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中国
——回顾、反思、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4-11 01:45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12期
关键词:哲学教授马克思主义

游 琴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中国
——回顾、反思、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

游 琴

2017年9月16日—17日,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中国——回顾、反思、展望”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就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反思和展望,并就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关系、与国外马克思主义新思潮、新流派的关系进行了学术探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研究历程回顾、反思与展望

西方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系统传播至今,已走过30多个春秋,其理论价值也经历了被学界否定、接受和认可的历程。在会议的第一个主题阶段,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就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探讨。

复旦大学的陈学明教授就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作了会议发言。他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学术价值。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教条的马克思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对推动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增强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指引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需要进行批判性反思。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使其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指引;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应将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整体的认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相对于事实判断层面,其价值判断层面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挖。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中,要摒弃 “西马非马”和 “马克思主义西马化”的两种错误论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雨辰教授也回顾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状况。他指出,1982年徐崇温先生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系统传播的开端;直到1986年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对其态度由否定转为对其理论的争论;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界开始真正接纳西方马克思主义。这种认识转向主要因为:第一,西方社会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导致西方哲学和文化的现代转型。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在现实、理论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人们对新事物产生排斥。第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也使中国对外来思想持更开放的态度。第三,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思维方式从狭隘的 “非此即彼”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条件、社会文化传统下,会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理论形态和与现实相结合的理论主体。王雨辰教授认为,只有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现代化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转换价值立场和研究方法,把握发展的问题逻辑和历史逻辑,才能真正领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要义,从而探寻其民族化对中国社会理论发展的价值。

复旦大学的王凤才教授提出了独创的 “批判的妥协理论”,试图探索 “学术性”与 “现实性”相结合的理论构建。王凤才教授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一系列的现代性危机:第一,生态危机。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工业文明、科学技术的不恰当运用、资本市场的扩张、人的消费欲望膨胀等都属于导致生态危机的综合诱因。第二,社会关系危机。作为社会之中的人,人与社会的冲突纷繁复杂、无处不在。第三,人际危机。人际危机即人与人关系的断裂,在社会之中与他人的相处无法逃避,实现与他人共生成为解决危机的关键。第四,身心危机。它指的是人身体与灵魂的分裂。他强调,应致力于对 “人”的关注,通过人对自然、社会、自己的妥协,分别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己的身心平衡。这种妥协是强者的积极妥协,而非弱者的消极妥协,妥协的智慧在于寻求社会的发展和实现人的美好生活愿景。

南京大学的孙乐强副教授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唯物主义的两个视角批判地阐释了科莱蒂对《资本论》的认识。他认为,科莱蒂深入研究了《资本论》并主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批判性的统一。科莱蒂将政治经济学批判视为与资本主义相适应的一种特殊逻辑,其认识为解读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新视角。科莱蒂承认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揭示了 “现实抽象”的哲学涵义。但其将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某种科学主义,有悖于马克思哲学家的精神实质;其试图用自然科学逻辑来解释社会历史是一种泛科学主义。因此,他对历史本质和历史现象的认识是割裂的。

关于马克思和黑格尔思想的延续性的考证,长沙理工大学的余乃忠教授以诺曼·莱文的理论为切入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诺曼·莱文通过对文本的研究,论证了马克思和黑格尔理论中对历史性、市民社会、生产模式和方法认识的连续性,并得出结论认为马克思对二者思想的连续性进行了自证。但这种论断不过是理论界对马克思思想认识的一次迷失,本质上是用肢解的、不可知的马克思或黑格尔主义代替了马克思思想的辩证性、历史性和整体性。

南开大学的谢永康教授从意识形态的视角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今天,革命意识逐渐削弱,因此,在诸多的意识形态 “终结论者”看来,这些 “终结”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谢永康教授指出,终结论不过是资本主义用来消解马克思主义批判功能的手段,这种 “终结”的论断是披着客观社会科学的外衣出现的。他们淡化社会阶级意识的依据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体现在薪水收入、职业地位、荣誉等方面,但是阶级实际上是以生产关系来界定的,在当今社会这种生产关系并未根本改变。剥削依然存在,它不过是从民族化走向了国际化,从发达国家转向了发展中国家。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关系

武汉大学的杨礼银副教授在对中西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时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尚存较大完善空间。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研究史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都已将中国马克思主义纳入了理论研究的范畴。国内学者对中西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忽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在场,否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性质,研究缺乏国际理论视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评述多过分析等。由此也导致了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之间的脱节,将中西马克思主义分别看成是实践或者理论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割裂二者的联系,难以实现理论的系统性归位。

北京大学的郇庆治教授从代表性学术成果与活动、主要理论议题及其进展两方面对2016年国内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了总结和回顾。总体来看,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议题主要分布在以下五个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欧美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的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性的研究;美国有机马克思主义及其比较研究;欧美社会生态转型理论和拉美超越发展理论的研究。2016年国内对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处于稳健发展之中,这些发展都是建立在国内学者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考的基础之上,但目前国内对欧美社会生态转型理论和拉美超越发展理论的关注和研究还尚待深入挖掘。

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卓红教授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理论生成语境、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批判的精神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它们在这些方面具有的相似属性和相容性。刘教授指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借鉴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在对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中重建总体辩证法;第二,在批判资本主义技术异化现象中推进人本价值重建;第三,在反思西方无产阶级成败中探索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模式;第四,在揭露苏联威权政治中探索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行道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体现了一种饱含摒弃教条主义、从实践出发和坚持批判价值的 “真精神”,这些 “真精神”给予了后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探索以启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黑龙江大学的孙建茵副教授就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现实与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学术界发展迅猛,随着其在研究中 “问题意识”的加强,它已成为一支强劲力量在学术舞台上发挥作用。因此,未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发展会从以下四个方向展开:追踪前沿与严格甄别相结合、以 “问题”意识为导向拓展问题域、从构建特色向形成研究 “合力”渐进以及促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设。

武汉大学的李佃来教授在发言中阐述了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经历的三次变革,即马克思引导的辩证法对经验主义的变革、卢卡奇引导的总体性对实证主义的变革以及柯亨引导的分析方法人本主义的变革。他认为,马克思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即经验主义的方法;另一种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即辩证的方法。马克思对辩证法的改造,使其在根本上超越了黑格尔和其他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达成了对资本主义深入本质的批判。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改革源于其洞察到第二国际无法从理论和实际去实现马克思主义赋予其 “改变世界”的目的,因此他提出了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强调理论除了来源于实践、实践先于理论之前产生以外,理论应具有前瞻性、超前性、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一致。柯亨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变革的主要功劳在于,柯亨通过分析的方法展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实现了对人本主义的变革。其对理论与实践、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做出了精准、坚实的界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同济大学的金瑶梅教授探讨了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她认为,作为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不绝对代表政治制度的性质,都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完善自身的手段。社会主义关注的价值是社会的平等,但是平等建立在由市场经济带来的效率之上,没有效率的社会是全民贫困的社会,平等也无从实现。市场机制对于社会主义而言,在经济上通过激励的手段更有利于平衡各种经济参数,从而通过经济的民主更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新思潮、新流派的关系

山西大学的乔瑞金教授以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的思想为基点,阐释了英国新左派关于马克思主义把现实的人作为着眼点,以克服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观点。他认为,霍布斯鲍姆通过讨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和国家机构的看法,以及他们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方面即阶级斗争、革命、社会主义的组织方式、战略、策略问题,着手自我理论构建。在发言中,乔教授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形成改变世界思想的关键点、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着重点、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精神品格及其理论中存在的瑕疵四个方面对霍布斯鲍姆的理论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和归纳,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改造世界的重要意义。

南京大学的刘怀玉教授在会议发言中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政治和文化哲学转向的问题。他认为,在西方自由主义面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问题被认为是关于市民社会的问题,但这实际是一条抹杀了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基本方法的学术路径。马克思主义要开启自己的政治哲学和文化理论,选择从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开展批判的路径极具价值,然而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小视,回归市民社会理论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刘怀玉教授通过对阿尔都塞、霍尔、哈维、詹姆逊的理论阐述得出结论认为,要还原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必须赋予其空间化的解释维度,因为其本身是一种“具有空间想象力与反思力的历史辩证法认识论”。

南京大学的张亮教授就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作了重要的阐述。斯图亚特·霍尔理论的在地性决定了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理论价值主要在于其分析的路径和方法,而非理论内容本身。张亮教授认为,霍尔的理论创新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类似,其中,基于左派立场提出具有时代性的真问题、自觉并充分发挥哲学的批判功能、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跨学科研究是其理论价值的三个关键点。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秀琴教授就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英美的传播与接受作了重要的会议发言。张秀琴教授认为,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巨大影响,主要通过分析范式围绕文化、历史和经济领域的问题展开。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马克思主义在英国的发展相对隐性,直到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传入英国,70—80年代英国开始形成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和思想。美国马克思主义的迅速发展起步也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一方面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和论著在美国公开出版,另一方面则在于 “法兰克福学派”对于美国学术界的重大贡献。美国马克思主义的学者特别注重辩证法的价值,他们将辩证法作为工具和手段,侧重对马恩晚期著作的研究,开拓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

福建师范大学的陈永森教授通过对 《21世纪生态经济学》的述评,阐释了哲学理论对现实关照的重要意义。陈永森教授指出,该书对资本主义现代经济学的批判即是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批判。该书继承了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但由于过程哲学不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可能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否定。在批判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上,该书致力于构建共同体经济学,但由于试图从道德的角度去实现经济的功能,历史证明这种经济体的功能是低效能的。理论对现实的关怀必须要体现一定的实际可操作性,在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和全球化认识上的保守局限了该理论的适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佳副教授在发言中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的核心论题及其理论影响进行了阐释。她认为,世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而城市现代化危机的源头是资本主义制度。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从生产、消费、社会再生产等视角来探索社会正义的可能及其实现,体现了其理论的衍生历程。她从城市化与全球化、信息化、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危机的表现及其根源、未来理想城市及革命道路等三个方面对城市空间理论进行了解读。城市空间是资本积累和资本再创造、再循环的载体,工业资本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逐渐弱化,金融资本、跨国资本在现代资本社会崭露头角。鉴于此,国家或政府对城市发展也加强了干预。城市内的阶级斗争也依然存在,但其形式由工厂车间的矛盾延伸至生活场所内对资源占有的竞争。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批判了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主流城市社会学,但过于强调城市空间结构的共时态性,致其忽略了对城市的历时代性的考察。

重庆理工大学的张翠副教授也从空间理论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与都市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正义观进行了比较研究。她认为,二者都处于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下,非正义问题的关键源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根本在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在内容上,前者重点针对城乡空间二元对立问题,后者侧重探讨城市空间和全球空间里的正义问题。前者立足于空间中的物质生产来进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后者则从空间本身的生产来揭示社会非正义现象的根源。从理论逻辑来看,前者认为造成非正义是因为城市对乡村的的剥削,也带来城乡的二元对立;后者则认为空间本身为资本主义危机提供了缓冲的可能,空间生产被用于缓解资本主义的危机,争取城市权利成为破解社会非正义问题的出路。

四、总结

2017年9月17日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雨辰教授主持了会议的闭幕式,复旦大学王凤才教授为会议总结致辞,会议圆满落幕。本次会议参会人员学术背景、年龄以及会议讨论主题都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对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有整体性的概括认识,也有对具体问题的深刻剖析和批判。这场理论交流的盛会,是对现有理论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展望,为更好地在未来社会实践中践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G·A·柯亨政治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项目编号:17Q052)的研究成果。

游琴,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湖北宜昌,443002。

(责任编辑 胡 静)

猜你喜欢
哲学教授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菱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