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从政修养学说的现代意蕴

2017-04-11 04:45沈小勇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从政立德境界

沈小勇

中华传统从政修养学说的现代意蕴

沈小勇

中华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从政修养学说,从现代官德养成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四点对我们启示很大,包括修身立德的为政价值论、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论、清正廉洁的道德实践论和理想追求的生命境界论。新时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注重汲取中华传统从政修养的思想精华,自觉践行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要求,把加强官德修养作为重要的人生必修课。

协商民主;国家治理;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以德修身,为政以德,立德是立身做人之本,官德是为官从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无论是廉洁从政、廉洁用权,还是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都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从政修养的继承与创新。在新时期,以德治党的“德”,就是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其内核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我们强调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不仅注重“以德治党”和“依规治党”的结合,更加突出“现代党性品格”的养成和“传统从政修养”的融合,要力求从传统从政修养学说中汲取智慧,涵养现代党性品格。

中华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从政修养学说,从现代官德养成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四点,包括修身立德的为政价值论、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论、清正廉洁的道德实践论和理想追求的生命境界论。

一、以“修身立德”作为从政的基础性工程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从政的道德实践,传统“为政之道”特别强调要将修身立德作为从政的基础性工程,主张修己以安人、做官先做人,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终身课题。同时,特别强调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双重追求,所谓“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大学》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为何中国传统从政修养特别强调“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础?首先,这是基于中国文化的德治传统。早在《尚书》中就已经提出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德治思想,周公总结了夏商两代后期皆因君王及大批官吏失德,最后导致国破人亡的惨痛教训,明确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德治思想,强调统治者要特别注重道德品行,认为没有恒定的天命,只有修德,才能保持上天对自己的眷顾。其次,是基于君子的政治人格担当要求。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君子的理想人格,以仁立德,孔子正是全面继承了周代德治思想,突出强调了“为政以德”。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可以说,“为政以德”也成为《论语》的核心思想之一。孟子也强调“仁政”,主张“以德服人”。儒家强调修身立德,正是挺立了君子的道德主体性,突出强调了道德主体的自觉实践和社会担当。正如在五代十国时期有着“不倒翁”之称的冯道自我评价的那样,“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1]又如董仲舒所言:“圣贤勉而崇本而不敢失。”(《春秋繁露》)修身立德乃是为政之道的根本所在。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主张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乃是告诉我们要将立德、修德和践德作为为政的基础课题。驾驭官场复杂关系从表面和短期来看要靠人脉,而从长远和根本来看则要靠自身人格的魅力。很多党员领导干部在违纪违法之后才忏悔不已,但是这样的忏悔为时已晚。应当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政治的支撑在道德,正是强调“厚德才能载物”“厚德才能载位”的道理,万事皆空善不空,为政首重修身立德。

二、以“主敬涵养”凸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学说特别强调“修”与“养”,“养”是指养心、养性。儒家修身哲学既重视“以仁政为先”,更突出“以克己为本”,并形成了一整套“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论。在朱熹看来,“敬”乃是“圣门之纲领,教养之要法”。中国传统修身哲学的“敬”,乃是一种敬仰、敬畏、敬重,诚如古人所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主张修身有敬,事天有敬,待人有敬,治事有敬。

在中国哲学史上,宋明理学非常重视修身养心对培养官德的作用,特别从心性角度系统探究了“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论。朱熹指出:“德字从心者,以其得之于心也。”“为政以德不是欲以德去为政,但修德于己而人自感化。”(《朱子语类》)他还说:“今人掀然有飞扬之心,以为治国平天下如指诸掌,不知自家一个身心都安顿未有下落,如何说功名事业?怎生治人?”(《朱文正政训》)王阳明也明确提出“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传习录》)这些观点都特别强调修身养心的重要性。曾国藩在其早年修身十二款中特别强调:“一、敬;二、静坐;三、早起;四、读书不二;五、读史;六、谨言;七、养气;八、保身;九、日知所无;十、月无忘所能;十一、作字;十二、夜不出门。”其中,第一条款就是“敬”,“敬”可以说是儒家强调的一种虔诚状态。在曾国藩晚年日课四条中,更是提到:“一、慎独则心安;二、主敬则身强;三、求仁则人悦;四、习劳则神钦。”[2]我们不难从中看出,主敬涵养对修身养心、立身处世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论,主要突出强调了三点:

首先是“诚意”。“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在中国哲学中,“诚”是一种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的命题,强调立身处世其根本在“诚”。所以,《论语》中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天命”是首先必须要敬畏的对象,人的言行不能欺天,勿与天地斗巧。

第二是“正心”(“正志虑”)。志虑之正,是正心的根本。吕坤在《呻吟语》中讲:“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往往就是一个念头,善恶则分。古人非常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志虑之正。“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洪应明:《菜根谭》)唐朝张九龄特别提出十二个字的主张:“正志虑,端形体,广学问,养性情。”首重正志虑。宋代欧阳修则提出“内正其心,外正其容”的八字主张,强调要从内心深处先修炼自己的志虑,内外兼修。那么,“正心”要“正”到何种程度呢?孟子曾提出“不动心”的思想,“我四十不动心。”(《孟子》)焦循这样解释:“志气已定,不妄动心。”孟子的“不动心”工夫是不假外求、完全求之于内的,这样心才能役物,而不是役于物,否则就“陷溺其心”,而“不动心”则强调“心”要“配义与道”,要“行己有耻”。在中国哲学史上,王阳明“道德自律”说很值得我们重视。他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命题,主张要从内心寻找天理的根据,强调“心即理”“心外无理” “圣人之道,吾心自足。”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反对知行相分,在他看来,知而未行等于未知。所以,他特别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第三是“变化气质”。古人提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别,特别强调要通过主敬涵养,变化自身的气质,以“气质之性”达成“天命之性”。因此,理学家们主张“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张载)“学至气质变,方为有功。”(程颢)“变化气质”的功夫是一个由内而外的修养过程,也是一种人生的磨炼。诚如古人所言:“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只有经过了这样的涵养功夫,才能达成从容、镇定和历经磨练后的成熟,真正达到“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格言联璧》)通过不断修养和变化气质,追求理想的人格境界。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主张主敬涵养的修养方法论,正是要告诉我们要有所敬畏,要至诚至拙,要特别注意正志虑,修内心。即便在强调法治、制度建设的今天,我们也要特别注重内在的修养方法。制度尽管很重要,但是同样的制度情形下,有的人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可见内心世界的影响。传统从政修养学说告诉我们,“以克己为本”不是和自己过不去,而是为了自己过下去,走得更长远。

三、以“清正廉洁”倡导崇尚正义的为政风范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学说强调的“清正廉洁”,追求的是一种为政风范。正如清代颜氏祖孙的三十六字官箴所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个官箴的核心恰恰是“公生明,廉生威”这六个字。古人对当官之法的描述中,都非常重视“清正廉洁”的要求。如“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南宋吕本中)“清”“慎”“勤”这三个字恐怕是古人对当官之法最少最简洁的概括了。我们看到,中国传统从政修养主张的“清正廉洁”,并不是简单的规范和具体要求,而是追求一种从政修养和为政智慧。曾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其著名的《禁止馈送檄》仅56字:“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56个字概括了一个为政者对自我崇尚清正廉洁的为政境界追求。

如何才能做到“清正廉洁”?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学说特别强调三点:

首先是“慎独”。《中庸》有言:“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学说强调的“慎独”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在没有人看见和监督下,一个人要做到“慎独”,但更深层次的意思在于,在很多人的情形下,更要学会与自己内心相处。历史上最著名的“慎独”典故恐怕要算东汉名臣杨震的故事。在他赴任东莱太守途中,他的学生带了很多贵重礼物来看他,称月黑风高夜无人知晓,杨震告诉学生,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杨震的“四知”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慎独典范。到了晚明的刘宗周更独标 “慎独”之学,主张 “君子之学,慎独而已矣。”“慎独是学问第一义。”“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第二是“寡欲”。传统从政修养主张的“寡欲”追求的也是一种为政风范和智慧。古人非常重视“欲望”的调节,强调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在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中,“俭”是一种生活智慧和为政修养。所谓“君子恭俭以求役仁。”(《礼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将“俭”作为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俭可养德,俭可养寿,俭可养神,俭可养心。”(《传家宝》)宋明理学家还提出“孔颜乐处”所乐何事?《论语》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乐”更多地体现了对降低欲望、安贫乐道的追求。传统文化关于“寡欲”的诸多思想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贫”与“贱”、“富”与“贵”的问题。正所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

第三是“养义”。“养义”就是要养清正之气,养公义之心。儒家仁义并举,非常重视“义”的情怀和担当,甚至把“义”看作立身处世、为官为政的核心精神支柱。“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以公义胜私欲。”(《荀子》)董仲舒特别突出了自我内心中“养义”的重要性:“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故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春秋繁露》)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强调“养义”,正是强调了为官之德要有公心,要崇尚正义,历史上“刚正廉明”的狄仁杰,“铁面无私”的包拯,“正直刚毅”的海瑞都是清正廉洁、崇尚正义的典范。狄仁杰的一生,政绩显赫,刚正严明,不论官至何位,他始终能够坚持兢兢业业,刚直不阿的为人品质,不畏权贵,不怕得罪人,秉公执法。包拯廉洁公正、不附权贵,曾连奏七本弹劾张尧佐、王逵,成了千古流传的惩恶佳话。百姓把包拯比喻为“阎罗王”。他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美名。海瑞直言敢谏的性格,近乎“不近人情”,在古代官场之中可以说是一个“性格异类”。但是他的为政情怀和正义精神却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他曾经为自己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向皇帝上疏,愤笔写了震惊朝野的《治安疏》,成为历史上以“敢于上疏骂皇帝”而著称的大臣。

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而言,“养义”就是要以清辅正,以正养清,崇尚正义,公心为上,廉洁奉公,严以用权。很多官员反思和忏悔中特别强调:“在社会上时时面临着人情与原则、殉情枉法与遵纪守法等方面考验的时候,作为领导干部要管好权,用好权,不要滥用权,更不能以权谋私。”

四、以“生命境界”实现修身为政的价值理想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学说强调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双重追求,乃是主张“修身”与“为政”的融合,“学问”与“事功”的融合,“成己”与“成物”的融合,在本质上体现了“入世的情怀”和“生命的境界”的双重融合。儒家强调“三不朽”的追求,即“立德、立功、立言”,乃是一种人生的大文章。诚如张载“横渠四句教”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一种何等境界的追求!

冯友兰曾提出著名的“人生四境界说”,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给出了一个不断升华的四境界: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儒家的真精神强调的正是“入世的学问”和“生命的学问”,是一个由自我、社群、自然、天道构成的不断拓展的同心圆。儒家哲学的智慧体现的是成己成物之学,是修己安人之学,是明体达用之学。天地境界也是中国人的文化信仰所在,在天地之间要写一个大写的“人”。王阳明从小追求“理想境界”,他不满足于私塾先生“科举求功名”的回答,直指本心,“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追求圣贤境界才是王阳明的人生理想所在。所以,他后来特别强调“圣学只是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一生追求“致良知”的生命境界。诚如文天祥所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追求的乃是“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的生命境界。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学说主张对于生命境界的追求,追求的乃是一种仁义天下的精神,一种民胞物与、以百姓心为心的情怀,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儒家强调的精神乃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追求的是一种不断拓展的大生命境界。历史上,范仲淹的“忧乐情怀”,郑板桥的“以竹喻情”等都是生动的实践写照。范仲淹乃是一代名臣,名垂青史,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后世为官之道影响深远。郑板桥一生为官敬民爱民,他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流传至今。程颢在《定性书》中提到君子为政的生命境界:“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可以看出,儒家主张“为政以德”的境界追求乃是一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理想境界。人生的成功不仅在于“事业上的成功”,更应当突出“人格上的成功”。我们今天汲取传统从政修养的目的,既不是为了要求功名富贵,也不是寻求所谓简单的感官快乐,而是在根本上要寻求一种身心的和谐,获得一种“文化的生命力”。

儒家追求的这种生命境界特别注重内心精神的追求,主张以“仁德之心”,超越日常生活的困境,在不断的为政实践中,不畏艰难,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勇于进取,从而实现自我的生命境界追求。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学说强调,要以这样的生命境界追求去影响后人,教育子孙。“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南朝徐勉),曾国藩在家训中多次谈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尔等)为大官,但愿(尔等)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绝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惟天下至诚,能胜天下至伪,惟天下至拙,能胜天下之巧。”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是一种为政的修养,更是一种生命的智慧。很多官员在狱中反思与忏悔才明白这样的道理:“有位古人说得好,‘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愿天下人铭记。”“完美的人生就像一篇精彩的文章,不仅要有好开头,好的中段,也要有好的结尾。”这些忏悔很值得我们深思。安贫乐道、享受朴素、知行合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些都是传统哲学追求的生命境界。我们共产党人永远也不能忘了我们的初心:革命理想高于天,敢叫日月换新天,但愿苍生俱饱暖。这是对中国传统从政修养最好的继承,也是每个共产党员对生命境界的自我追求。

[1]赵雅丽.史说官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方朝晖.儒家修身九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YJC710049);2015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资助项目(资助编号:2015M581541)。

沈小勇,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杭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与文化问题。

猜你喜欢
从政立德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品“境界”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慎独的境界
从政德为本
“严以修身”先立德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普罗霍罗夫的从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