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玲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商丘 476100)
从文化差异论中美价值观教育
邵自玲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商丘 47610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价值观教育上中国有自身优势。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教育交流已是发展需求,为此,有必要多了解西方的优秀文化成果。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教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研究中美文化渊源对探讨两国学生在思维方式、交往关系以及价值取向等存在差异很有必要,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通过对中美文化价值观教育的比较,能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教育的理解以及对美国价值观教育的认识。
文化 价值观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中国文化发展是多元的,儒家思想有其自身的优势,深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逐渐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正统。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儒家思想;美国文化源于清教文化,是清教徒移居到北美洲而形成的,清教主义也一种价值观念。它从多方面影响着美国文化,塑造着美国人的性格。价值观教育是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核心,也是国家意志的反映。在现代社会中,中西文化融会交流已成为常态,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能很短时间在蛮荒之地发展为世界强国,这与美国教育有关,作为中国教育工作者应适审时度势,通过探索和实践,汲取美国成功的教育经验和教训,更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五千年的中国灿烂文化,充满着儒家、道家和释家的思想,集中地展示出中国人的精神内涵。儒家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多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比较重视道德境界的提高[1]。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儒家的核心,他倡导“仁者爱人”。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多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凡是我不愿意别人做的事,也不施加于别人,以免别人受到伤害;我希望做到的事,也希望别人做到,这就是仁爱的最高境界。孟子提出四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义礼智就像人的四肢,没有“四端”之心,人会变得冷漠自私。《易经》蕴含着事物变化规律,凝结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这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己提供科学的指导。老子的世界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章),万物遵道而贵德,人也应遵道而行。庄子对人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同乎无欲,是为素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不是说人不能有欲望,乃是说人不要奢望或非份之想,淡泊明志才能宁静致远。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人的美好情感、修身养性,提升道德人格。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思想,它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对国人的思维和周边国家产生影响,要想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有必要挖掘中国先进文化,以改变国人的思想理念和发展观念。
美国文化主要吸取欧洲文化、犹太文化和印第安文化等,是多种文明交汇形成的产物。中世纪欧洲处于罗马天主教的统管之下,教皇买赎罪券聚敛大量钱财,他们生活腐化,导致16世纪欧洲出现宗教改革。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在1517年罗列了教会95条罪状反对教皇和罗马天主教廷,为此,英国王亨利八世宣布脱离罗马天主教廷,但英国依然保留很多天主教东西,为此,一些不满意宗教改革的人提出要净化英国国教,消除天主教残余,结果被视为异教徒,惨遭迫害,有的被处死,有的被流放,他们被称之清教徒,所持观点、理念和主张被称之清教主义。1620年,一些清教徒乘船前往美洲新大陆,由于他们文化程度高,团结意识强,在登上新大陆之前,他们签订了一份契约——《五月花号公约》,这张契约是民主意识的萌芽,否定了君权神授,奠定了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基础。清教徒认为其是上帝“选民”,上帝把北美洲恩赐给他们是让其再建圣城,他们必须承担上帝赋予的职责[2]。他们重视家庭和学校教育,并把子女和仆人送到学校去读书,至今美国人还继承着清教祖先重教的传统。他们以挣钱、创业为目的,反对浪费奢侈、因循守旧,以虔敬、勤俭、敬业、自律为生活理念,他们勇往直前、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选民”身份。这种使命意识促进美国人唯我独尊的民族精神,可以说,美国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受到清教主义的影响最深,清教主义造就了美国文化中早期的核心价值观。美国学者佩里·米勒说,不了解清教主义,就无法理解美国。
1.中美诚信。诚信是中美文化中都提倡的,但由于文化基础不同,对诚信的理解上也存在偏差。在“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尚书·太甲)中就提到了“诚”,此“诚”是对鬼神的虔敬。《周易》中的“诚”已脱离宗教色彩,成为做人的道德规范,“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就是说人应诚实才好建立功业。孔子虽没对“诚”提出自己的理论,但在“仁”中却暗含着“诚”的思想。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认为“诚”是道德之源。荀子把“诚”从为人之道扩充到治世之道,指出“诚”是为政之本。“信”本来是对鬼神的虔诚,经儒家解释,成为了常用道德范畴,并把“信”归到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中。老子对诚没作评述,但他强调“信”的重要,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他本人也恪守信德,“诚信”作为道德标准,开始是分开的,是管仲把诚信合在一起,“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认为诚信是凝聚人心,天下统一的保证。诚信在中国文化中表现为不自欺、不欺人。
在《柏拉图对话集》的“格黎东篇”中,柏拉图举了一个诚信的典型事例。苏格拉底被不公正地判为死刑后关押在监狱中。他的朋友格黎东想方设法安排他逃跑,苏格拉底认为,生活在城邦并享受雅典法律带来的益处,这表明已与国家形成一种契约,如果他离开雅典,是一种背约行为,对城邦是不公正的,所以他拒绝逃走。苏格拉底认为公民应诚信遵守这一契约。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认为,在自然状态下,契约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说。但订了契约,自然状态便不复存在。守约是正义,违约就是非正义[3]。守约成为人们诚信履约的判断标准。在商品发达的西方,诚信作为商业道德,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诚信成为他律,有效地保护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流转和交易。而对于美国的清教徒来说,在教义上,他们严格地遵循加尔文主义,加尔文主义强调原罪说,认为亚当夏娃因偷吃智慧果,使得人类都有原罪,为拯救世人的罪孽,上帝派他的儿子耶稣来到人间,并钉在十字架担当人的罪。只要人信耶稣,就可“称义”,罪得以赦免。美国文化认为诚信是做人之根本,诚信才能荣耀上帝,才能表现出对上帝和人的真诚。
2.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与国家和集体是不可分割的,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礼记》把理想社会视为“礼运大同”,尽管传统的群体主义已超过它原来的含义,但人们对集体或群体仍有较强的归属感、认同感[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就是说朝廷官员应以公平之心来驱除内心的私欲,才能获得人的信任和支持。“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经书·贾谊传),就是强调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的重要。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国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应以大局为重,个人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需要,在必要时还要牺牲个人利益,以保持与集体或领导一致,避免独断专行、锋芒外露。当然,为集体利益牺牲不是随意的,而是在紧要关头才要求个人做出牺牲。事实上,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培养个人的健全人格和创新意识提供了保障,可以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价值、尊严才得以实现,个人正当利益才得到保证,集体才更强大。
从清教主义中可以发现个人主义思想,罗马教廷认为教皇是上帝在世间的代表,他是信徒和上帝交流的阶梯。但德国马丁·路德倡导的“因信称义”,使大家在信仰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信靠耶稣都能称义,信徒不必依靠宗教礼仪和教士,单凭对上帝对的虔诚信仰就能得救,他们通过阅读和自身的感悟去理解《圣经》,通过祈祷直接与上帝沟通,便能获得精神的安慰和解脱,这样省去神职人员的做法是对天主教会宣扬“行为称义”的否定[5]。加尔文的“预定论”使清教徒清楚地意识到勤奋、自控和完善自我能实现其宗教上的虔敬,通过努力就能实现与上帝交流,不必信奉权威,反对特权。这些思想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不断完善自我,争取更大成功,有效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他们从教会礼仪中解脱出来,精神上得以自由。因此,要保护自己的权利的同时,尊重他人隐私;崇尚奋斗,突出个性,敢于探索,蔑视权威,追求平等,包容他人,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肯定个人自我价值,这些都体现在个人主义思想中,也融入到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中美文化在思维方式、交往关系上存在差异,必然导致价值观教育在内容和方法存在差别。中国人善于思考,这种的思维是形象的、直观的,这继承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讲究“礼、忠”,追求和谐,通过对他人的尊敬,达到人际关系和谐。由于对自己要求高,忠于责任,使得朋友能长久合作,关系较稳定。又由于强调集体、国家利益的重要,使得个体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美国人的思维是独特的、抽象的。他们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把个体从整体中剥离出来进行分析,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他们认为事物或对或错,没有中间性,在自我利益与集体义务取舍上,由于过分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发挥,使得个体优先于集体。在与人交往中,常把朋友看作是一种工具,交情不深,目的是不想对方承担责任,这导致个人主义在美国很盛行,通过比较发现,中美文化各有所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由于中美文化存在差异,导致在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有差别。在内容上相似之处体现在都重视诚实、勇敢、宽容、公平竞争、忠于国家等教育。但中国价值观教育中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弘扬中国精神以凝聚民族力量、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美国除了相同之处外,还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美国人不愿追求长远利益,总是顾及眼前利益,他们重视看得清、摸得着、确实存在并能用金钱衡量的东西[6]。通过比较,中美价值观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和特色,充分体现了各国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中国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级学校加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传授与灌输。同时,利用课外活动以增强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感受力,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中国侧重于学生的正面教育,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讲授,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简捷方便,易造成学生有抵触情绪。由于中国人崇尚“尊师重道”,出于礼貌或尊敬,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很少提出疑问,也不愿挑战老师的权威。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学生集体意识很强,他们为集体荣誉而自豪,形成相互鼓励、帮助的氛围。而美国教育部明确表示,为了加强价值观教育,在全国发起一场品格教育运动,并注入大量资金,采取立法形式、学校环境建设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共同价值观的教育[7]。美国注重多种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如价值观灌输法、价值观澄清法、问题分析法和道德推理法,同时,美国政府和学校还重视环境育人,在环境建设方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像华盛顿纪念堂、林肯纪念馆、国会图书馆、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场所已成为美国向公民进行思想、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材料[8]。以学生为中心,使得学生可对权威进行质疑,这种批判性模式常使得课堂气氛比较随便,学生个性得以发挥,有效地发掘其内在潜能。
[1]于承武.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J].国学论衡,1998(10):78.
[2]惠敏.美国文化的渊源[J].山东外语教学,2009(4):9.
[3]李玮,史苏.论信用的社会意义[J].党政干部学刊,2011(2):21.
[4]王莉.中美价值观的差异性与相似性[J].安阳大学学报,2002(4):65.
[5]张利敏.清教主义与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价值观[J].时代文学,2011(11):159.
[6][法]托克维尔.朱尾声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54.
[7]J.D.Hunter.The Death of Character[M].New York:Basic Books,2000:209.
[8]龙一平.论美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6):142-143.
G04
A
1007-9106(2017)04-0140-03
邵自玲(1978—),女,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