们的德行修养同等重要,全面发展他们的就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保证他们顺利就业、充分就业。
[1]杨树彬.“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理论与创新[EB/O 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09-17.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D61
A
1674-1676(2017)06-0050-04
2017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藏区高校大学生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问题对策研究”(17SA0124)。
陈光军(1969- ),男,江西南昌人,四川民族学院康巴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