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习近平发展教育的思想

2017-04-11 11:34蒋光贵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发展教育

蒋光贵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 昆明 650111)

试析习近平发展教育的思想

蒋光贵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 昆明 65011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发展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重要思想体现在:一是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目标。教育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必须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必须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发展素质教育,改善教育方法,借鉴国际教育的先进知识和经验。三是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发展经济促进教育发展,通过改革扩大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领域公平正义的全面落实。

习近平;发展教育;思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我国发展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研究这些思想,对于发展我国教育,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目标

习近平在第29个教师节慰问信中提出:各类学校要“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2014年5月,习近平考察北京大学时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思想作了阐述,他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这里,习近平既从哲学上、又从教育的比较上论证了中国特色的必要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事物能够存在和发展,不但因为它有同别的事物一致的普遍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它还有自己特殊的一面,即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独特根据的一面。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看,他们各有其突出的特点和优点,决不雷同。所谓中国特色,主要是:

(一)教育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千辛万苦,终于赢得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2]中国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第一,中国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各方面工作;第二,中国教育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在继承的同时注重创新;第三,坚持教育的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

(二)教育必须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习近平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3]

首先,当代教育需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最基本的就是观念上“和而不同”和实践上强调整体会通。简要地说,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是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人文精神是其最主要最重要的特征。也就是以礼乐为天下教化之本,由此建立起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历代先贤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伦道德,荀子还得出人“最为天下贵”的思想。由此就产生了一系列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的精神:一是理性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无神论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注重人的情感、欲望和理智的统一,否定超自然的上帝、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二是注重个人的修养、奋斗与家庭、社会、国家统一起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含有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三个方面的要求。在礼治这个基本路径下,有许多具体内涵,单是习近平提到的,例如:讲仁爱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重民本的,“民惟邦本”;守诚信的,“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崇正义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君子喻于义”;尚和合的,“德不孤,必有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重责任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重奋斗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求大同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三是求实精神。儒家倡导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道家主张的“知人”、“自知”以及法家主张的“参验”,都是强调求实精神。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极大启发和鼓舞。

其次,当代教育需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科学精神。四大发明、中医、农学、天文、数学、建筑等不用多说。其他如《墨经》中就包含力学、光学、声学、几何学、逻辑学以及物质结构等方面的思想,《论衡》、《淮南子》等包含着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思想。

再次,当代教育需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例如,孔子提出的仁爱、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有教无类等,墨子提出的“亲知”、“闻知”、“说知”等,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都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思想。传统的教育制度有些对今天仍然有启发价值,例如,科举制度,国家官员由考试选拔,具有公正性;不论贫贱富贵,考试成绩是标准,具有动态性,有利于社会上下流动;选拔人才,有利于形成士绅阶层,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促进道德修养。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对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味照搬,而是“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

(三)教育必须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指出:教育要坚持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他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近代仁人志士的夙愿,尤其是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5]因此,我们的教育要把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任务加以落实。一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主要是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6]。家庭、学校和少先队组织都要承担起这个责任。二是教育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年努力学习知识,使他们“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责任”[7]。在习近平看来,一个人应该既要弄清大德,又要遵守公德、严格私德,这样的人对国家对社会才是有用的人。教育青年“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8]。欲达此目的,关键是要使广大青年搞清正确方向,路子要走对。为此,要教育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掌握了这把总钥匙,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辨明方向,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教师,应该既是学问之师,也是品行之师。他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9]基于上述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报告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一)发展素质教育,改善教育方法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道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因为做事之前必须先学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前提。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必须有道德。因此,做人首要的就是修德。社会也是这样,一个有道德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习近平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方面的知识,需要各方面的智慧,广大青年报效祖国就必须贡献智慧。智慧来源于学习,“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11]。

发展素质教育必须改善教育方法。对此,习近平提出了改革教育方法的重要原则:一是改变应试教育只抓升学率的片面性,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法。二是改变应试教育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人和社会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全面、和谐的片面性,实行人和社会知识合理、全面、和谐发展。三是改变应试教育只注重用考试来考核人的能力的方式,要注重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方式,注重知识的运用,注重培养和提高实践的能力。四是改变应试教育侧重复述知识的方式,要注重创新。习近平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他还强调:“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12]要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创新不能离开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习近平强调:“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3]习近平上述教育方法改革思想强调素质教育必须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即素质教育必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以及创新思想,对纠正当前教育弊端、实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借鉴国际教育的先进知识和经验

习近平指出:教育要“瞄准国际先进知识、技术、管理经验”[14]。2013年10月23日,习近平再次强调了吸取国际先进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习近平这一思想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15]二是当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先进知识和人才。他说:“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虽然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队伍,但是,我国的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16]。解决这个问题,从教育方面来说,就是学习先进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增强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造就各方面需要的精、尖人才。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任务。这是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的。

三、实现教育公平

当前,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是:一是城乡差别较大。虽然义务教育推行多年,但目前农村孩子初中尤其是高中的入学率仍然存在问题。农村孩子的辍学率仍然偏高。二是各阶层群众因经济实力不同,在孩子上学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家庭经济能力差的孩子上学选择受到的限制较多、较大。在各类学校中,学习失败、留级、辍学、弃学等情况,多出现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二是贫富差距存在;三是现行教育体制存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教育负担不均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平等和较高收费问题;四是义务教育中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划分导致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不平等。

习近平指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17]。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对教育的公平问题,习近平阐述了一整套思想,他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他还指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的。”[18]

(一)通过发展经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农村教育要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当前,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必须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坚决贯彻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第一,健全各方面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第二,加快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进行;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条件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在出让、租赁、入股方面同等入市、可以用于同样的权利同样的价格,等等。第三,“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扶持力度”。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必须加大力度,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

(二)通过改革扩大受教育的机会

习近平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环境,使各方面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国人民。第一,各地必须将教育摆在重要地位,加大投入。第二,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要真正缩小城乡在教育方面的差距,要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贯彻待遇留人的政策;贯彻待遇吸引人才的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资贫困地区的教育;加大贫困地区教育的设施建设、教育所需的设备建设。第三,通过政策,进一步鼓励、规范各类民办学校的发展。第四,加快进城农民工的户籍制度改革,尽快解决他们的居住、孩子上学等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除了强调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之外,还提出了发展教育的多种途径,例如: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办好继续教育,等等。这些思路和措施将大大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促进教育领域公平正义的全面落实

目前,义务教育要建立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不但要实施“两免一补”,免除杂费、免除书本费,而且要对住宿生实行生活补贴。义务教育在政策上不应该在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存在不平等,学校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体现办学质量,起到示范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中重点大学的录取应适当地向外地发展,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高校的收费标准应该考虑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应该因地、因校、因专业来定;要突出公平竞争,对保送生、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的选拔要革除腐败;高校自主招生要完善选拔程序和监督机制。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4.22.164.164.169.182.172.173.175.173.172.59.60.58.259.127.191.96.

G520

A

1008-9012(2017)04-0021-05

2017-10-15

蒋光贵(1963- ),男,重庆梁平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史与党建。

(责任编辑 白继英)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