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华文化内在基因
王 艳
人类共同价值所包含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理念,与“仁”“和”“公”等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紧密相连,不仅是对优秀中华文化内在基因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和突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也为人类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人类共同价值;中华文化;内在基因;仁;和;公
人类共同价值所包含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理念,反映和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处理人类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等关系的共同价值准则,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共同价值原则。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华文化中的“仁”“和”“公”等内在基因紧密相连,既是对优秀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和突破。我们应立足中华文化内在基因,努力践行人类共同价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仁”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也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仁”含有同情、关爱、友善的心态,即仁爱。关于“仁”,最早见于《尚书》中的“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指圣明君主(商汤)用宽恕仁爱的德性示范于天下百姓。在传统文化中,“仁”的含义有三:一是“亲人”,这也是其最根本的含义。《论语》载:“有若说‘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强调人之根本在于孝亲敬长。这种观点在《说文解字》也得到论证:“亲,仁也。”“仁,亲也。”是指亲属之间要有亲爱之心。二是“爱人”。老子说:“与,善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论语》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将“亲亲”推至“仁民”。三是“爱物”。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将“仁民”推至“爱物”,认为君子用恩应循先亲、次民、后物的顺序。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最终将“仁”这一理念发扬光大,提升至“爱万民、爱万物”的境界。
“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个体角度而言,它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强调的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故而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此处“仁”是人类道德的至高境界,为了彰显仁义之德可以放弃生命,杀身成仁,生命的价值远低于“仁”的道德理念。从此,“杀身成仁”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生命和“仁”之间抉择的重要行为准则,无数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终生,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从国家角度而言,“仁”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由个人和家族层面上升到国家和社会层面,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其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孟子的“仁者无敌”就是主张用高尚的德性使他人信服,反对霸道,提倡与霸权相反的王道。霸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霸权主义,主张用武力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武力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有力基础;与霸道相反,王道注重用和平的手段,建立国家之间的信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这里,“仁爱”是修身准则,是齐家的法宝,更是治国、平天下的有力手段,这是人类共同价值所包涵和提倡的。
“仁”强调“亲亲”“爱人”“爱物”“爱天下”,人类共同价值和平与发展的理念饱含“仁”的智慧,充满“仁”的情怀。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强调,近代以来,外敌入侵、内部战乱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宝贵,绝不会放弃维护和平的决心和愿望,绝不会把自身曾遭遇的苦难强加于他人。中国繁荣昌盛是趋势所在,但国强必霸不是历史定律。中国自古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1]“一个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来源于各国共同增长。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兼顾别国发展。相互帮助不同国家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让每个国家发展都能同其他国家增长形成联动效应,相互带来正面而非负面的外溢效应。”他强调:“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正是“仁行天下”的最好写照,“仁者无敌”也必将被历史所印证。
“和”是包括儒家、道家在内的中华文化中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文化核心和文化基因,也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来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主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二是“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三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四是“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其中,“天人合一”思想自先秦提出后,在汉代发展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后经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王夫之等人的丰富发展,今天已发展为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精神要素和最有价值的哲学思想之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独立个体人生追求、自然界法则和社会国家治理的深刻认知,对于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构建人类共同价值具有启发意义。“协和万邦”来自《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王邦,黎民于变时雍。”指出“协和万邦”的目的是“和合万国”“保合大和”,从而达到“万国咸宁”“天下和平”,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既不要将自身意愿强加于人,更不能以霸道作风去主宰别人的命运,而是要采用更民主、更公正、更亲和的方式,诉诸协商、协同、协作与调适、调和、调整来发挥作用和影响。“和而不同”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多样性下的独立观点,主张文化多样性,并寻求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理念,建立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从而达成共同的目标。“人心和善”源自《论语》“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中也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孟子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明确提出通过“和”与“善”的方式培养仁爱善良、彬彬有礼的君子形象,达到善解能容、厚德载物的目的。
“和”之理念在人类共同价值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民主、自由,因为“和”既强调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和谐共存,又强调和而不同、善解能容、独立自主。特别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本来面貌就是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当今世界有7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多样性需要我们去尊重,不同文明之间需要交流、共处和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历史很多希望建立一种文明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任何一种用单一文明一统世界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的文化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3]同时,他也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5]他特别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6]这既是对民主、自由等作出的深刻阐释,更是对“和”这一理念最好的继承和发扬。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崇尚公平与正义的民族。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论语》讲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朱熹将其中的“均”解释为“各得其分”,意思是每个人得到理应得到的那一份,最麻烦的不是权利、物品等匮乏,而是分得不均匀。这里讲到的就是公平、正义的问题。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始终都在大力提倡和积极追求公平、正义。它首先要求敬老养老。《孟子》强调要做到“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礼记》中也说上古时期就有“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的养老制度。进一步扩大到救助社会弱者群体。孟子说鳏、寡、孤、独,是“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礼记》也强调要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进一步上升到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以举贤才。孟子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愿立于其朝矣。”最终上升到治国理政层面。孔子说“政者,正也”“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并提出“惠而不费,劳而不怨,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五种美政,不主张用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人民,要以敬的态度谨慎使用公权力,防止公权力滥用。总而言之,正如《礼记·礼运》所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可以说,“天下为公”这一理念将中华文化注重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践行“天下为公”,来实现国泰民安、天下大同的理想状态。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公平、正义是必须遵守的共同价值原则。特别是如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快速,“地球村”不再是一个夸张的称谓,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利益交融关系已经非常密切,世界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携手应对多方面问题,“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已经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现实问题。在这种互相依存的世界格局面前,融合交流、和谐发展是大势所趋,而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公平正义是必须坚守的基本准则,这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方向。对此,中国始终倡导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之间相处,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他强调:“我们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相处之道。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7]“公”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和践行。
综上所述,“仁”“和”“公”,这些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不仅在人类共同价值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且得到许多创造性发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饱含着中华文化内在基因的人类共同价值,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1]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EB/OL].(2015-11-0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07/c_1117071978.htm.
[2]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EB/OL].(2013-09-06).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06/c_117249618.htm.
[3]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EB/OL].(2014-05-1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16/c1024-25023611.html.
[4]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EB/OL].(2014-03-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8/c_119982831_3.htm.
[5][7]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EB/OL].(2015-09-29).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29/c_1116703645.htm.
[6]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3-12-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226/c1024-23952747-3.html.
王艳,女,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