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剑君
(中铁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71002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相关建议探讨
姜剑君
(中铁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710021)
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进行简要分析,针对沥青路面初始阶段的早期损坏现象,介绍了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措施及主要技术,利用前期的预防性养护来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高速公路维修和养护成本。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预防性养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交通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高速公路的建设突飞猛进,随着高速公路数量的增加,对现有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目前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的路面情况还比较好,基本上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损坏。但是也有部分高速公路的路面存在一定的损坏情况,比如坑槽、车辙等。随着高速度公路使用效率的提升,这些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再加上施工工艺及材料工艺的落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1.1 两种不同类型的早期损坏
就目前我国已有的高速公路中出现的沥青路面损坏问题,进行了总结概括,了解清楚了高速公路早期损坏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理论上讲,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有很多,就影响因素而言,主要是从设计方案、路面结构、施工材料及日后养护等方面来考虑。早期损坏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就是在刚刚投入使用的前两年之内,出现的轻微程度损坏,比如路面车辙、路面开裂等问题。通常对于这些小范围内的损坏现象,都采用局部维修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对于另外一种早期损坏而言,不如第一类早期损坏有着明显的体现,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的长短也是早期损坏中的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使用年限还没有达到国际平均水准,往往在高速公路投入使用五年或者十年之后就开始大规模的修整。这种大规模的整修行为也属于早期损坏,并且这种形式的早期损坏造成的维修成本极度浪费。
目前根据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水平而言,沥青路面出现早期损坏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我们要注意第一种早期损坏的防治工作,尽量避免出现第二种早期损坏。
1.2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特点
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虽然有多种,但是通过观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害情况可知,能够产生直接危害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比如高速公路早期损害问题中的车辙,就是因为沥青路面在夏季高温暴晒下,由于自身物理特性加之汽车的碾压造成的。车辙通常是出现在高速公路的上坡路段。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温,再者就是由于汽车超载行驶。汽车超载还会使高速公路出现行车路面损坏严重,超车路面则相对较轻的现象。雨水对高速公路的破坏也是较为严重的,大部分高速公路损坏严重路段基本上都与水损坏有关,并且大部分的损害都是局部小范围损坏。
1.3 早期损坏的原因分析
由于目前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都是在损坏发生后进行分析,因此在分析时往往会忽略施工设计及施工质量检验方面的问题,更加注重于外在因素。比如交通条件、天气状况等。交通条件中主要是车辆超载行驶。自然天气因素主要是雨水集中出现。但是仅仅分析外因是不能合理解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早期损坏的原因,内部因素才是造成损坏的关键。因此对于高速公路早期损坏,应该从施工阶段及日后养护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如果施工过程不能按照施工标准来进行,就很容易使高速公路在投入使用后出现早期损坏现象。施工材料的选择也是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因素。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日益加快,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压力逐年增加。针对日益繁重的管理工作,必须转变传统管理维护思想和手段,积极创新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提高养护效率。实现保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避免大规模维修的目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是指对其局部状况进行维修改造。
2.1 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现阶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已经日趋完善。对于路面的处理通常是采用雾封层及微表处超薄罩面技术,主要是为了修复路面出现的坑槽,使高速公路路面保持整洁。对于路面出现的裂缝,主要是通过封水技术来实现对其的修复,避免裂缝继续破坏基层。对于路面局部出现的坑槽要及时填补,防止由于车辆碾压造成问题的严重化。另外,车辙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高速公路车辙的修补,能够有效提高交通安全指数。总而言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日常维护主要是通过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积极采用预防性措施来保证其质量。尽量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降低维修成本。
2.2 养护主要技术问题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方面要注意根据具体问题,采用适合的科学的防治措施。运用经济科学的手段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养护,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基本原则。其中对路面裂缝的填补是常用的养护工艺。对于填补裂缝而言,首要的是要选择优质的填缝材料。填补材料要有良好的耐久性,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硬化或者其他问题。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延展性和抗疲劳性。由于沥青路面会随着高温产生形变,因此填补材料要有一定的延展性,应对路面状况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保持极强的粘接性,材料只有与路面完整牢固的粘接在一起,才能有效的实现封水的效果,从而完成对裂缝的修补。有了优质的施工材料,接下来就要考虑施工工艺方面的问题了。优质的施工材料结合高效的施工工艺,才能实现对裂缝完整的修补。其中在修补时应注意要首先对裂缝中的垃圾进行清理。保证裂缝皱襞与材料更好的粘接。再者要注意对裂缝进行加热处理,加热不仅能够将裂缝中的水分去除,还能使裂缝温度接近材料温度,以便更好的粘接。
3.1 沥青路面的热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最早是由西方国家开始研究,随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成本日益增加,迫使人们在研究养护工艺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技术来弥补沥青路面损害造成的成本浪费。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管理也开始进入技术维护阶段,目前主要高速公路已经使用将近十年左右,因此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迫在眉睫。部分高速公路建设公司已经开始进口部分现场热再生沥青路面的设备,国内也已经开始建设相关热再生材料。热再生技术主要是通过工厂生产热再生材料,将材料与传统施工材料混合使用,铺设到沥青路面上。热再生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高速公路维修成本,并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
3.2 沥青路面的冷再生技术
冷再生是在热再生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出来的。冷再生主要是由现场冷再生与工厂冷再生两种方式。现场冷再生技术主要是通过成套的设备对出现损坏的路面进行修整,将冷再生材料与传统施工材料进行合理搭配,铺设在沥青路面上。工厂冷再生技术主要是用专业设备使加工材料形成混合材料然后铺设在路面层上。冷再生技术相对于热再生技术而言,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进行施工,环保无污染,并能够对旧材料进行重复利用。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速度的提高,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艺定会逐步的完善。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费用是我国交通财政投入的主要部分之一,完成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就是在间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创新国内自主技术,采用新材料有效地做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
[1]文瀚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建筑与公路施工技术.2012
[2]刘庆.沥青再生养护技术的设想[J].建筑与公路施工技术.2012
TU723
B
1007-6344(2017)02-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