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 宗
★康藏研究★
试论藏族新年的民俗价值——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燕门乡赤尼村为例
取 宗
以迪庆藏族过春节前夕的各种前期准备到春节时候的各种娱乐节目、宗教节日、风俗礼仪以及相关的行为规范为线索,试析其中的民俗价值,进而得出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藏族;新年;民俗;价值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团圆日——春节的时候。小时候,和妹妹、姐姐、妈妈、奶奶一起做家务,各种劳累、吵闹却没有半点伤感,伴随我们的只有欢声笑语。以前,越临近春节就越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因为新年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即重新改变自己的开始,重新规划人生的开始,重新展望生活的开始,所有的未知都变成了可望可知的起点。而有关于藏族新年来源的说法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四种:即苯教说、纺线老妇月算说、汉历说和时轮说等。简言之,藏历新年是藏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不断总结和积累天文历算以及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苯教历算为基础,吸收汉历、印度时轮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且渐渐地形成了独居地方特色的藏历新年文化。同时,以拉萨为主的大部分地区于藏历1月1日过新年;前后藏的部分地区,藏历12月1日过新年;阿里地区的布让等地,藏历11月1日过年;公布地区,藏历10月1日过年等;四川木雅地区的新年从29号开始等,而这些差别离不开藏区各个地方岁首记月、各地生产、生活习惯等的特殊性。下文主要以迪庆藏族德钦县燕门乡赤尼村的过年习俗为主,同时与其他藏区的过年文化进行了比较简单的对比,进而总结出当地新年文化的独特性。当地藏族新年一般以初十五为界,初十五以前是集体性且很隆重,初十五到三十号之间是自由娱乐,年轻人、老年人、学生等根据自己的时间、爱好、年龄、空闲与否来自行安排即可。
(一)扫除污秽,净化身语意
首当其冲的是准备年货,一般都是藏历十二月开始准备的。年货的种类以及丰富程度都是根据自家条件而定的,很难概括性的总结,所以也就无法总结其共性,但条件再不好也必须准备面食、糯米和肉。接下来,十二月份下旬开始准备清洁工作,当地语称之为“古夏东”,“古”九,意指二十九日,“夏”为打扫、清除、扫除之意。大部分家庭一般于藏历12月29日的时候进行一次房屋里外的整体清理,或者会选择良辰吉日进行清洁卫生。一般,这种清洁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且比较耗时的任务。整个房屋的每个角落,每个家具以及每个人的所有衣物都必须经过仔细的打扫和清洁。仅仅打扫和清洁大概需要两三天,甚至四五天,毕竟农村的房屋内部非常宽敞,而且最高的可达四层,可想而知其工作量,加上堆得比山还高的衣物需要清洗,那种景象确实有点惊人,但是在其实践过程中的劳累是喜悦的,是快乐的,是乐此不疲的,结束后的劳动成果更可以让你收获满满,或者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劳动其实是你对自己在这一年里各种罪过的一种忏悔或者是补偿,所以对此的相应付出尤其只是体力劳动的付出应是理所当然的。在其打扫的过程中,打扫厨房里的神龛、火炉上面的日子需谨慎挑选,必须是除去所有家人生肖日子的吉祥天。如果在家里成员之一的生肖日当天打扫意味着扫除这个人,是对其的一种亵渎。在这期间,见不到一丝丝忧愁,每个人脸上挂满笑容,满怀期待地等待着节日的到来,见不到身业(杀、盗、妄、淫),每个人都很谨慎地避免遇到新年前夕的“洽古”(变故),决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坏念头,制造任何不必要的麻烦,必须静静的等待着又一新篇章的开始。也见不到语业(妄语、两语、恶语、绮语),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也是非常小心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和怒气,更不会见到意业(贪欲、嗔、邪见),我觉得藏族新年的开始、过程和结果是藏族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再现,比如你在打扫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言行,相关的禁忌、风俗习惯都是当地藏族新年文化体系的完整表达。
(二)背水砍树,祈愿安康
在“古土”和春节前夕,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背泉水和砍桑树。背一桶泉水以备过年洗漱、煮肉和喝汤的时候用。他们认为当地的泉水不仅能够洗掉身上的污秽以及身上的病痛,还能洗掉心灵的不纯洁,更是对自己和对未来的祈愿。所以,当地的村民尤其重视用泉水煮肉、洗漱,即使背泉水的路途很辛苦,但丝毫影响不了村民背泉水的热情。并且这种泉水对家里的牲畜也有同样的作用,只是因为所需要的量太多而无法完成而已。我想这些习惯体现的不仅仅是当地民众的风俗习惯,更是一种宗教文化的表达。其次,在春节前夕,家中的一名成员必须前去山上砍伐松柏树等,以备初一早上煨桑用。煨桑在藏族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以其薰燃过程、人们煨桑时的心态以及所用物品来看,则是一个很明显的供奉仪式。所以煨桑一是净化,二是祭祀献供。泉水和煨桑的功能大概一致,大概可以总结为“清洗、消除、驱除”等净化之意。家里的牲畜在当天也会得到款待,尤其是牛,可以得到家里最干净的实用水以及比平时多两倍的粮草和盐巴,这也正是体现了藏族人将牲畜视为家庭成员的深厚感情以及藏民族的宽厚善良。
(三)准备“古土”,迎接新年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称之为“古土”,与汉族的团圆饭相同。当天上午,家庭成员可以自己安排,临近中午十二点开始准备晚饭。首先泡米饭,足够今晚自家和明天前来家里的客人吃。其次,煮一个大锅猪肉,包括各种香肠、里脊、猪肝、猪尾巴、猪舌头等等,据说在很久以前我们村当天的晚饭必须要凑齐今年年猪的九个部位,所以称之为“古土”(“古”藏语中九的意思,“土”,“土巴”,即煮熟的面或者面块、面团,总之就是面食的一种做法),所以总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当晚要凑齐九种原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村民不怎么注重准备年猪的各种部位,只是代表性的几个部位就行。当时在我小时候的“古土”比较讲究年猪的各个部位有没有凑齐,但是现在不怎么注重这些细节。但是在卫藏等其他藏区的“古土”是用面疙瘩、羊肉、人参等煮成的稀饭,其中疙瘩用各种形状,包括太阳、月亮、经卷、多菱角等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实物形状,比如太阳象征威武,月亮象征声誉,经卷表示智慧,多菱角意为伤人。又或者在其“土巴”里面包进石头、辣椒、羊毛、木炭等,其中石头表示心肠硬、辣椒表示嘴巴不饶人、羊毛表示心软、木炭表示心黑等,这些习惯与我们地方的习惯是有点差别的,或很久以前我们村的“古土”习惯也是跟西藏地区是一样的,只是到后来由于当地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频繁的交往再加上其当地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造就了现在的习俗。吃晚饭前,村里各种鞭炮声震耳欲聋,鞭炮放得越早,说明他家饭吃得早,准备得越充分,所以当天村民都争先恐后放鞭炮正当第一名。“古土”当天,在准备晚饭的同时,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装饰自家,把已经买好的各种图片、对联,包括山水画、人物画、动植物画贴上去,对联有藏文的也有汉文的,布置完之后眼前焕然一新,节日氛围随之浓烈十倍。
第二天就是三十晚(最圆的月亮),当天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就是晚上必须要杀一只鸡,其他的副菜按各自的所需去做。以前,喝玉米稀饭代表自己会长寿,把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民风民俗也表现了出来。最后,二十九号或三十号晚上,等着寺院法事活动的圆满结束,随后与寺院的和尚一起把自家已经清理出来的垃圾还有每个成员必须丢弃一个自己穿过的衣服,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驱鬼,把这些垃圾扔到村外的垃圾场里,回来时不能回头,口念经咒,表示消除病灾和健康平安等。
(一)拜年风俗
初一早上便是新年的全新开始。家里的母亲,一般在凌晨四五点(鸡鸣破晓前)起来熬茶、打茶,同时需要准备很多拜年的东西,主要是当地人称之为“布鲁”的一种面块,类似于其他藏族的“森那”或类似与卫藏地区的“卡塞”,这种“布鲁”的形状(有圆形的、方形的、耳朵形的、勺子形的、X交叉形的),好吃与否都可以体现出该家庭主妇的勤快与否。清晨,神龛上面需要摆放各种水果和零食贡品叠成三角形形状的,类似于卫藏地区的“叠噶”。三脚火炉的三角上撒一坨糌粑,类似于卫藏的有些地区在火炉正中央的墙面上用干粉撒上吉祥八宝图案等,迪庆的其他地区也有在其墙面上撒上“吉祥八宝”,在大门上用干粉画上象征吉祥的“万”字,有的还在房梁上画很多白粉点,表示粮食满屋。其次,家里的男子也需尽可能早的起来在自家屋顶的煨桑台上煨桑念经,祈愿家人及众生在新的一年里事事如意,身体健康,并且在自家房顶上挂上五种颜色组成的经幡,寓有蓝天、白云、红火、绿水、黄土之意,上面印有经文,祝愿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好运不断。晚辈们则带点激动的心情跟着长辈们凑热闹,大概七八点的时候洗漱准备,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一般认为如果在初一的时候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话代表来年的每一天都是这样的,之后的几个小时里便准备去拜年。拜年的一般都是家里的晚辈,但有时候家里没人就由家里的父母代替。初一拜年的主要对象是当地寺院里的活佛,尤其是与自家沾点亲戚关系的老者、晚辈们。寺院里的活佛们回馈给我们的是各种“甘露”、各种尊贵活佛的画像、唐卡、哈达……等以祝每个人身体安康、合家欢乐、幸福吉祥……初二一般都是给同村的长辈拜年,或者去给远房亲戚的长辈们拜年。拜年主要包括“布鲁”、粉丝两把、半斤酒以及猪肉,尤其肉装得越大越多就越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爱戴。初三以后一般就是各家之间的来回拜年。在途中可以遇见脸上洋溢着慈爱和愉快的男女老少,也许过年的喜气消除了身体的劳累,每个人即使走很长的路途,脸上也不会见到一丝一毫的倦意。当然,最值得高兴的还是可以拿红包,这是晚辈们最值得高兴的,也是不辞辛劳地去各种地方拜年的动力。以前,只会给第一次来这个家拜年的新人红包,但是现在差不多每个人都会给,表示的可能就是沾点这个家的喜气和好运。拜年的东西在我小时候到现在是有变化的。我小的时候需要准备的都是初一早上准备的当地人俗称“布鲁”、酒、肉等,“布鲁”由面做的5个和糯米做的7个组成共11个,但是现在代之以面条、粉丝和酒等,有时候甚至用方便面代替,这些做法在追求发展和简便的同时当然也失去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有点不同的是,初一早上,迪庆其他藏区以及其他藏区都有背水的习俗(背晨星水),卫藏有些地区表示第一桶水里有雪狮的奶,即表示健康长寿、幸福吉祥的神圣汁液,但是当地在初一无背水的习惯。拉萨大年初一清早到大昭寺朝拜,不拜年,男女捧“珠苏切玛”沿街祝福。在工布却是带上贡品和青稞酒,来到自家最好的一块庄稼地里,祭祀丰收女神。从这些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藏区各个地区藏历新年的不同习俗,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多元的,包括当地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其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
(二)娱乐活动
初三是盛装出席并参加娱乐活动的日子。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但不是遗传的,而是积累的。恰如这个习俗由来不久。在我小的时候,这个习惯还没有开始,但是近几年这个习惯开始慢慢盛行。虽然不知道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什么,但是至少我觉得在某些方面是可取的。这个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每个家庭要派出两个代表人物,并且要盛装出席。当天要准时在操场集合,并由各自的社长点名有没有到齐或者检查他们穿着打扮是否符号大众的审美观!如果有些村民不戴帽子,罚款五元;腰带穗子不整齐,罚款五元;鞋子不是藏靴,罚款十元等,当然,罚款的目的只是戏弄当事人或是让观众开心而已,同时也给村里的其他娱乐活动攒点资金。虽然有些村民觉得这个活动炫富色彩大于活动本身的意义,因为每个家庭的代表人物就是代表着这个家庭财富的多少,家里所有能拿得出来的宝贝都在这个代表人的身上,但是这种文化的表达方式是整个藏族文化的一个继承和延续,正如有的学者认为藏族人的这种习惯并非炫富,而是世代积累财富的一种方式。初四,当天就是全村吃集体饭,每年都由十二个家庭轮流组成“ 古玛 ”,负责这年村里的大小事务尤其春节的时候。初四当天所需的全部东西也由这些家庭凑齐,主要是当天全村的饮食虽然有时候只有几道菜,但是村里每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到学校集体饭里去吃,没有山珍海味,但有比山珍海味更珍贵的团结、和睦、爱的味道。初五,“真该”这一天是牛的节日,选择的日子也必须和牛相的日子相符。全村的牛尤其是能打斗的公牛都会出动。在这一天全村有牛的家庭会拿出自家的所有牛奶聚集起来分享给集体,这意味着这个家庭这一年的丰收希望与大家同享,也希望自家的这种福气和幸福带给全村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村民。这一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宽广的田野里一起喝着青稞酒、看着比赛、聊着家常话,兴高采烈过完一上午,最后,斗牛的冠军就会收到村民的赞扬,同时也是下一年牧民们培养斗牛的目标和动力。下午就会回到操场热热烈烈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初六,这一天又是马的节日。各家就会把马打扮得特别漂亮,就像赛牛节日。上午赛马比赛,下午在操场进行各种娱乐,各种比赛的激烈程度也是可想而知。我觉得上述牛和马的节日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当地经济文化,对勇敢、勤奋、上进的美的追求,更是藏民族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牲畜之间和睦相处。卫藏、玉树、四川以及其他藏区在过年期间也有类似的赛马、射箭、藏戏等活动,其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都是承上启下的。
初七,村民活动(拔河、篮球),过年本来就是开心团圆的日子。在前些天里差不多其他所有的活动已接近尾声。但是庆祝和欢聚的热情没有减退始终熊熊燃烧,所以这一天有了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在这一天你开心得可以忘我,我亦如此。比赛的形式单一,可是比赛者由学生、老年、中年等组成,对场上的比赛者而言完全没有纪律可说,他们要的只是结果,所以比赛的过程和故意的犯规动作都可以让你笑得合不拢嘴。这一天甚是开心,也许我们要的不是比赛结果,而要你赛出你的笑点,让大家开开心心就行。
如上所述的所有娱乐活动都是我们村子过年时候最开心最难忘的日子。这些娱乐活动、娱乐内容以及娱乐方式不仅是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对现代文化的接纳融合并予以发展。
(三)法事活动
初十,法事活动(“贡松东”),在藏族文化里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为了消灾祈福而举行的各种法事活动,当然过年也不例外。 这一天一般都是在初十举行的,因为在藏族的文化里十是最殊胜的日子,每月的初一、初五、初十都是吉祥的日子。这一天表示新年已接近尾声,所以它可以算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过渡段,即为过去幸福安康的生活回响来年的平安快乐。当天,我们村子玉珠寺的所有成员都会到白塔举行法事活动,念诵经文。同时,每个家庭都有“松动”,初一到十五,为了满足村民法事活动的需要,寺院里的僧人一部分去其他地区一部分留在村里,留下的又分成两三个小组每天大概可以完成最多四家的法事活动,这个法事活动最晚会持续到初十五以前。
正如我们所说的“传统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记忆’。它既是一种积淀,也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社会历史结构。”[1]转言之,我们可以说藏历新年是当地社会记忆的承载者,是体现当地藏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和手段。藏文化一般包括物质、制度、行为以及精神文化四个大的内容。藏历新年是经济文化与其他三者文化的结合。而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涉及到了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内容。所以,以下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出发进一步说明上述文化现象。
(一)有关物质生产的民俗文化
藏族的物质文化我们又可以分为藏族的经济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以及器物文化等内容,这里主要涉及到前三者的内容。首先,我们可以从藏历新年的前期准备包括各种面食的许多种做法到中期的以各种牛马为主的娱乐活动、以面食为主的拜年习俗以及到后期的宗教法事活动中所需的各种食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当地物质生产等的经济文化,即当地自给自足的并以半农半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当地属于比较传统的半农半牧地区,夏天家里的男主人搬到牧场管理牲畜,女的以经营田野为主,冬天则全部搬回定居点,家里的牛羊并不多,最多的二十几个,包括酥油以及其他的乳制品足以供自家用一年。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商业化的不断推进,各个地区逐渐忽视了传统的经济文化,一般很少靠买卖酥油、奶渣等来养家糊口的,但是过去这些都是家里经济的主要来源。其次,当地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荞麦、玉米、大豆等,居民过去饮食也主要以酥油茶、糌粑、面食、玉米、荞麦为主,但是该地处于与其他民族交往比较密切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其附近维西县也种植水稻以及当地饮食观念的改变造成现在主要以大米为主,面食为副的饮食习惯。所以,除了比较约定俗成的传统以及指定性的规定说需要用到面食以外,现在一般比较习惯用大米代替面食。再次,过去比较传统的节日服饰与燕门乡的其他村子、佛山乡、云岭乡、和维西县的巴迪乡、叶枝乡、康普乡、白济汛乡以及中路乡等差不多都是一样形制的。妇女下身穿涤棉布料裤子后,上身内着各种颜色的绸缎、丝质的长短袖衬衣,外套无袖大襟长衫。腰前系七彩羊毛或锦缎邦典。其头饰是比较与众不同的,当地称之为“乔扎”,即用蓝色毛线编成头套,在头套上分节绕上红、绿、粉三种毛线点缀,再接上两节约6寸长绕有银丝杆斜插在额定右侧,红丝线缨穗则垂于右耳后。男士与其他藏区的服饰是一样的。当地人一般比较禁忌尤其女人是不能穿大红色、黄色材质的服饰的,他们觉得红色和黄色是活佛、和尚、僧人的专属颜色。僧俗之间是有区别的,在路边既是见到一块红色或黄色的布块,你也不能跨过,必须把它置于比较高的地方或者用火把它烧了即可,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在服饰上所表现出来的等级观念也是一种物质文化的特性之一。
(二)有关精神现象与心理活动的民俗文化
有关精神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和民间哲学、道德及民众心理。该地区的主要寺院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所以该地区也主要以藏传佛教为主。与此同时,当地的宗教氛围也很浓厚的,据说白塔是阿育王时期建立的八万四千塔的其中之一。白塔周围有很多马脚、马尾、马绳等的印迹,据藏文文献记载这些都是当时莲花生大师来到藏地的时候为了降福其对面控制着“聂日”(圣地)的“鲁”以及邻近地区的“年神”,所以莲花生大师骑着一匹白马来到了这里降福了,这些以后随之成为了守护当地的地方神,也成为了佛教神灵体系的一员。当时建立寺院的时候也据说,因寺院的位置不同可能直接导致其寺院僧人的人数,最初选了三个位置,分别为僧人可达几千的、几百的、几十个,最后由于当时赞助建立寺院的施主选择了与自家相对的位置,即现在直面卡瓦格博的位置,即预言有几百僧人的位置,现在寺院的僧人刚好是几百人。其次,再去牧场的路上,有一个很深的宽约20cm长的洞口,据说为龙井,里面回荡着滴水声,在我看来这个跟传说中的龙的居住地很相似。由此观之,以上所有的这些现象无不体现着当地人们精神生活的民俗文化。
在三角炉的三角上撒着糌粑的,这与卫藏地区每个人用自己的右手抓一点糌粑粉扔三下,以示敬奉佛、法、僧三宝,而后少许放入自己的口中品尝,以示来年丰收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而且必须为青稞糌粑的习惯也与跟卫藏地区“珠苏切玛”(五谷斗,里面装有麦粒、炒熟的青稞粒和酥油糌粑,上面插有青稞穗子、酥油饰品以及羊头等),培育青稞青苗等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寓意是一样的。有的还在房梁上画很多白粉点,表示粮食满屋以及在自家房顶上挂上五种颜色组成的经幡,寓有蓝天、白云、红火、绿水、黄土之意,上面印有经文,祝愿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好运不断。
从以上这项现象中我们亦可以看到当地民众自然崇拜的现象,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一个保护它的神灵,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且有灵性的,相互尊重才能和平相处。
(三)有关社会制度的民俗文化
《文化学通论》中制度分为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会形态或体系意义上的制度;第二个层次,是社会关系或行为模式意义上的具体制度;第三个层次,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意义上的制度,比如用人制度、礼仪制度、学习制度等。其中前两者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制度,而在本篇论文里提及到的主要是具体的细节的各种礼仪制度。我们可以从新年期间的各种生活细节中能看到当地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意义上的制度。首先,拜年的对象首当其冲的必须是僧人,其次各位长辈再到同辈们。平时尤其在过年的时候起床后第一件事情是洗漱供神水,吃饭之前也最先敬神,其次由家里的老年人先动筷子,依次类推到晚辈。拜年所携带的物品也因对象变化而变化又或者对近亲和远亲所带的东西也不一样,在基本一致的前提下选择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因人而异。总之,拜年的对象、顺序、物品等这些现象其实也是制度文化的侧影表现。
结语
藏历新年是一项综合性民间节庆活动,它充分展现了浓郁的宗教、习俗、服饰、歌舞、饮食等民族特色,保存和延续了传统的民俗活动,较完整地反映了藏族文化,经过发展和传承后形成了本民族民间习俗的依存性和独特性,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在过年期间的民间歌曲、舞蹈、体育等方面也体现出了独特的地域和时代色彩。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是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尤其莘莘学子应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己身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也无法掌握的话,那么对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继承又从何而谈。
[1]彭兆荣.文学与仪式:人类文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p63
[责任编辑:林俊华]
Folk Values of Tibetan New Year --Exemplified by Chini Village of Diqing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QU Zong
This paper probes into folk values of Tibetan New Year with an exemplar of Diqing Tibetan activities and behaviors in the eve of Spring Festival, entertainments, religious festivals, customs and etiquettes. In the end, the paper reveal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inheriting Tibetan traditional cultures.
Tibetan; Tibetan New Year ; folk custom; values
K892.18
A
1674-8824(2017)03-0008-05
取 宗,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北京海淀,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