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辉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罗定 527200)
新视阈
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及其实践要求
刘向辉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罗定 52720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精辟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及其理论依据,为新时期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中,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才能在激荡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充分展示文化话语权、增强文化软实力。
文化;文化自信;时代内涵;核心价值;实践要求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关系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所处地位的优劣。西方国家依旧不断向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文化扩张,使我国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使包括港台青年在内的广大青年对中华文化认同逐渐淡漠,甚至缺失。在这种国际、国内文化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相关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根基。为进一步明确新时期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方向、更好地增强自身文化软实力,我们有必要厘清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践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根本遵循。
“文化”一词在词源学上源自古拉丁词“colere”,意指“居住、保护、培育和崇尚”等,之后,在“colere”的基础上派生出了“cultura”一词,意指“土地耕种”。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和文化发展,“cultura”一词逐渐脱离了原意,而蕴含着人的发展之意。英国学者阿诺德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中把文化阐述为一种通过求知探讨、追寻完美的人类活动。正如他指出:“文化之信仰,是让天道和神的意旨通行天下,是完美。文化即探讨、追寻完美。”[1]在其看来,于文化层面而言,人的完美是一种内在状态,是人的那种有别于动物性的、严格意义上的人性得到充分彰显。后世学者在此基础上把文化视为一种社会遗传和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人就是在其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文化而不断获得塑造和完善。作为人类社会先进文化之一的中华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上同样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之不断获得完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总书记关于文化的系列阐述,不仅揭示了文化的一般内涵,更为精辟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以及倡导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新时期,坚持文化自信关键在于充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滋养。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阐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个论断深刻地表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保证。秉持着这些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精神世界和共同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走出国门,并与其他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国际社会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试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难题的养料。同时,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渗透着文化因素的各种新干涉主义不断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侵袭,他们打着各种旗号兜售西方文化价值观,通过宣称“西方文化优越论”或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来压制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自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文明交锋频繁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我国的话语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要摆脱世界文化格局中话语权的不利处境,我们应该加强自身话语权的构建,尤其是文化话语权的构建。蕴涵着祖先丰富理性思辨和实践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它是我们在文化激荡的世界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坚实根基。因此,在新时代,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在激荡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奠定文化自信的话语权,而且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实现文化自信,我们还应发扬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类型,它传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本思想,秉持着集体主义价值原则,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革命文化传承并发展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典范性的精神,而且也是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精神旗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黑格尔指出:“民族精神是渗透在一个民族的法制中的真知灼见,它洞见了个人与现实的普遍的精神联系。”[2]黑格尔精辟地揭示了民族精神的本质就在于人民对其民族的深刻认识以及所形成的民族立场。从爱国主义的视角阐释民族精神,是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主线。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而延续数千年不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爱国主义精神已深入各个时代中华儿女的内心,爱国主义情感已内化为每一代中国人的行为准则。这种精神催生了中国人民对故土家园的真挚感情,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使中国人民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果敢地担负起保家卫国的伟大使命。革命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其核心体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革命文化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首位,把人民大众的最终解放作为革命目标。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们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中的吃饭、穿衣、住房、柴米油盐、疾病卫生和婚姻问题。”[3]正是由于革命文化体现了深厚的民本思想,我党的革命实践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革命才能最终走向胜利。同时,革命文化所秉持的集体主义原则和信奉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伟大革命实践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支柱。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是一项异常艰难的伟大事业,集体主义价值观引领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实践的热情,不断克服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最终朝着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奋进。
革命文化是革命历史过程的现实映现,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的理想和价值信念,彰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革命文化,这些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红色精神,其所彰显的首创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等,使中国共产党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八千多万的世界第一大党,使中国人民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战胜强敌、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些红色精神已和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是引领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精神力量,也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文化类型,它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始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而不断发展。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为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提供根本遵循。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不断冲击我们的思想文化领域,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奠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思潮,在激荡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引领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凝聚社会思想、不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作为一种精神体系,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理想信念,都会诠释特定的文化主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坚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
总之,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革命实践中的智慧积淀和经验总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既是我们在激荡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传递中国声音、构建文化话语权的重要前提,又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创造的,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使中国共产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4]任何文化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特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脱离了文化据以形成的土壤,文化的价值功能便不复存在。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传承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社会引领功能,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作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激荡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展示文化话语权,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时代问题。从总体上而言,坚定文化自信具有以下几层实践要求:
文化自信并非以文化大国自居而陷入文化自恋、自闭,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汲取其他国家的先进思想文化,实现不同文化的兼容并蓄。唯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进一步彰显时代生命力。无论是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准绳,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些颇具价值的概念、范畴的本真词义进行改造,并根据时代主题的需要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精髓,就是在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再生的典范。“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该书载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在传统文化史上,史学家一般把“实事求是”阐释为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亦即必须获得事实根据,逐一探知真实的结论。[5]然而,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却把“实事求是”阐释为一个哲学命题,而非遵循其作为严谨治学学风的本意。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6]在熟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浸染的基础上,毛泽东赋予“实事求是”这一传统化、民族化语言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总概括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康社会”理论同样是在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再生的实践纲领,它为我国近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想图景与现实指引。“小康”一词语出《诗经·大雅·民劳》,该书载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指“安养、休息”。随着文化的演变,“小康”一词逐渐演化为更具体的内涵,亦即内无动荡、外无边患,人民安居乐业、官吏清正廉明的社会景象。“小康”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具有空想传统文化性质。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传统小康社会以时代内涵的范例,实现了小康社会由传统的空想到现代的科学之飞跃。邓小平同志首次把“小康”阐释为寻常百姓的“小康之家”。正如他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7]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而且是一种通俗的、契合时代特点和现实需求的科学概念。作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范,“实事求是”和“小康社会”理论是契合时代的理论解读与实践诠释,指引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契合,有助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深厚的精神文化支撑。
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开辟的伟大事业,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才能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有助于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根本的现实要求。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不断加强党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前提,也是在激荡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增强文化话语权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置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之列,高度强调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支撑作用。在新时代,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才能始终高扬引导中国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旗帜;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只有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才能有效抵御多元化思潮和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对我国社会的渗透和侵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势必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当前,社会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诸如新自由主义、西方普世价值观、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利己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这些文化思潮在价值领域带来了诸多不良问题,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价值真空”、“价值茫然”、“价值错位”和“价值断裂”等不良状态,给社会主义文化带来异常严峻的挑战。因此,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各种腐朽、落后文化相互并存,体现社会主义积极价值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的多元文化时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对于辨别不同社会思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重大的理论命题,是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确立并始终坚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的基本精神以及核心内容以简单明晰的方式提炼出来作为人们日常行为的根本遵循。这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重大创新,进一步揭示和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和精髓。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批判有悖于核心价值观的不良社会文化思潮。社会文化思潮根源于社会的经济生活,是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社会矛盾的反映。在社会思潮传播过程中,有些学者刻意输出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文化价值观,以实现意识形态的垄断。对于这种不良状况,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标准,批判不良文化思潮的理论基础,揭露其社会危害,提高人们辨明是非的理性思维能力,自觉构建奠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的先进文化。当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思潮中的引领功能,并非取消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和价值追求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也是多样的。正是奠基于世界统一性的多样性使世界呈现出无限丰富性。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于西方社会思潮中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加以吸收。事实上,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西方曾经所遭遇的一些相同问题,诸如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恶化问题、城市发展中的资本扩张问题、工具理性问题和以符号位为表征的异化消费问题,等等。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西方人文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所提供的方案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总而言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有助于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激发社会活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出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为增强文化自信和国际文化话语权提供根本保证。
[1][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韩敏中,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9.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6.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4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6.
[5]黎康.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J].江西社会科学,2005(5).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D616
A
1008-9012(2017)04-0065-05
2017-10-03
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常生活视阈下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15BDJ034)、云浮市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网络舆论引导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2017云社研[16号])研究成果。
刘向辉(1980- )女,湖南邵阳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