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理论·价值:美丽江苏的发展逻辑

2017-04-11 15:53:37王国莲
三晋基层治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江苏逻辑美丽

王国莲

(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历史·理论·价值:美丽江苏的发展逻辑

王国莲

(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美丽江苏”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江苏省情和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和确定的新时期建设新江苏的行动纲领和发展战略,具有深刻的发展逻辑。从历史逻辑上看,美丽江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充分的历史根据和清晰的历史传承;从理论逻辑上看,美丽江苏具有直接的理论来源、鲜明的理论创新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从价值逻辑上看,美丽江苏体现科学价值立场、文明价值标准、人民价值旨归。

美丽江苏;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

江苏省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以新江苏定位引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而且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建成一个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强富美高”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然而,“蓝藻频发”不是美丽江苏,“土壤污染”不是全面小康,“四面霾伏”更不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对江苏而言,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生态环境既是突出短板,更是难点和痛点。“美丽江苏”就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基于江苏省情和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和确定的新时期建设新江苏的行动纲领和发展战略。纵览现有文献,大多停留在一般性、描述性层面,运用理性思维对这一重大命题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系统化阐释和理论化表述,显得滞后而薄弱。为此,笔者尝试性从发展逻辑角度,遵循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对其蕴含的独特而深刻的历史、理论和价值逻辑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推进研究的深化和深入。

一、美丽江苏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1]“历史逻辑”着重回答美丽江苏是怎么来的,属于该命题的过程论。揭示美丽江苏的历史逻辑,应具体从历史渊源即美丽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昭示立论基础的合理性、从历史根据即江苏生态问题的深刻研判中昭示现实选择的必然性、从历史传承即江苏发展战略的优化升级中昭示当代演进的规律性。

(一)历史渊源:美丽江苏作为美丽中国战略的有机组成,昭示立论基础的合理性

从立论基础层面,我们知道,建设“美丽中国”是一盘全国统筹谋划、协调治理的大“棋”。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省份,是美丽中国战略的有机组成,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中之重,同时也需义不容辞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苏高地。习近平总书记长期高度关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且将生态环境问题摆放在中国现实语境和政治最高议程中进行考量。2013年3月8日,习近平同志来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在与代表交谈时指出,“深呼吸这个最基本的需求,倒成了现在老百姓最幸福的追求,很值得我们深思”[2],殷切希望江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率先、排头、先行的内涵中,把生态作为一个标准”[3]。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勾画了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美好蓝图,“环境美”作为其中的重要目标,既是总书记高度清醒的一以贯之的生态自觉意识的体现,也是总书记赋予江苏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为江苏自觉探索生态文明的率先之路增添了强大动力。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六个更加”之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标杆。因此,美丽江苏命题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既是美丽中国的有机组成,也是对习总书记江苏要做“生态标杆”、要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殷期望的生动实践。

(二)历史根据:美丽江苏作为江苏生态问题的深刻研判,昭示现实选择的必然性

从现实问题层面,江苏以全国1.1%的国土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10.2%的经济总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苏在发展中面临的种种不利因素,尤其是资源环境问题成为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江苏生态问题具有早、特、重三个方面特点。首先,江苏是鱼米之乡,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但由于江苏工业化、城镇化起步早,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在苏南遍地开花,其后果之一是在全国较早遇到发达国家两百余年工业化进程中相继出现的,呈现明显结构性、复合型、压缩性特点的生态环境问题。其次,与众多其他省域不同,江苏有着“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大、经济体量大、人均环境容量小、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高”的特殊省情,随着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资源环境问题愈发成为制约江苏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再次,江苏经济结构中重污染行业仍占较大比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重;污染不断积累,复合型污染加剧;防范环境风险的压力大;维护环境权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重大。可以说,江苏的经济发展快于全国,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早于全国、特于全国、也重于全国,美丽江苏成为新时期建设新江苏的必然选择。

(三)历史传承:美丽江苏作为江苏发展战略的优化升级,昭示当代演进的规律性

从发展战略层面,“两聚一高”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对“两个率先”战略的历史接续和具体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江苏省情和发展战略认识的深化。从历时性看,这是我省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又一次提升。从告别贫穷、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达到,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战略有序可持续推进在江苏大地的实践创新;从共时性看,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盘大棋中,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江苏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制定更加符合省情的发展战略。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和“全面”,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达到的是“高水平”。“高水平”彰显的是“强富美高”的战略升级版。如果说“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那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质量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二、美丽江苏的理论逻辑

“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就成为了“历史的任务”[4]。“理论逻辑”着重回答美丽江苏是什么样的,属于该命题的系统论。揭示美丽江苏的理论逻辑,应当从我国生态哲学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中寻求理论来源逻辑,从对现代化理论困境的突围突破中展示理论创新逻辑,从对美丽江苏命题内在结构相互关联的深刻把握中呈现理论体系逻辑。

(一)理论来源:对我国生态哲学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的传承

中国人具有深刻的生态智慧和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对自然世界的尊重、推崇自古有之,而且延续至今,特别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深刻的生态思想与治理观念,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共在共生的辩证关系和内在机理。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是生态哲学”[5]。这是美丽中国、美丽江苏重要的文化传承和理论渊源。当中国发展进入新时期,伴随现代化事业进入新阶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成为新的发展战略,生态文明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展开并向纵深推进。美丽江苏战略的适时提出,既符合江苏发展的现状,又突出在全国发展的高地和发展的引领地位,反映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再深化,标志着我们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理论创新:对现代化理论困境的突围突破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曾长期置经济与环境于逻辑背离之中,只顾经济不顾环境,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环境革命在西方风生水起,经过绿色和深绿色环境革命的洗礼,主要发达国家实现了环境质量倒转,耗时均以“数十年”计;况且,借助经济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环境殖民主义倾向普遍存在,从而导致地球村“局部环保、全局无奈”的困局。而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空前增大,如自然资源匮乏、环境容量超阈、绿色壁垒森严等。鉴于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治理上曾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绝不是“普世价值”,特别是在江苏,独特的环境省情决定了这条路不仅没有条件和可能再走,更走不起,因为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让我们“先污染后治理”。我们必须也应该能够超越西方已有的环保路径,跳出传统的发展思维框架,探索出一条新型的经济与环境共赢的新道路。

(三)理论体系:美丽江苏的丰厚蕴含及其内在结构

阐释美丽江苏的丰厚蕴含,首先应该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从对美丽中国基本蕴含的解析与对江苏独特内涵的挖掘的结合中进行把握。美丽中国命题首次见诸党的正式文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美丽江苏命题的明确提出应该是在江苏省委省政府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强调要坚持把生态文明作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重要标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谱写好美丽中国的江苏篇章。可见,美丽江苏作为一个涵摄力极为广泛而深厚的概念,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综合发展目标,是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生成属性、价值属性的统一。其次,从内在结构上看,美丽江苏恰似一个同心圆,最外层的是自然生态之美,绿水青山;第二层是支撑和保障绿水青山的生态经济之美,因为只有根本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才能减少污染排放,低代价发展;第三层是生态政治之美,生态问题即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政治生态清明,政通人和,这直接或间接有利于涵养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为此清除污染必须先清理政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6]。核心层是生态社会之美。美丽江苏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烦恼的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其中,美丽环境是美丽江苏的凭据和基础,美丽经济是美丽江苏的核心要义,美丽政治是美丽江苏的根本保障,美丽生活是美丽江苏的本质追求。

三、美丽江苏的价值逻辑

美丽江苏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价值逻辑”着重回答美丽江苏是为什么的,属于该命题的意义论。揭示美丽江苏的价值逻辑,应该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江苏探索上呈现生态优先的价值立场、从生态文明的江苏形态上呈现人类文明的价值标准、从美丽中国的江苏篇章中呈现人民中心的价值旨归。

(一)生态优先的价值立场:人与自然关系的江苏探索

人与自然关系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也集中体现了人类的核心价值立场。从自然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优先主张,体现了人类价值立场的更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即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好生态最终也是生产力和宝贵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对于江苏而言,精准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既要补好生态“短板”,更要守好生态“长板”。因此,美丽江苏不仅体现了生存安全性、发展可续性理念,更是对生态优先价值立场的自觉坚守和具体践行。江苏作为有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实现现代化的省份,坚守生态优先立场具有更为典型的价值和普遍的意义。

(二)人类文明的价值标准:生态文明的江苏形态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阶段,但近代以来环境问题的凸显昭示现代化不仅不是“反生态”的,更不是“非生态”的。江苏不仅在全国较早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自觉将“率先建成生态省,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作为奋斗目标,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扎实举措,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及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了生态文明的江苏形态。这一生态文明的江苏形态,不仅具有特殊的个别的区域价值,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孕育着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昭示着现代社会人类文明新的价值标准。

(三)人民中心的价值旨归:美丽中国的江苏篇章

美丽江苏不仅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内容,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可以说,美丽江苏是人民生活质量增长点,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支撑点,也是我省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无论是总书记“强富美高”的期望和嘱托,还是江苏“两个率先”、“两聚一高”战略,书写美丽中国的美丽江苏篇章,贯穿始终的是人民中心这一思想的根本价值体现。因此,建设美丽江苏,需要真正落实人民主体地位,全民参与、民主参与、百姓共享成为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力量源泉。

美丽江苏作为一个融自然、人文、发展、价值、生活诸多内容、集中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范畴,核心蕴含和基本路径是生态文明,整体蕴含和总体追求是五位一体。但美丽江苏不是五个方面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五个方面的等量齐观。在基本实现路径上是生态文明,在五个方面的地位作用上更加凸显生态文明,在整体实现战略上是生态文明的全面融入,在价值追求上体现人民中心核心价值观念。可以预见,美丽江苏的生动实践,不仅必将引领江苏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实现,也将对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样本试验和典型示范作用,为美丽中国探索新路径、贡献新方案、提供新经验。鉴于美丽江苏提出时间和实践探索均还处于初期,本文的探讨还是初步的,期待更多人士关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9.

[2]顾雷鸣,王晓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侧记[N].扬子晚报,2013-03-09(A02).

[3]陈蒙蒙.为美丽江苏注入生态动力[N].新华日报,2013-06-03(A0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5]余谋昌.中国古代哲学是生态哲学——蒙培元先生的生态哲学观[J].鄱阳湖学刊,2016(5):11-14.

[6]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N].人民日报,2013-05-25.

F124.5

A

1674-1676(2017)06-0023-03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化解环境群体性事件‘多输’困局的制度建设研究”(13SH D 017);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基金项目(17SY B-058)。

王国莲(1965- ),女,山西临猗人,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发展理论。

责任编辑:徐 芳

猜你喜欢
江苏逻辑美丽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4:24
逻辑
数读江苏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16
创新的逻辑
数独江苏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2
数读江苏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3:48
江苏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05-21 03:30:34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37°女人(2017年11期)2017-11-14 20:27:40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