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程设置 提升培训质量
——对甘肃社院主体培训班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2017-04-11 04:25:15曹天玲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社院甘肃设置

曹天玲

(甘肃社会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社院建设

优化课程设置 提升培训质量
——对甘肃社院主体培训班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曹天玲

(甘肃社会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课程设置是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培训质量,直接影响着学院的正规化建设。为此,甘肃社院教务处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汇总,并对院内课程设置提出建设性意见。

社院;课程;设置;质量

课程建设是社会主义学院的立院之基、兴院之魂、强院之本,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培训质量,直接影响着社院正规化建设。近年来,甘肃社院在课程设置上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树立“社院姓社”的发展理念,以“建设一流社院、做好西部文章”为目标,按照“一个主题,五个方面”的教学布局,根据培训需求,合理开设班次,精准课程设置,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学习的重点,学院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纳入主体班培训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程菜单,丰富教学内容,为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效果,努力造就和培养大批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政治坚定、专业突出、群众认同,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作出积极贡献。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2015年以来,甘肃社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训为主题,突出基础理论、统战理论、共识教育、法律法规、能力提升五个方面的教学布局。坚持精神解读即时化、共识教育常态化、宗教培训特色化,并根据不同班次,在充分征求办班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在各民主党派培训班上以“学精神、学政策、达共识、提能力”为主题的培训目标;在民族宗教培训班次上以“学精神、学法治、促发展、保稳定”为主题的培训目标;体现了“增强政治共识为核心,突出统战特色为重点,提升履职能力为目标”的培训理念;逐步形成了以政治引导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体系。在基础理论课程方面,突出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导》、《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共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甘肃经济形势与“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甘肃省情与转型跨越问题》、《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世情、国情、民族情》、《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甘肃文化的独特价值与创新发展》、《甘肃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一带一路”战略与甘肃黄金段发展》等特色课程为主的专题讲座;在统战理论课程方面,突出以《党派史》、《台海形势》、《当前民族问题现状与对比》、《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现状与对策》、《充分发挥藏传佛教界代表人士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做好新时期的寺庙管理工作》、《新的社会阶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理论与政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统一战线基本理论和政策》、《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统战工作》等课程为主的专题讲座;在共识教育课程方面,突出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优秀的党派成员》、《弘扬历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增强“四个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正确导向》、《大力推进我国协商民主建设》、《继承民主党派优良传统,搞好政治交接》、《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华民族复兴的强音》、《“同心”思想的形成与价值定位》等课程为主的专题讲座;在能力提升课程方面,突出以《统一战线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在履行工作职责中,提高提案质量》、《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领导语言能力》、《民主党派如何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现代领导决策力与执行力提升》、《公务礼仪与领导干部职业形象》、《伏案工作者的职业病预防》、《公文写作培训》、《如何做好基础调研工作和撰写好调研报告》等课程为主的专题讲座;在法律法规课程方面,突出以《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宗教法律法规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履行公民守法义务,维护藏区社会稳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民族地区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依法治国是全面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法治理念下宗教事务治理》等课程。同时,学院根据班次设置情况,适当增设了前沿性课程以满足学员需求。主要开设了《网络空间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及社会安全、电商发展趋势》与“互联网+”等课程。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目前,全国社院系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甘肃社院根据《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坚持“社院姓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理念,按照通过理论培训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提高素质能力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不断完善课程设置。通过对近两年来的课程统计,其中统战理论类课程占50%,基础理论类课程占13%,法制教育类课程占11%,能力提升类课程占1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类课程占4%,前沿性课程1%。从课程比重可以看出,目前培训课程设置趋于合理,主业突出,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存在“以我为主”的现象

受制于精品课程库储备和师资力量等因素,目前在适应联合培训单位和参训学员需求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完全根据受训对象意愿主动提供相应课程“菜单”,只是在原有课程建设库中组合相对适应党外干部的培训课程,难以形成适合党外干部需求,有鲜明特色、系统连贯的课程体系,客观上造成培训者的需求与课程设置的矛盾,也使得党外干部学员参加学习内生动力不足、参训不够积极。

(二)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

目前,学院组织的各类主题培训班,普遍班期较短,对课程的差异化设置注重程度不够,没有完全做到“对症下药”。主体班教学大都以专题讲座为主,都是把基础理论、统战理论、法律知识等分成若干专题进行讲解,导致学员学到的知识不系统、不完整,不具有连贯性。培训后,学员对授课目标只能形成片断记忆,形不成较完整准确的体系,教学目的的实现也大打折扣。

(三)缺乏统一规范的教材

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培训较之一般意义的干部教育培训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必须深入研究培训对象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一套完整且符合党外干部特点的教育培训教材。一直以来,社院没有统一规范的统战专业教材,讲授主要靠教师备课。由于教师个人能力的差异,导致课程内容老套、缺乏新意,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不能较快、较好地进入教师教案中。2016年以来,尽管已陆续启动了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但相比日益扩大的培训工作任务,教材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

三、对社院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一)适当增加共识教育课程比重

共识教育是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培训的核心理念,是党对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培训的要求,是党外代表人士自身建设和成长的需求,也是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断巩固共同政治思想基础,包括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

(二)突出特色课程

甘肃是一个民族宗教大省,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分布较广。要加强民族宗教类课程的研发力度,打造社院精品课程。尤其是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当前民族宗教问题现状及其对策、新时期藏传佛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藏传佛教界代表人士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加强研究、突出学院特色。

(三)适当增加前沿性课程比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学员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社院培训班课程的设置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员。通过整理分析资料发现,学院虽然在不同培训班次上涉及了前沿性课程,但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前沿性课程的数量及质量都有待提升。

(四)注重课程的差异化设置

要紧密结合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加大培训前的调研力度,做到“对症”下药,实现课程的差异化设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培训需求,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但通过调研材料分析,课程设置上还未完全满足学员“胃口”,培训的目标性尚有待突出。在今后培训中,要继续加大课程研发力度、科学设置课程,实现课程的差异化设置。

(五)充分发挥研究中心的作用

根据科研发展规划和研究方向需要,学院设立了“统战理论研究中心”、“民族宗教研究中心”、“华夏文明传承与丝路文化研究中心”、“新的社会阶层研究中心”、“智库联盟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研究中心”等五个研究中心,聘请党校、社科院及其他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退休专家、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围绕省委、省政府关心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带领学院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在研究基础上,尽快实现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素材,增加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生动性。

(六)加大“五史合一”必修课的设置力度

学习中共党史、国史,是领导干部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需要。只有学好党史国史,才能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思维,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坚定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知其所从、明其所趋,继往开来、坚定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研究民主党派史并开设研修课程,是其本身职责和使命所在,更是民主党派学员培训内容的核心要义。根据中央社院教学改革,要加大“五史合一”力度,授课以史为证、以史为例,内容相互贯通,观点相互印证,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突出强调“历史选择了党、人们选择了党”的历史合法性,深刻阐述“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最大共识”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 王怡敏)

G423.02

A

1008-9012(2017)02-0059-03

2017-05-15

曹天玲(1978- ),女,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统一战线理论。

猜你喜欢
社院甘肃设置
第十一次全省社院院长联席会议在昆举行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行走甘肃
学生天地(2020年29期)2020-06-09 03:10:42
甘肃卷
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0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20
云南社院举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甘肃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18
新时代社院学报新作为新境界云南社院召开学报工作座谈会
大数据环境下全国社院学报集群化发展探究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