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维度探讨高校学生工作的改进与加强

2017-04-11 09:52:13田立新王志鹏念金波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立德高校学生工作者

田立新,王志鹏,安 然,念金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从四个维度探讨高校学生工作的改进与加强

田立新,王志鹏,安 然,念金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在不断促进高校学生增长知识、增强认识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教育上的不足与缺陷,立德树人始终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故提出把握“高、温、深、厚”四个维度,从思想认识、人文关怀、问题导向、具体措施等四个方面持续深入开展工作,提高学生工作实效,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立德树人,学生工作,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1]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党和国家未来的命运与他们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他们继承和发展,“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他们担当主力军。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校学生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工作思路、方式和方法,与时偕行、与时俱化、与时俱新,对于高校发挥其社会作用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战略意义。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成为了大学生扬帆人生、放飞梦想、实现自我的助推器。可见,我们正经历教育的进步,但也毋庸讳言,我们仍然承受着教育的阵痛,学生工作在多个层面面临着问题和挑战。当前,外来文化入侵,西方资本主义思潮日趋泛滥,社会上纷繁多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和经济高速发展对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都对大学生思想的正确塑造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环境类型和特点各有不同,对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大学生,其家庭教育,特别是发生倾斜或畸形的家庭教育,在他们的心理成长中留下了难以改变的印记。因此,极易被时代环境影响的大学生,其健康发展需要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也就对切实做好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学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想完成这样一份重大的责任,下好这盘大棋中的每一步,就需要我们遵循科学的路径,使用合理的手段。把握“一个坚持,四个维度”,即坚持立德树人,做有“高度、温度、深度、厚度”的学生工作,是改进与加强学生工作的必由之路。

一、立德树人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这一科学论断正是在国家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工作也要紧紧抓住这一根本任务展开。

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作为前提,高等教育很难能稳步发展,也无法得到人民的满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的功能就难以发挥。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学生工作更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主题。

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巩固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地位。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国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历来注重塑造人的理想人格和意识形态、注重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价值观的完善。《左传》有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左传》鲁襄公二十四年)陶行知倡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4]历代教育家一直崇尚“立德”,张百熙于1902年草拟了《钦定大学章程》,这个章程虽未实施,但提出了道德为先,德体智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1949年12月,新中国刚刚成立,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新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着眼于培养具有“为人民服务”意识的人才。[5]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立德”的脚步从未停歇,内涵也在不断更新变化,但巩固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地位,始终是教育者们的永恒追求与不凡使命,这也促进了教育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强调人才培养要素的全面性。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知识培养与价值观培育的统一,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以文化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人才培养要素的全面性,要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切忌“闭门造车”,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开放交流,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和人生视野。

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营造尚德的学生工作氛围。各高校要完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条件,极力营造尚德的学生工作氛围,广大学生工作者带头树立“尚德”意识,培养“尚德”思维;“众星捧月月更明”,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近年来,推出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一系列先进典型,在高校学生工作群体中汇聚了“尚德”的清流,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鲜活教材,成为众多学生工作者学习模仿的典范。

二、把握学生工作的四个维度

(一)把握高度,是要站在立德树人高度,认识学生工作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立德树人的过程和效果。[6]高校学生工作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我们必须把高校学生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给予高度重视,才能保证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工作不但要在学习上引导学生好好学习,让他们不断汲取知识,丰富自我,在生活上给予学生帮助,帮他们解决困难,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指引学生,确保学生所作所为的正确性和方向性,要确保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品质。如果离开学生工作,不但校园的日常管理工作无法进行,而且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也无法落到实处。学生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一定会带动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全校各项工作才能形成优势互补、良性循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学生工作在育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正如伏尔泰所言“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学生工作者要胸怀远大理想,勇于挑起重担,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正确引导学生。

(二)把握温度,是要做到人文关怀,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学生工作者作为当代大学生培养的直接参与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握人文关怀。本者,根基,源本也。“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哲学价值观,就是要把人作为一切的根本。当高等教育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选择时,学生工作就成为了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必由之路。

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精神生活。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教育影响人的,不止是知识的普及,更是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状态的积极向上。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极其多元丰富的,憧憬与困惑交织,坚定又不乏敏感的大学生需要学生工作者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关怀。学生工作不能忽略教育方法的情感性,要善于运用情感熏陶与感染、渗透教育、陶冶教育等引导大学生情感,将教育者“爱”的作用发挥出来,用情感因素引导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文关怀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同时,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创建合理的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让他们能有充分的空间进行自我管理。

以人为本,提升学生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亲和力不是空洞的说教、生硬的灌输,而是应该带着感情去工作,让学生工作有底气、有热情。学生工作者要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学生工作的首位,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等进行科学的指导,将学生的进步与收获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使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做好帮贫助困工作,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认证体系。加强就业指导,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与氛围,促进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学生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以人为本,加强学生工作的工作设计。学生工作者在工作设计上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喜闻乐见、格调清新高雅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和参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其校园文化生活,陶冶道德情操。可以利用晚点名、主题班会时间,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五月的鲜花”“明星团支部”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校内党团组织作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其他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社会体验。

(三)把握深度,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学生工作专业化,坚持高标准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7]扎实开展学生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按照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把学生工作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处理。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已成为一门值得研究的学科,它有着独立的模式和科学的体系,和社会的其他领域相比较,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学生工作的完成要围绕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四个方面来进行,以专业性的管理方式来维系校园秩序。因此,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性显而易见。

提高学生工作专业性,问题导向是前提。有问题才能有方向和动力,首先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然后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最终整改问题、解决问题。利用科学的方法,按照学科研究的原则,在实践中充分提炼和总结学生工作的客观规律,把掌握到的规律落实到实践中,反复锤炼和检验,从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学生工作体系。

提高学生工作专业性,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保障。一是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从党的基本理论、各项专业知识等方面,注重对学生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加强在培训中的学习和交流,探索各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工作方法,对学生工作中普遍性的问题要有成熟有效的解答方案。二是建立科学的利益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工作的驱动力和感染力,重视对学生工作者激励,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各方面建立学生工作者的利益激励机制。三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保障学生工作的实效性。依照科学的原则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设定,保证考核评价的真实有效。通过以上措施,逐步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形成一支专业性强、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

(四)把握厚度,是要多角度采取多样措施,教育引导学生成长

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角度采取措施才能奏效。做好学生工作,要坚持学生工作为学生,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完成学生工作的新要求。紧紧围绕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拘泥于传统方法,不桎梏于现有工作,开拓创新,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学生工作的全方位落实。

创新载体,加强思想引领,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载体可供我们利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找寻可用的载体和平台,充分立足互联网+,将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方法中的优势保留下来,取其精华,高度融合信息技术,建设“时时可用、处处可得”的网络教育空间,加强教育吸引力和方法科学性。学生工作者要不断丰富教育的线上渠道和载体,善于利用新媒体、新平台、移动端等,把网络资源列入理论教育渠道,借助QQ、微信、微博、博客、APP等新媒体平台,紧紧握住意识形态话语权,潜移默化地实现价值认同,努力使思想政治生活化,用更具有时代特征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拓展思路,注重行为引导,落实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学生工作者要建立以教育管理为主、事务管理为辅的工作思路,把班级和学校的事务管理更多地交给学生办理,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提供给学生自我展现的平台,又可以把学生工作者从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抽离出来,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认真了解学生、深入研究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探索学生工作中的方法手段,用更多的精力面对新问题、新情况。二是学生工作者要注重管理手段的适当选择,既不能破坏规范的管理运行,又不能破坏人性化管理和民主化管理,始终保持学生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转。三是学生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权利,尊重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保证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立足实践,提供优质教育服务。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把自身定位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要多为学生排除障碍,解决困难,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获得全面的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就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注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对类型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运用不同的培养方式。要有意识地注重“导向管理”、“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以充分的信任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追求自我人格完善。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开拓视野,提高能力,加强党团、社团建设,支持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勤工助学、社会服务等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在全方位、多角度、高质量的服务中进行教育管理,让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指导。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8]新时期,大学生肩负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学生工作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指路人,只有坚持立德树人,做有“高度、温度、深度、厚度”的学生工作,才能燃亮理想与信仰的火炬,才能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凝聚更多正能量、激发更大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为雄厚的人才保障,才能实现中国梦的瑰丽美景。

[1]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讲话[R].北京, 2017年5月3日.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讲话 [R].北京, 2016年12月6日.

[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89.

[4]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第3卷:608.

[5] 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三)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形成(1949-1961) [J].辽宁教育研究.2004,(7):8-16.

[6] 何佳赢,何慧星,卿涛.新时期学生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思考[J].山东高等教育(原刊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4,(8):34-41.

[7]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今日海南, 2013,12.

[8] 苏轼.《苏轼文集》, [M].北京:中华书局,1986:281.

[9]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10] 劳凯声. 中国教育改革30年:政策与法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华网.

[12]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016-12-28.

StudiesontheImprovementandReinforcementofCollegeStudentWorkfromFourDimensions

TIAN Li-xin, WANG Zhi-peng, AN Ran, NIAN Jin-bo

(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 China )

With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s are equipped with more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on. However, some limitations and disadvantages in college education are also exposed recently. To enhance morality and foster talents is always the core and soul in college student work. Therefore, four dimension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ich are height, warmth, depth and thickness. It is more effective to implement student work from four aspects: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humane care, problem oriented and specific measure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elp improve the level of ideology, political awareness, morality and cultur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hopes to give advice to the education of all-round developed students with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to enhance morality and foster talents; college student work;college students

G456

A

1008-7605(2017)06-0076-04

2017-07-27

山东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项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17A007)

田立新(1968-),女,山东淄博人,法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志鹏(1979-),男,山东青州人,文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安然(1991-),山东济宁人,文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念金波(1980-),男,山东聊城人,法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王淑玉)

猜你喜欢
立德高校学生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