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相光
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意蕴、维度及方略
陈相光
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是党建工程的核心,强调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确保组织、思想、行为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三重维度。纯洁性建设的实现方略,包括坚持科学的主体论、关系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方法论。
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自组织;实现方略
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是党建工程的核心。在当代时空背景下,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自身而言,纯洁性建设的历史意蕴是什么?以什么指代其纯洁性?如何科学表达?其实现方略指向何处?推进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需要回答好上述问题,问题的解释路径指向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
聚焦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有必要考察其相关历史、理论以及实践。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的认识,既有研究的理论观点不一而足,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如下看法:“党的纯洁性是指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各个方面所具有的与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性质、要求相一致的特性。”[1]“党的纯洁性,是指党组织或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呈现出的纯正清白的阶级性。影响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因素:政党的性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教育、个人党性修养和制度。”[2]“对共产党而言,党的纯洁性是指,全党及其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理想信念、性质与宗旨,坚持党的组织原则与组织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坚决反对腐败与不正之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行为底线。”[3]以上这些观点大致代表了当前学者对于“党的纯洁性”在哲学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层面上的认识,但某种程度上还存在局限性,未能全面涵盖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理论绝不是今天才提出的,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共产党宣言》《恩格斯致奥·倍倍尔》《给奥·倍倍尔等人的通告信》等文献中均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思想纯洁性。早在1865年恩格斯在《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中已经提出在各国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主要侧重于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在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保持纯洁性,“决不拿原则做交易”[4]。列宁也在建党过程中强调“我们的任务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5]
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可以作为典型样本分析。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我们会发现:《古田会议决议案》《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定》《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关于“三反”运动和整党运动结合进行的指示》《关于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工作的指示》等文献无不反映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从思想上建党的政治意图和思想谋划,而且他们非常重视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为人民服务精神教育、整风运动等党建内容和方式。1945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6]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983年《关于整党的决定》等文献代表性地反映了邓小平等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党建思想。1990年《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新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被中国共产党提升到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并视之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党建问题。2012年,胡锦涛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实践证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7]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纯洁性则党的先进性无从谈起,“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保持得好,党就更加坚强有力,党的事业就能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受到影响和削弱,党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8]。
上述材料表明,自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萌发以来,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理论,在不断接受政治实践考验的过程中发展并趋向体系化、系统化。
要科学合理地界定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需要先对纯洁性的概念作出科学界定。所谓纯洁性,指事物保持自组织或者他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自组织的动力既可以源于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可以源于外生性的内外相互作用机制(即类似于刺激—反应的压力应激机制)。相反,他组织的主导动力是外生性的。对于开放程度合理的自组织系统,自组织由其内生性的动力引导其自组织过程并调控其自组织的结果。相应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指的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保持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作为系统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围绕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等发展为有序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组织结构,其自组织的过程及结果就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政党自组织的功能越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越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而言,凝聚力代表政党自组织的内在强度,战斗力代表政党自组织的外在强度。毛泽东同志早在1945年就指出要建设一个“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9]。由此可见组织纯洁性、思想纯洁性对于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推进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需要确保组织、思想、行为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
(一)确保无产阶级政党组织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
党员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的组织细胞,无产阶级政党的整体纯洁性通过党员的纯洁性体现,并依赖于党员的纯洁性。只有保持党员的纯洁性才能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初期,就对保持党的纯洁性作出了严格规定,要求“每一支部应对接受的会员的品质纯洁负责”[10]。恩格斯在1879年致奥·倍倍尔的信中说:“小资产者和农民的大批涌入……这对运动也是危险的……既然他们是带着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思想和愿望来的,那就不能忘记,无产阶级如果向这些思想和愿望作出让步,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历史的领导使命。”[11]1919年列宁在《工人国家和征收党员周》中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12]陈云曾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其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保持党的成分的纯洁。什么人有资格加入党,是我党经常留心的问题。”[13]可见,确保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是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纯洁性的组织基石。
(二)确保意识形态思想体系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
为了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纯洁性,马克思、恩格斯批评无产阶级政党内部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分子时说:“这些先生满脑子都是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观念……如果这些先生组成社会民主小资产阶级政党,那么这完全是顺理成章的。那时我们可以同他们进行谈判,视情况甚至可以结成联盟等等。但是在工人党中,他们是冒牌分子。”“既然连党的领导也或多或少地落到了这些人的手中,那党简直就是受了阉割,而不再有无产阶级的锐气了。”[14]列宁早在1901年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组织“统一”代表大会上强调:“没有思想上的统一,组织统一是没有意义的。”[15]指出了思想纯洁对党的组织存在的重要意义,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
同样,中国共产党人也非常重视从“思想上建党”,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早在古田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已经入党的,如果“政治观念错误,吃鸦片烟,发洋财及赌博等,屡戒不改的,不论干部及非干部,一律清洗出党。”[16]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17]刘少奇同志也曾指出:“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问题,就是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进行斗争并加以克服的问题。”[18]上述这些党建思想观点表明,确保意识形态思想体系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是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纯洁性的思想前提。
(三)确保意识形态行为体系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
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而言,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其所有行为都具有意识形态意义。客观上,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的行为属于意识形态行为,而且负面行为的反向意识形态意义尤其具有蝴蝶效应。因此,确保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的意识形态行为体系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预防或者摒除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诸多异质性、异化性行为对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有机体的侵蚀,是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纯洁性的社会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保持组织、思想、行为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关键。保持组织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需要培育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朴主体、维护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净关系;保持思想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需要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粹认识、坚守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正价值;保持行为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需要加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真实践、运用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熟方法。换言之,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需要坚持科学的主体论、关系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方法论。
(一)确保主体纯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根本保证
主体的纯洁性表现为组织的纯洁性和组织成员的纯洁性。组织成员的纯洁性是组织纯洁性的基础和前提,组织纯洁性又是组织成员保持纯洁性的政治、组织保障。因此,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在主体论上要培育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朴主体。
(二)确保关系纯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价值追求
“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和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19]确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专政,巩固其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关键。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0]另外,从代表者和被代表者的关系看,只有代表并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者的合法性才能经得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验证。因此,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在关系论上要维护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净关系。
(三)确保认识纯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认识纯洁意味着理论立场的鲜明性。反对理论立场的摇摆或者模糊,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坚持的理论主张。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先进理论对于党和工人运动的作用,强调要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在认识论上要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粹认识。
(四)确保价值纯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本质要求
一般而言,意识形态在价值观、语言符号、修辞表达、解释向度、行为发生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自组织意向。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的纯洁性,有助于实现精神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人的生产与再生产等社会实践在目的、动机、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纯洁性。换言之,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在价值论上要坚守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正价值。
(五)确保实践纯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使命
纯洁性建设这一重大的政治工程从认识过程转向实践过程,是无产阶级政党从自我认知自觉到自我实践自觉的飞跃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1]社会实践的纯洁性,意味着其过程及结果要保持纯洁性。历史经验证明,不论源于个人的算计还是源于组织的决策,沾染不良目的、动机不纯的社会实践一定会损害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实践过程和结果。因此,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在实践论上要加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真实践。
(六)确保方法纯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关键要素
从合理性角度而言,目的与手段之间存在四种逻辑关系:一是用合理的手段实现合理的目的;二是用不合理的手段实现合理的目的;三是用合理的手段实现不合理的目的;四是用不合理的手段实现不合理的目的。基于目的与手段相统一以及道德的思考,第一类是要倡导的,第二类是非常规的,第三类是不合理的,第四类是要反对的。因此,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在方法论上要运用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纯熟方法。
综上所述,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对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启示意义。确保组织、思想、行为自组织过程及其结果的同一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组织基石、思想前提和社会基础。坚持科学的主体论、关系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方法论,有助于推进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建设。
[1]韩强.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几个问题[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6):80.
[2]杨久华.党内权力运行体制与党的纯洁性的基本逻辑关系及其转型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2(5):5.
[3]刘红凛.理论契合与实践互动——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联与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12(9):18.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6.
[5]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9.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1.
[7]胡锦涛.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人民日报,2012-01-10(1).
[8]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6):4.
[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1.
[1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2.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9-640.
[12]列宁.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15.
[13]陈云.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4.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5.
[15]列宁.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02.
[16]陈峰,高敏.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一大到十七大[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78.
[1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
[18]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27.
[19]孙承叔.一种被忽视的生产——马克思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J].学习与探索,2007(4):1.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本文为2013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具身认知的德育信息摄受及其环境优化研究”(编号:DEA130240)、2013年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重点项目“基于党性教育心理化的高校党的纯洁性建设研究”(编号:2013BKZZD4)的阶段性成果。
陈相光,男,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