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全局高度认识统一战线重要地位作用

2017-04-11 04:45李金河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工作

李金河

从战略全局高度认识统一战线重要地位作用

李金河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论述,“大统战”思想正在形成。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工作、重大的战略问题,始终是我们的重要法宝。要在“大一统”理念的启示下,从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识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作用,广泛地团结各民族、各政党、各阶层、各团体,推动社会整合,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统一战线;大统战;地位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全新变化,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共识、智慧和力量,对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论述,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需不需要统一战线,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如何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指导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是全面谋划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总纲,是推进统一战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重要标志。随着实践的发展,统一战线理论也进入了新的境界,“大统战”思想正在形成。

一、统一战线是最大的政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向背是一个国家兴衰存亡、一个政党存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更是如此。任何执政党如果丧失了民心,被人民所抛弃,就一定会丧失其执政地位,这是一条政治铁律。

统一战线是各种社会政治力量的广泛联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根本职能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解决的就是人心向背问题,就是要使中国共产党始终获得政治上、道义上、人心上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因此,统一战线的永恒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这是统一战线的安身立命之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1]

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仅靠共产党孤军奋战是不可能完成的,统一战线“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第一部党内法规的《条例》指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就是“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这一表述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的新思想,进一步拓宽了“爱国者”的范围,拓展了统一战线成员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爱国主义是时代主题,在不同的地域其基本内涵是不同的。从总体上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最大范围的统一战线,包括内外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内联性联盟,是指在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联盟。当代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一体的,爱国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中国。一个是外联性联盟,是指大陆范围外以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两个范围的联盟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在这两个范围的联盟中,内联性联盟是主体,只有主体安定团结、坚强有力,外联性联盟才能巩固和不断扩大,整个统一战线才能蓬勃发展。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爱国主义,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热爱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热爱祖国,在此基础上实行最广泛的团结。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同台湾、港澳海外地区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并存,这就必须求爱国主义政治基础之同,存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之异。邓小平早就指出,“即使不赞成社会主义制度,只要热爱祖国,拥护祖国统一,都是爱国者,都要团结。”在大陆范围内,这种广泛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对不同政党、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全体中华儿女都要团结起来。所以,统一战线有个原则:求同存异。这个“异”就体现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最大的包容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一个主体性进步就是多样性发展,社会在一致性基础上越来越显示出多样性趋势。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职业分工、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社会阶层等多种多样,由此带来的是统一战线成员的差异性增加了。例如,由于我国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断增加,这个群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又如,伴随我国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新媒体从业人员、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等群体发展较快,其中党外知识分子比重较大。《条例》将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进行了新的调整,把“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等统称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包括今后可能新出现的群体都可以纳入进来。

在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隐蔽性,军事策反、收集情报等都是秘密进行的,虽然很重要但不能宣传。新中国成立后不需要搞地下活动了,但对许多特殊对象还是以内部联系较多。例如,50年代的民主改革,要做一些上层民主人士的工作,对内蒙古的王公贵族、藏区的土司头人等积极开展工作,但不在社会上宣传。包括在海外统战、政党关系协调等方面,很多做法也没有在社会上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后就不一样了,统一战线工作非常显明的是社会性色彩。统一战线工作从传统的政治领域拓展到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统一战线介入社会的面扩大了,统一战线工作地域也从大中城市扩展到中小城市,甚至到发达地区的乡镇。统战工作由过去的公有制单位拓展到非公有制单位,从做单位人的工作拓展到做社会人的工作。像新的社会阶层绝大多数都属于“社会人”。这是因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阶层结构深刻变动,越来越多的人从体制内流动到体制外,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不断产生。其中,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等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很快,目前全国已有执业律师23万人,取得律师执业资格的25万人,新媒体从业人员已达400多万。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还会不断涌现,人员数量还会不断增加。所以,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发展变化,彰显出鲜明的“大统战”特色。

二、统一战线工作是最大的工作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些系列会议、颁布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集中体现了凝心聚力的战略思想。

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清醒地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时代在变化,人心也在变化,团结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好统一战线搞好聚心汇智集力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不是朝令夕改的实用主义短期行为,而是维系和巩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联系、保证党的力量之源始终活水常清的大问题,团结永远在路上。

苏联、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执政的共产党长期脱离了人民群众,丧失了人心。“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所以,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不断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是执政规律的一个根本要求。作为执政党,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把统一战线工作看成是治国理政之道,而不仅仅是分化瓦解之术,自觉地从增强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出发,树立大统战的观念,做好大统战工作。

统一战线建立以来,一直是为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服务的,一直是伴随着社会政治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政策和任务有所调整,因而,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内涵和特点是不同的。统一战线的基本职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因应党的总路线和历史任务的变化不断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有两个基本职能,一个是团结,一个是分化瓦解。“团结”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得,团结的人越多力量就越大;“分化瓦解”是指对敌方阵营采取的手段,也就是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进一步改变力量对比。例如,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分化瓦解这种手段,促使国民党军队起义和投诚的就有188万,而且我们国土面积的57%也是通过这种手段和平解放的。新中国建立后,蒋介石集团孤悬海外,海内一统,统一战线分化瓦解的职能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统一战线的基本职能就是团结。主要是团结民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完全统一服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样,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职能发展为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凝心聚力。

统一战线的基本职能始终是根据不同时期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离开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政策,统一战线就是“海龙王的法宝—用不着”。实现党的总路线总政策必须依靠的主体力量是靠统一战线凝聚和团结起来的,所以,从实现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大统战”的观念来看 , 统一战线工作是执政党全党最大的工作之一。在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手中统一战线的“法宝”,只有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服务,才显示出“孙悟空的金箍棒—无穷威力”;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也只有通过统一战线去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才能达到。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指出统战工作是最大的工作。在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核心就是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条例》首次明确规定“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是对我们党历史上曾经犯过的过分强调一致性或者过分放任多样性错误的总结。小到一个集体,大到民族国家,只有在充分尊重多样性基础上“求同”,才能汇聚起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洪荒之力;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守住政治底线,寻求最大公约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才能在一致性基础上建立起最大包容多样性的联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人翁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共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成了最广泛的联盟。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统一战线就是我们党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重要法宝”,发挥好这个法宝的威力,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解决统一战线不统一的突出问题,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党协调各方、统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统一战线工作是重大的战略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敌强我弱;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人才匮乏,全党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我们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日渐成熟、统战工作也日趋化境。统一战线在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壮大革命队伍、夺取革命胜利中发挥了重要法宝作用。在成为执政党之后,掌握国家政权、拥有执政资源、对于统一战线就容易产生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统一战线过时了”“统一战线可有可无”,把统一战线仅仅看成权宜之计、策略之需,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一用。根本没有认识到,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重大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因此,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气力解决好人心和力量的重大战略问题,而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所以,树立“大统战”意识,就是要把统一战线工作作为党的重大战略问题常抓不懈。

回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可谓是“殷鉴不远”。苏联共产党在拥有20万党员的时候打败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捍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在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 苏联共产党在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这样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连续执政70多年的大党老党,从党内思想混乱最后演变到组织混乱,最后就眼看着哗啦啦地轰然倒下,不能不发人深思。”中国必须从苏联解体吸取“深刻教训”,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原因很多,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丧失了人心。因为在任何国家,人心是不断变化的,一个政党掌握了政权不一定掌握人心,不掌握人心掌握的政权肯定会丢掉。所以,一个成熟的政党必须认识到人心问题是关系到一个政党和政权的事业发展和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

四、统一战线始终是我们治国理政、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全面结合,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能够凝聚起全体中国人的思想共识。

“大一统”的理念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促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延续几千年的治理实践、制度沿革和伦理教化,形成了一整套“大一统”的文明内核。几千年来的王朝治理史已经证明“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有利于中央政权的巩固和大帝国的维系。 “大一统”理论一方面包含了对多样性的承认,另一方面也通过文化教化来形成与统一的全国政权相协调的思想观念,实现对传统政治体制以及具体王朝的认同。传统社会治乱兴衰的循环,即使在封建割据时期,“大一统”的思想在统治者和人民心中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分久必合”的中华民族始终能够保持文明的延续。辛亥以来,中国进入了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程,始终存在着通过文化认同来包容差异性,建立民族国家的权威和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问题。中国的历史清楚地表明,中央政府有权威,国家就巩固,经济就繁荣,人民生活就安定;反之,就会山河破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任人宰割。

大中国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基本共识。“大统战”把统一战线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理念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上,使统一战线在汇聚人心、凝聚力量上发挥出更深沉持久的伟力。受到“大一统”理念的滋润,统一战线能够广泛地团结各民族、各政党、各阶层、各团体,推动社会整合,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1]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画出最大的同心圆—习近平中央统战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讲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23.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2.

李金河,男,中央社院统战理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统一战线、政党制度和参政党问题。

猜你喜欢
工作
我的工作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工作能让人幸福吗
不工作,爽飞了?
工作至死何所用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工作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