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华文明智慧 构建人类共同价值

2017-04-11 03:52冯永昌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文明

李 静 冯永昌

探寻中华文明智慧 构建人类共同价值

李 静 冯永昌

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大学、山东中华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华文明与人类共同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张岂之、陈来、成中英(美)、辛意云(中国台湾)、贝淡宁(加)、李瑞智(澳)等20余位海内外知名学者与会并作主题演讲。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蒙古等国家和我国大陆、台湾等30多个省市、地区的120多位学者与会并提交论文。大家在开放、和谐、平等的学术氛围中,围绕“中华文明与人类共同价值”主题,就“中华文明与人类共同价值的建构”“中华文明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等议题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对话。

一、中华文明的丰富资源和多样选择为建构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中国智慧

中外学者对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呼吁建构人类共同价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高度认同。大家认为,这是中国愿为世界贡献自己文化价值的担当之举,中华文明应当为建构“人类共同价值”贡献智慧和方案。学者们坚守学术原点,扎根基础研究,对于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核心内涵、优秀基因等基础问题追根溯源,孜孜以求,为构建“人类共同价值”发掘了丰富的中国资源和中国元素,论证了中华文明对建构人类共同价值的意义和贡献。

中华文化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潘岳指出,中华文明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结晶,也是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贡献了独特的“大一统”理念,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难能可贵的“内敛性”。当代中国人需要从自身伟大的文明传统中寻找力量、化解难题、弥合分歧、形成共识;中华文明的整体思维和天下情怀,蕴含的孝悌、仁义、诚信、和合等核心价值,为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根本支撑。

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得主张岂之先生明确指出,中华文明的代表—儒学是中华民族在古代的共同价值观,主要包括:“仁者爱人”的仁义精神,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和而不同”的文化会通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等等,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基因,都可以作为当下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继续发扬光大。

清华大学陈来先生认为“人类共同价值”议题的提出十分重要且及时,很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阐发。一是“人类共同价值”的提法意味着其适用性不仅限于一国,更适用于由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组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华文明基本价值观世界化、国际化,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的过程。“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使价值观的层次由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次延伸到世界层面。二是“人类共同价值”的意义主要在于国际政治层面,要厘清“全球伦理”和“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关系。“全球伦理”是“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基础部分,可以落实在个体行为层面,“人类共同价值”则落实在世界不同政治实体的行为上。三是应基于“全球伦理”和“人类共同价值”关系视角讨论“中华文明”与“人类共同价值”的关系。中华文明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应作为“人类共同价值”的道德基础,具体来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作为“人类共同价值”公平的基础;“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可作为“人类共同价值”发展的基础;“和而不同”可作为“人类共同价值”民主的基础;“以德服人”的王道可作为“人类共同价值”和平的基础;“天下为公”可作为“人类共同价值”正义的基础。中华文明对“人类共同价值”提供的中国化表达,都可以归结为“仁”即“仁者人也”,“仁”是“人类共同价值”最根本的原理。

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成中英先生指出,在中西文明交往中,中国文化更显深沉广博。中国文化基于易经、道学与儒学的精粹思想,是人类进行群体生命整合的示范准则,具有价值的理想性与价值的规范性。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刚健进取之德与包涵融合之道既是人类原有的共同价值,也是人类可以发挥的共通价值,更是人类必须追求的理想价值。中国人文精神与西方科技知识发展互补互成,东方智慧与西方知识结合,才能追求世界永久和平与人类持续繁荣。北京大学孙熙国教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对构建人类共同价值观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为人类共同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滋养、奠定了人类共同价值观基本的格局。

台北艺术大学辛意云先生认为,比文明多样化共存更重要的是凝炼、融合出人类共同的生命理想与价值。习近平主席所阐发的“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华文明在共同理想与价值上展现的时代新面貌。“人类共同价值”的要义包括:目标是“生”,基础是“让”,原则是“合”,路径是“德”,延续是“爱”。北京大学干春松教授也谈到了“让”的传统伦理。“让”的实质就是凡事秉持互相以对方为重的伦理本位处理社会事务和家庭内务,达到家族成员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享与和谐。在国家关系上,“让”的传统伦理具有有益的借鉴价值。

台湾政治大学董金裕教授以东亚文化圈中常见的“四勿猴”形象为引子,论述了《论语·颜渊》“四勿”说的意蕴及其在法治时代的意义。他认为儒家文化以礼为教,由于具有防患于未然、操之于自己的特性,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可以与法政相辅相成而发挥其作用。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提出重建儒家的学统对创造性的转化儒家的思想资源,乃至于复兴当代的儒学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融通发展,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支撑

与会学者还探讨了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共通性,认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立足中国国情、根植中华文化沃土。要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推动二者融通发展。

孙熙国有力回应了质疑“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杂音,反对把自己一家的价值观普世化,主张构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他认为反对“普世”价值观不是反对共性,而是反对文化霸权,倡导文化亲融、文化包容、文化发展,解决当今世界的问题要综合运用中华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三种文化资源。山东大学周向军教授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要发挥好、整合好、处理好三种资源的关系,传统文化是基因,西方文化要借鉴,马克思主义是方向根基。张岂之先生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康庄大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先生认为,道德具有“优先性”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的特色。当代最大的危机是道德危机,深层的原因在于资本运动正在瓦解共同体这一中国文化的基础结构。儒学于当代的回归将为解决这场危机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于儒学,历史语境既有深化之功,呈现出实质性推动的价值与意义,又有解构之虞。所以我们需要汲取或保留其正能量,而摒弃其消极的方面。这一工作是通过共同体作为基础,使之与道德语境相互打通来完成的。或者说以共同体去摄涵、融通历史语境,将道德语境和历史语境“去语境化”,创造性地转化为共同体语境。这正是我们的任务。

山东大学何中华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而深邃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民族性距离逐渐缩减,马克思主义早已融入了中国语境,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内在的关联。《文化纵横》杂志社杨平先生则深入思考了以反传统为主要标志的百年激进革命与重新作为民族主体性价值回到历史前台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认为革命也已然成为一种传统,传统文化复兴的主要任务是要恢复文化自信和伦理自觉。民族的复兴,是传统文化内在合理性与革命的理想主义在未来的双重复兴。

三、构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鉴互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中国方案

学者们立足历史、关注全球,在比较视野中辩证地探究了中西文明的差异性、共同性、交融性和互鉴性。探讨了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性,一致认同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鉴互融,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成中英在全球视域下考察了中西文明的差异性与共同性,他认为在中西共同价值系统中有三个层次的价值:共同价值、共通价值、理想价值。中西文明应当基于善意的交往,走向一个更完整的文化体系,可称为世界文化。浙江大学董平教授认为,在全球化格局之中,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传统之间的联系已经越来越密切,“人类命运共同体”事实上正在形成,正是基于这一全新的观审维度,“文化自信”正在成为一种社会主体意识,中国自身文化的主体性正在回归。

山东师范大学王志民教授立足世界文明史,以中国稷下学宫与希腊的阿卡德米学园为例对中西文明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二者既存在相通、相似的文化精神特质,又各具特色和差异,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文明史上闪耀着智慧之光的辉煌双璧,成为中西文明共存共荣的历史例证。

加拿大学者贝淡宁(Daniel.A.Bell)将中国的政治模式归纳为“贤能政治”,即通过政治尚贤制选拔高层领导人。他认为推选政治领导人的恰当方式取决于国家规模、政治文化、历史和国情。民主选举制并非衡量政治进步的唯一标准,其本身也并不完美,贤能政治作为选拔领导人的手段,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判断的标准,这是中华文明在构建稳定政治秩序方面对世界的贡献。

澳大利亚学者李瑞智(Reg Little)先生对此深有同感,他认为西方文明推行的一些做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儒家经典和中国当代的做法都是本着“仁”“义”二字为原则,创造出的超级社会和经济盛况早已超乎了西方宗教、哲学和经济学的能力范围。中国文化是新的全球推动力,可以改善世界人民的生活,中国文明可以给世界带来很多有益的借鉴。他还指出,目前外国人“搞懂中国”仍存在语言和历史文学经典障碍,中华文明要着力解决这些固有的障碍和挑战,以便于其他国家自觉主动学习中国文化。对此,张岂之先生寄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要致力于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工作,把中华优秀文化打造得易于学习和接受。

旅美学者、作家钱宁先生认为,孔子学说通向现代文明的路径之一是将“道理”发展成为“定理”。他比较了儒家学说与一些现代文明的重要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始于“施”,而基于“勿施”,即“恕”。平等就是不将“己所不欲”强加于另一方,自由应以“勿施”为界限。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进一步提出以忠恕之道为价值指导原则的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对话、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明多样性及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他认为“忠恕之道”是实践“仁道”的基本途径与原则方法,当今已经成为全球伦理的“金规则”。

中国孔子研究院杨朝明认为,要在各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为中华文明确立世界坐标。政治、经济是文明土壤孕育的花果。当前,中国正逐步成长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源”和“稳定锚”,由中华文明自身的特质所决定,中华民族也将为世界文化贡献“定心丸”与“稳定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纷纷扰扰的多元追求,有德之民族,有德之国度,有德之文明,像北辰灿然居中,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坐标。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用中国智慧阐释人类共同价值,把中华文明中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优秀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弘扬起来,为建构人类共同价值提供滋养、借鉴和精神指引,为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提供高端平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应立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推进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创新,立足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立足于增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做好中华文化大文章。

李 静,女,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研究方向为统战理论、期刊编辑学。

冯永昌,男,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统战理论、中华文化和地缘政治。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请文明演绎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漫说文明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