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天津社会科学院 天津 300191)
·社会学研究·
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是建设幸福城市的重要路径
王小波
(天津社会科学院 天津 300191)
社会竞争加剧、收入差距拉大及各类突发事件,使人们面临巨大心理压力,幸福感降低。要提高城市人幸福指数,一是通过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性需要:二是关注个体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疏导,维护健康积极心态。通过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来提升幸福感,较之于发展经济,更为绿色环保,自然与社会成本更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营造稳定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建设幸福城市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 心理服务 幸福城市
心理需要的满足是影响个体幸福感的关键。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需求较之于物质需求更为迫切,心态不平衡,心理不健康,甚至出现各类心理问题,这些都导致人感受幸福的能力下降。因为心理方面的不满足,使人们不断追求“高大上”、信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的欲求似永无止境,心理空虚匮乏,表现出来就是对他人与社会的牢骚指责。一颗不健康的心是无法感受到幸福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幸福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加强社会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健康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减轻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提高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民众幸福感。
近年来,“建设幸福城市”已成为我国诸多城市决策者制定的发展目标,“让城市宜居,使百姓幸福”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新标尺。城市居民是否能感到幸福,一方面受到城市中各种物质设施与社会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也和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心态是否平和密切相关。社会转型带来社会心理的矛盾和冲突,矛盾冲突的心理会降低人的幸福感。心理的满足与舒畅是影响个体幸福感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为社会心态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后果,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幸福作为主观感受,具有精神性、心理性,受其主观控制,同时受物质条件的影响与制约。但大多数时候人们更关注物质满足对幸福感的影响,却没有对人的主观感受给予足够重视。目前许多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幸福城市的目标,但在实现举措中,绝大多数措施都是关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物质设施,却很少直接涉及心态调整与心理疏导;前者可以说是增进幸福的基础类工作,或曰充分条件,即没有这些经济物质基础,人们必然会不幸福,但是有了这些条件,人们也不一定就会感到幸福。虽然目前政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以人为本”,以和谐幸福为导向,但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内在世界还是极为忽视的。这导致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来满足人的需要,但却发现人们的需要(或者称为欲望)总会变得更大而无法满足。因此,重视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加强心理疏导,提升心理健康,改善社会心态,是建设幸福城市的重要方面。
(一)安全感匮乏
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属于基本生存需求。社会发展至今,对于人们来说,生存本不是问题,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风险性、多变性,却对人造成更深的生存危机。严重者如“马航失事”,各种爆炸事故,小至经济不景气导致企业关闭、职员失业都会使人的生存面临威胁。对于80、90后一代求职与失业压力成为一种常态,面对这些挫折与困难,让自己维持平和、理性、积极的心态就变得更加重要与可贵。对于政府而言,除了加强安全生产,减少各种隐患,提供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之外,还有就是对大众进行心理教育,挫折教育。因为无论如何努力,人民也不可能将风险降低为零。城市是人群高度聚集、高密度生存的空间,每一次事故都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对他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要想让人们在面对各种风险时,保持安定的心态,就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
(二)期待过高、欲望大于需要
幸福是主观的、相对的、比较的结果。有人曾总结出“幸福公式”:幸福:满足/欲望;幸福:感受/期待;幸福:现在的收益/过去的收益;幸福二自己的收益/他人的收益[1]。幸福不仅取决于分子项,同时取决于分母项。过去我们的工作主要关注于满足人们物质需要、增加保障与收益以期提高人的幸福感:但却忽视了分母,即适度降低人的欲望与期待,关注自我,减少与他人的比较来提高幸福度。以贫富分化扩大导致人的心态失衡为例,一方面,政府要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改革税收制度,加大二次分配的公平性,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但另一方面,纵观古今中外,并不存在绝对公平的社会,相对不公平是一种常态,绝对公平只是小范围、短时期的社会现象。如何使人们接受天赋与社会的差异,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阶层、收入差异,是提升幸福感的另一途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改变认知、区分欲望与需要、约束欲望、降低期待、净化心灵、提高精神追求的层次,帮助人们获得幸福与满足。
(三)焦虑与抑郁
焦虑是不安全感的变形,现代社会引发人焦虑的事情很多,对未来的不确定引发焦虑,对过往的放不下引发抑郁。焦虑与抑郁是现代都市人十分普遍而难以医治的心理顽疾。心理学意义上的“焦虑”,指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不适且无法指出不适原因的一种典型症状。当“焦虑”蔓延至全社会成为社会情绪时,就超越了心理学范畴而成为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竞争压力、社会保障不健全、攀比心态等都造成焦虑。可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效率的代价就是人的压力提高,焦虑与抑郁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多,幸福感下降,人们挣钱再多,却无法安心满足,掉入“幸福陷阱”。此时,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服务就成为社会的必然选择。
(四)婚姻、家庭、情感困扰
婚姻关系与家庭关系是影响人幸福感的直接来源。无论男人女人,如果失去爱情、亲情,缺乏与人的情感交流,再辉煌的社会成就也会变得毫无价值。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对维护社会整合、稳定和谐至关重要。在快速社会变迁中,情感变得复杂多变并且脆弱,需要维护经营。人们对情感、对亲密感怀有巨大渴望,却不知道应如何建立与维系,从而亟需婚姻情感方面的专业引导与教育。
(五)青少年问题
由于现代教育年限延长,一个人进入社会实现经济独立的年龄推后,青少年的年龄也被提高到25岁左右,由于独生子女一代成长的社会背景发生很大改变,其内在心理冲突加剧,青春期出现心理问题的频次与强度都加大,使得青少年心理健康非常值得社会关注。许多家长将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出现问题直接引发家长焦虑,降低其自我价值感,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影响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六)弱势人群的心理问题
因各种丧失及其他创伤经历而形成的弱势群体,如残障人士及家庭、失独家庭,离异丧偶人士,单亲子女、服刑管教人员子女、与亲人常年分离的留守、流动群体,低收入家庭等。这些弱势群体,一方面是因社会变革与发展进程的牺牲者与落伍者,需要社会救济与补偿;另一方面,如果仅依靠政府与他人的物质资助,反而可能加剧其弱势感受,增加依赖心态。而在面临危机的时候,人最需要的并不一定是物质帮助,而是理解、认同、支持与温暖。因此,这是如果能够得到心理援助,使其从丧失中获得升华,从挫折失败中走出,激发出潜能,重新寻找到人生的意义与方向,成为生活的强者,将会更有可能获得幸福感。
(七)社会心理疏导与精神文明建设及文化建设的联系与区别
一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文化建设是改善社会心态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社会心理服务与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假设、工作方法、对人的认识与理念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人的心理改变不是单纯依靠宣传教育感化奖惩等方式起效,而是通过社区小组、个案等社会工作与心理学方法,对人的心理与心灵发酵,其方法更为细致深入,需要更长时间,同时其改变的效果也更为持久。同时,通过加强社会心理健康工作提升人的幸福感,较之于各种经济发展,更为绿色环保,自然与社会的成本也更低。另外,通过心理教育,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因为获得自由与承担责任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必然结果,成为一个独立和自主的个体,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将所有问题都交托他人,一个更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也会感受到更多幸福。这个时候,幸福就不再是政府的责任与目标,而是每一个公民的自我追求。一个人、以及一个民族的心理健康成熟,正是文化素质、精神修养全面提升的表现。
(一)要将社会心理疏导工作列为建设幸福城市的重要举措
由于以往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没有得到各级政府重视,使这项工作处于缺位状态,多数时候只是一些机构和人员的自发参与,缺乏统一调度和经费支持,人员参差不齐,服务程序随意无序,效果无从考核。因此,要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就应将其确立为城市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机制,构建相关的配套机制。
(二)建构完备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建设幸福城市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需要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各地政府可委托当地心理学会等学术组织,制定严格、标准、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实施守则,以此作为行业标准和守则,确保为老百姓提供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三)培养一支合格优秀的心理工作者队伍
要进行广泛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工作,就需要一支数量庞大、质量过关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考试已进行多年,但通过考试者多数并不具备进行心理咨询服务的能力,一些心理学爱好者虽有服务他人的愿望,但自身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在国外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要经过长达十年或更长时间的训练,接受各类培训、督导与自我成长。目前我国各大专院校心理学科建设只注重理论,缺乏实务训练,使得心理学学士、硕士无法胜任心理疏导工作。因此,应改革各大医院、大专院校心理学人才培养与训练机制,培养合格的心理工作者。
(四)加大力充,扶持、监督与发展各类与社会心理疏导与服务相关的社会组织
由于存在着广泛的社会需求,目前与心理咨询及服务相关的各类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由于缺乏管理与评估机制,其发展并不平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当前心理咨询行业发展时间短、规章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应鼓励成立民间行业协会,同时政府给予资金或政策扶持,使其能够积极开展活动,促进其健康发展。
[1]邹东涛.幸福公式与心理感受计量[J].人民论坛,2013(3).
C916
A
1007-9106(2017)04-0049-03
王小波(1969—),女,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