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展评典型误区分析与对策建议
□张嘉
“学生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色评价项目,有其创新性和独特性,在推动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学校、教师对于成果展评认识不足,在成果展评准备和开展研究活动中存在不少误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明确展评活动目标、明确课题研究的缘起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富有个性与针对性的展示,并借助评价工具,对学生课题研究全程实施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显性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误区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课程自实施以来在部分区域取得了欣喜的成绩。如笔者所在的苏州市,扎实地实施课程,并创新地开展“学生优秀成果展评活动”,其目的,一是进行鼓励,有利于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二是进行示范,让更多的学校、师生有学习的榜样等。
本市开展的“学生优秀成果展评活动”,深入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充分体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展评模式为:10分钟学生展示主题研究过程及成果,5分钟评委提问,学生生成性答辩。展评活动评价标准立足于:主题拓展、研究过程、资料积累、分工合作、语言表达。开展展评活动的初衷,除了鼓励和示范,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舞台,呈现出学生在素质教育下,社会责任、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探究等综合素养的增量。但在具体实施中,部分学校、教师对于成果展评认识不足,在准备和开展活动中容易步入误区,值得教师思考并探寻对策、建议。
现象1:随便挑选手头一个德育、科学等方面的活动进行包装。如《文明出行快乐你我》,教师拿了正在做的一个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加入采访、调查、宣传环节,就是一个成果了。
现象2:刻意求新求异,寻找一个高大上的主题进行包装。如《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成人思维引导小学生进行研究,殊不知这样的课题连研究人员都论证无果。
现象3:展示结束,活动结束,即使有生成也再无下文。
归因:很多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时,目标上直指成果展示,或为了完成任务,或为夺人眼球,致使综合实践的功能异化,教育功能也开始退化,忽略了研究活动的本真性、务实性。这种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展示的目标集中在结果上,过分追求研究成功率及成果展示的功利做法,不利于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对策:市、区级开展学生成果展评活动,要把握好方向,明确展评活动目标,明确展示评价标准:基于学生主体,基于生活源头,基于朴素表达。学校一定要常态化实施课程,扎实开展好每一学期的长线活动,做好每次活动的过程性和成果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好成果总结和交流,从学校、班级长线活动中选优参加展示。指导教师应摆正心态,积极探索,引领学生扎实推进活动,深入探究。
现象1:《封闭小区街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调查与研究》展示中,主题来源于社会热点,选题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诚然在教师的核心主导下,学生开展研究有理有据,了解交通状况、小区规划,采访小区居民,绘制街区制地图,形成研究报告等,但毕竟此选题有较大难度,从学情上而言,并不符合小学生的生本现状,如若请中学生来研究此主题,也许能调动起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现象2:《我们的发明故事》展示中,学生奇思妙想,介绍设计创想,各种基于乐高机器人的模型现场展示。但从整体展示来说,虽然追求了“创新”,但缺乏创新背后的技术支撑,如发明创新、设计理念、可行性分析等,最后呈现出的仍是天马行空的模型。
现象3:《韵味水乡芡实文化》展示中,学生分为文案组、考察组、实验组、课程组、宣传组、研发组等,对研究内容逐一进行介绍,看得出教师引领学生扎实开展了很多活动。但短短10分钟内,如此多内容,只能罗列做了哪些研究活动,至于成果的提炼,与“文化”的结合等都挖掘得不够深入,最后在成果方面给人印象不深。
归因:上述三种现象,体现出部分学校在选题时,一味追求新奇,追求“高大上”,缺少对于学情的考虑,缺少务实的研究。部分学校对于课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浮于表面,缺乏对课题内在关联的思考、逻辑关系的挖掘、研究方法的选择、生成问题的延伸等。
对策:就成果展示现场来说,在有限的展示时间内,要明确出示课题研究的缘起和背景,清晰呈现研究的主要环节及方法,突出展示研究的成果,条理要清晰,重点要突出。如《苏州老字号品牌“乾泰祥”调查研究与推广》课题展示分为五大板块,研究背景、方案制定、现状调查、品牌推广、反馈总结。由生活中“苏州人也不知道去哪里买丝绸”的真实问题引入,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制定研究方案;学习文献搜索,搜集苏州丝绸、绸布店、“乾泰祥”的各种资料;学习调查问卷设计,走街串巷地了解苏州各种绸布店,针对“人们对真丝服饰的喜好度”“苏州绸布店现状”进行调查;对采集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得出苏州绸布店的现状,并提炼出苏州绸布店的优势和存在问题;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品牌推广方案,形成广告设计、服饰创新设计、售货方式优化等;最后通过销售方、消费方等各种反馈来继续优化方案,学生谈感悟,生成新的方案和想法等。由于学生真实参与各项研究活动,所以应对评委提问,大方得体,思维敏捷,应对自如。
这样较为优秀的成果展示,基于踏踏实实的常态课题研究:1.从学生的生活世界选题,主题多角度拓展,多视角发散,基于课程特点,基于学生特点,基于主题特点;2.认真扎实地上好开题课,利用思维风暴等,帮助学生多角度拓展,充分深入地挖掘子课题及相关内容,并做好详尽的课题实施方案;3.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教师上好方法指导课,帮助学生获得进行课题研究所需的各种信息;4.针对性提炼和深度挖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材料,如网上下载的知识性内容,调查的数据,采访的录音等,做好这些第一手材料的充分加工和消化,培养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
现象:在《揭开大运河的神秘面纱》展示中,学生穿着唐装汉服演绎小品,朗诵大运河的渊源;《旧衣改造》展示中,学生穿着改造后的衣服,化装走台步,舞台效果热闹不凡,更别提展示时各种高大上的PPT、音乐背景、舞台灯光。试问这是课题研究展示,还是文艺表演?
归因:这样的刻意、包装、虚幻的热烈已经背离了展示的基调,源于部分教师对于课程理解的缺乏,对于学生成果展示初衷的误解。
对策:就成果展示现场来说,形式要富有个性,有针对性地体现不同类型的内容、不同的研究方式,要避免过度包装,避免低效环节。这就要求在常态研究学习活动中,强调学生真实体验,保留学生研究的“原汁原味”,真实“再现”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个关键点,哪怕呈现较为稚嫩的PPT,不够完美的言语表达。如设计制作类主题的成果展示,学生会自豪地向大家展示作品,介绍产品的由来背景,产品的设计理念,材料运用,可行性分析等,请现场观众参与作品体验等;调查研究类主题的成果展示,学生可以娓娓道来,通过多样化形式来展示调查活动的结论,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论述、文本图标呈现、视频图片等;探究实践类主题的成果展示,学生可以与大家分享探究过程,展示探究结论,发表探究感悟,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论述、文本图片呈现,甚至是现场实践操作等。如《走进“鸡头米”》展示中,学生兴趣盎然地谈到“鸡头米”的食用方法,并现场烧煮,介绍制作方法及食用效果,请观众品尝体验。这样的形式,结合主题,体现了研究结果,针对性强,形式个性鲜活。
现象:从选题到活动研究、资料整理、成果展示,均由指导教师一手操办,包办到底,学生只是镜头下的“演员”。答辩环节,评委提问,学生支支吾吾,回答隔靴搔痒,活动开展真实性大打折扣。
归因:一方面,指导教师急于求成,希望获得较好的成果展示“效果”。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能力不信任,或者选题超过学生能力范围,只好让学生做“演员”。
对策:研究学情,谨慎选题,相信学生,帮扶有度。小学生能力有限,但教师不能包办,要充分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指导主要体现在解惑、点拨、组织、协调方面。如学生在研究中不知道如何进行采访提纲、调查问卷的设计,教师要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指导。如在主题展开、方案设计、中期交流等阶段,学生可能会遇到研究瓶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内容上挖掘、思维上梳理。如在课题实施、成果展示阶段,教师要做好课题小组的组织、协调等工作。总之,指导教师需要在方法上细致指导,方向上高位引领,其他方面起到一个“参谋”作用。
现象:成果展示现场,评委及教师常常因为学生的现场表现、实物展示、答辩反应等显性表现而惊喜,往往忽视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及经验体系构建等隐性成就。
归因: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注重过程性、多元化,需要采用表现性评价等一系列评价方式,评价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于课程理解不够,对于课程的评价方式研究不够。
对策:指导教师需进一步研究课程的评价方式,借助评价工具,对学生课题研究全程实施评价,引导学生既关注显性成果,如作品、文本、表达等,同时也要关注隐性成果,如经验的构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等。因此,在成果展示现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示和分享活动中的隐性成果,如分享活动过程的反思和感悟等。评委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答辩,如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小组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不下去怎么办;采访时被人拒绝怎么应对等等。通过让学生对研究活动的反思,理性地看待自己,用批判性的思维审视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会学习,学以致用。这些隐性价值目标的挖掘与深化,更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