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士海
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韩士海
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此,现阶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基础作用。只有明确文化自信的相应路径,才能把文化自信这一重大战略目标落到实处。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当代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传播,增加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书记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现阶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基础作用,但文化自信的增强需要有相应的路径来实现,只有路径清晰明确,才能把文化自信这一重大战略目标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2]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是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重大断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绵延不绝的根本支撑,同时也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根本和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文化造就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辉煌与鼎盛,同时也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人类社会共同的生存智慧,中国乃至世界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清代中期欧洲率先进入了工业革命,此时的世界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仍处于农业文明的中国显然落在了后面。所以,进入近代史,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在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对抗中,战败是不可避免的。随之而来的是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开始解体,再加上西学东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我们的传统文化自信在二十世纪初几乎达到谷底。之后中华民族觉醒,开始了复兴之路,抗日民族救亡战争胜利之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也逐渐增强。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人瞩目,伴随大国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特别是西方的重视与尊重。我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目的是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前进的趋势,非常自信地给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客观公正的定位。汤恩比十分赞赏中国长期大一统国家局面的维系,并对中华传统文化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其发展寄予厚望,他坦言:“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并且正因为中国有担任这样的未来政治任务的征兆,所以今天中国在世界上才有令人惊叹的威望。”[3]
深入阐发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阐释,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及走向,阐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文化支撑和丰厚滋养,阐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辅相成的关系。
时代是永恒向前发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就失去了现实意义,时代的变迁只会让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表现形式和方式上与时俱进,而经过抽象、概括、升华后的优秀文化精神已经上升为民族精神,这是传统的文化精髓,是跨越时空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的。如,《易经》中所阐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就具有恒久的价值。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也不能持有历史虚无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扬弃”是要在经过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除过时落后的糟粕,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优秀成分占主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必须要有所选择,要继承精华,去其糟粕,如此才可以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所以,应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秉持科学、客观的态度,在扬弃中继承。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要对明显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传统文化进行丢弃,同时推进精华与糟粕的细化工作,使得继承与扬弃更具可操作性。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经历五千多年延绵不绝并发展壮大,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其本身固有的创新精神。正如《大学》所言:“《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古时的中华民族尚且有这种与时俱进的觉悟,历史走到了今天,现代社会迅速发展,不论是传统文化发展的自身需要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都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认知并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之上,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准确把握历史机遇,有效开发和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继承的目的在于弘扬,弘扬的重点在于转化创新,只有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拓展新的表达形式,才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落实到实处。
增强文化自信并不意味着对外来文化采取排斥态度的孤芳自赏,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以滋养中华传统文化,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今天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能够坚持开放包容胸怀,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互鉴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发展壮大。例如,我国佛家思想发源于古印度,两汉之间传入中国,然后在中国发扬光大。佛教文化之所以能过够在中国发展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具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不排斥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一方面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人文性,西周时期我们已经跨越了鬼神崇拜,进入圣人崇拜,圣人崇拜核心是人的崇拜,正所谓孔子讲“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所以,对于“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宗教终极追问,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相对较少,而佛教文化正好弥补了这一点,这也是中华文化能够吸收佛教文化的一个客观需求。
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开放包容的气度和胸怀,只要这样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继续发展壮大。李庆霞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和信心,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我们以理性的眼光审视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以及当代主流文化,以取精剔粕的态度看待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坚持在文化传播与文化整合中不断包容借鉴、发展自我。[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文精神的涵养、健全人格的塑造、人生境界的提升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偏重于实践性非常强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因如此,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终身学习才能学有所成,这也就要求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重点任务和措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良好的环境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5]中华文化绝非静态文化,中华文化能够绵延5000多年,足以说明其本身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性。因此,在中华民族不同发展时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都应视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多种道路探索和文化选择均以失败告终,直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一条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道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中遇到的种种实践与理论问题,在探索实践中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特殊时期创造的特色文化有物质层面的文化也有非物质层面的文化。物质文化一般具有物态实体,非物质文化主要以精神、理论和制度等形式存在。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非物质层面都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都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红色资源开发都很重视,该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也已经对经济、社会、政治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红色旅游已成为了特色文化旅游的亮点之一。但就受众来讲,目标群体还多集中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以巨大牺牲为代价铸就起的民族文化,属于全民族的共同记忆,理应让全民族都接受其文化熏陶。因此,十分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其开发利用的力度,让这种特色文化教育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产生于革命、建设时期的革命精神,已经升华到民族精神层面,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新补充,尽管其产生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但其价值和意义已具有超越时空的恒常性,值得我们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核心支撑,也是中国政治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所以,必须加强该系列理论成果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人民群众加深理解,使其成为真正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文化自信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肯定,这种自我肯定除了理论学习之外,更须以文化建设为载体才能得以实现。高水平的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在于文化建设。所以,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支撑起我们的文化自信。
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有学者总结为:长期以来文化产业投入比较缺乏,文化市场开发不充分不到位,文化产品数量总体不足,结构不够合理,供需不平衡,创新机制不到位。文化事业的定位不够清晰,公益文化事业发展不足,各种力量难以协调发挥,综合效益难以提升。该学者还指出,文化建设的不到位,使得文化市场竞争压力加剧;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6]
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建设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相对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特性有关。如果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长期无法跟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所以,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对我国文化建设有一个客观的定位,这是推进文化建设更上台阶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摆脱了近代以来西强我弱的不利局面,但此时更需要防止盲目乐观。既要掌握我们文化发展中的优势,也要敢于面对挑战和不足。只有如此才能准确认知我国文化发展的客观水平,科学地制定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基础,不可能离开文化自信空谈价值观自信,脱离文化自信也不可能真正做好价值观的引领。只有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在价值观日益多元的今天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构建起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前阻碍社会进步的原因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表现为:一些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化现象仍然混迹于世,惑扰人心;一些不良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浸渗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因此,必须提振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厚植中华民族开创美好未来的文化优势,以此续写好民族复兴的新篇章。[7]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自信也就是价值观的自信,所以,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文化建设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社会舆论导向结合起来,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同文艺创作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建设成果的过程之中,自觉地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
中国今天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来发挥其有力的支撑作用。正如有学者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要解决好“文化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就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文化发展回应现实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8]
要解决“文化发展为了谁”问题,就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落实到实处,以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使人民群众通过自身的文化体验,来切身感受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要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水平,尤其是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服务水平,让文化建设的成果更大限度地惠及民众。
通过多样化文化产品的创造以及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建构,来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应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创新发展,在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同时增强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信心。正如李江波等学者提出的:“文化产品的创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要深入社会生活,贴近人民群众,努力创作出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优势。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推动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9]
文化自信的根本在于自我肯定,但来自其他文化的文化认同也非常必要,其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越高,也就会从另一个侧面提升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同时,高度的文化认同能使我们更有底气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国文化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在今天国际间的交往日益紧密的趋势之下,文化认同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文化自身固有的高品质,同时也取决于是否具有有高效的传播方式和强大的传播能力。
要充分利用国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国文化中心等我国驻外机构以及博览会、文化节展、体育赛事等国际平台宣传和展示中国文化;要鼓励中医中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国学经典、历史文物、传统园林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要大力推介民乐、戏曲、国画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走出国门。
对外文化传播的终端对象是外籍人士,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逐步深入,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来华外籍人士将会越来越多。所以,对外文化传播就方向上来讲绝不仅仅意味着是外向的、单向的“走出去”,与此相对的是“请进来”,加强对国内的外籍人士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也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意义重大。可以利用国内的国际会议、博览会、国际赛事等平台进行中国文化的展示,这种“请进来”方向的对外文化传播更加高效。
随着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中国,文化发展亦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对外文化合作与交流。要坚持和而不同、独立自主、互利互惠的原则,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和合作载体,加大中外文化交流力度,更加广泛地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需要更多交流沟通的路径,以争取更多兼容相识的文化理解。要探索中外文化交流的新模式,推进国际汉学交流和中外智库合作,拓展交流内容,提升交流水平,尤其是要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
将文化传播和经济二者相结合,形成具体的文化消费,这是非常高效且可持续的一种传播方式。所以,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以满足国外市场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引导其在文化消费过程中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让更多优质的、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品进入国外市场流通领域,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范围进行有效传播,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让我国更多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从而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并提升文化认同。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民族的振兴,必须要以文化的兴盛作为有力支撑,而文化兴盛必须要以文化自信作为前提条件,所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文化资源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强大的文化自信来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EB/OL].(2016-07-0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2/c_1119150706.htm.
[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EB/OL].(2013-11-13).http://news.12371.cn/2013/11/13/ARTI1384290823679595.shtml.
[3](日)池田大作,(英)阿诺德·汤恩比.展望21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278.
[4]张妍,李庆霞.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家园“意义层面”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5):117.
[6]彭劲松,孙浚铭.增强文化自信的思考[J].理论视野,2016(09):20.
[7]沈壮海.文化自信的维度[J].求是,2017(05):45~46.
[8]隗金城,房广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J].人民论坛.2016(23):17.
[9]李江波,姚亚平,黎滢.文化自信: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6(09):222.
韩士海,男,大连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