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敏
具象·支架·方法
——例谈“地方戏曲进课堂”课程实施策略
□朱玲敏
地方戏曲是我国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地方精神财富的象征。为推动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地方文化传播新途径,学校可以依托地方课程中戏曲教学资源,开展“地方戏曲进课堂”的课程开发研究。实践证明,以“具象·支架·方法”三要素构建的地方戏曲课堂教学新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课程推进范例。具体来说,通过对戏曲文化进行具象分解,对课堂教学进行支架构建,对活动设计进行方法聚焦,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让学生在玩玩学学中,快乐地走进戏曲的世界,传承地方文化。
戏曲课堂校本课程具象支架方法
2008年2月,教育部发出了《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中,并在已修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然而,笔者以为,相对于第一国剧——京剧,地方戏曲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与传承的危机,很多地方戏曲艺术面临着“戏院门前车马少,场内座位空席多”的现实。地方戏曲是我国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是地方精神财富的象征,更有必要加强保护与传承。通过实践与打磨,笔者所在学校对地方课程中的戏曲教学提出了“具象·支架·方法”三种策略,并力图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种对路的教学模型。“具象”侧重于文化的载体剖析,“支架”关注课堂教学架构,“方法”指向于学生学习的活动。本文试以《江南戏曲奇葩——越剧》教学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具象是与抽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透过具体的形象承载体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其主旨。笔者以为,文化最终是需要各种具象化表现形式予以体现的。
板块一:感受越剧语言文化
(一)教师吟唱引起源
(二)学越剧语言,体会语言文化之独特
我合(ě)不拢笑口(kǜ)将喜讯(xìn)接;
数(sù)遍了指头(dǚ)把佳期(jì)待(dèi);
总算是(si)东园桃树(si)西园柳(lǚ);
今日(sè)移向一处(cì)栽(zēi)。
板块二:感受越剧表演文化
(一)搭配角色,了解行当之别
1.穿戴服饰,欣赏扮相之美(了解行头)。
2.配一配,用人物图片和行当进行搭配。
(二)学简单动作,体会动作之潇洒(四幅动作定格照)
(三)学唱“金玉良缘”,体会乐曲之优美(借助iPad进行指导)
板块三:感受越剧流派文化
(一)对比范唱,识别流派之别(对比徐派、尹派唱腔)
(二)欣赏剧照,初识流派之丰富
尾声:追溯源头,激发探究之心
(一)聆听“的笃班”时期的乐曲,感受乐曲之淳朴(随机出示笃鼓、尺板)
(二)小结,激发探究之心
戏曲文化是起源、发展、舞台、角色、流派等艺术文化的综合体。在《江南戏曲奇葩——越剧》的教学中,该向学生传递越剧哪些方面的文化,用什么样的方式易于学生接受这一文化?笔者进行了慎重的取舍。依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最终,将文化的传播分解为起源文化、表演文化、流派文化三大板块。对这三大板块的文化,是这样进行具象化处理的:在起源文化中,笔者以为越剧语言的学习及原始越剧的聆听是起源文化具象化的载体,因此,在这节课的第一板块和最后的板块中设计了这两个内容的学习,也实现了从起源开始又回归起源的设计思路;在表演文化中,将角色形象(行当、行头、动作)以及曲目学习作为具象表现,实现舞台形象的建构;在流派文化中,重点对徐派和尹派不同的唱腔特点进行了具象化,使学生体会到流派的含义。
文化不是靠语言表达的,也不需要灌输式地传授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将地方戏曲课程中抽象的文化进行具象化处理,对于小学的课堂教学特别适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堂课的演绎,将文化这一高深的虚幻概念拉到了学生能够轻松感知的范畴。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中一种较为成熟的模式。其基本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在《江南戏曲奇葩——越剧》的设计中,让学生初步学会唱越剧,感受越剧的表演文化继而辨别流派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对于几乎没有接触过越剧的学生来说,这又是一个有难度系数的目标。为此,笔者将这个目标进行了分解设计,具体如下。
首先整堂课的视频资源的使用。从课前的初步感受调节气氛到课中少儿视频的兴趣激发到学唱的唱段都采用了同一曲目“金玉良缘”选段,学生在反复循环地聆听中对这个曲目有了初步的感受。
其次,笔者把感受越剧表演文化这一目标细化成了四个具体化的任务,进行分步处理,大致搭建了四个支架。
【案例1】
师:老师刚才唱的是哪种地方戏曲呀?
生:越剧。
师:是啊,越剧是咱们浙江的地方戏曲,你知道越剧是用什么方言演唱的?
生:嵊州方言。
师:为什么会用嵊州的方言演唱呢?
生:因为越剧最早起源地就在嵊州。
师:哦,原来这跟它的起源有关哪。越剧的语言学起来可有意思了,咱们同学也可以来学一学。你瞧,老师还给它们标上了很特别的拼音,你来试着念一念。
在第一板块的学习越剧语言中,既是对越剧起源文化的一种深化,又是为减轻后面学唱难度搭建的第一个支架。
【案例2】
师:刚才视频中朱老师的徒儿表演的就是小生行当,她在里边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生:贾宝玉。
师:她的装扮有什么特点?
生:她穿着很高的鞋子。
师:朱老师把她穿的鞋子也带来了(展示),这个在戏曲中叫靴鞋。还有其他特点吗?
生:衣服也很特别,长长的。
师:你们瞧,这就是贾宝玉穿的衣服,谁来穿一穿。
……
将贾宝玉的服装进行穿戴,让学生感受到贾宝玉的小生形象,为学生构建所学唱段的角色文化意识,这是第二个支架。
【案例3】
师:在进行表演前,你们先跟着我的徒儿学几个专业动作。(四幅动作定格照)
对动作的分解学习,既达到让所有学生动起来的目的,也是为学唱更加传神搭建的第三个支架。
最后一个支架是穿着校服的少儿的教唱,既拉近了越剧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越剧不仅仅在舞台上那么遥远,它也在我们身边的小伙伴中流传,让学生心理上接受越剧。
所有内容的确定,所有资源的选择,所有方法的使用,一定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考虑的。因此,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每一个文化点的传播都需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并且通过针对性的方法的使用,使活动达到最大的效能。
每一个板块的设计,每一处文化的传播,笔者都关注到了一种方法的指导。在课的伊始到结束的上下课行礼问好上,打破常规的问好方式,在一作揖一鞠躬间带领学生走进越剧的世界。
【案例4】
学越剧语言,体会语言文化之独特:
我合(ě)不拢笑口(kǜ)将喜讯(xìn)接;
数(sù)遍了指头(dǚ)把佳期(jì)待(dèi);
总算是(si)东园桃树(si)西园柳(lǚ);
今日(sè)移向一处(cì)栽(zēi)。
第一板块是对嵊州方言文化的感知,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嵊州方言乃至江浙方言独特之处,笔者给一些特殊读音的字标注拼音,学生在听、练、说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江浙方言中没有翘舌音等这些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运用拼音的方法是一个创新,从课堂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借助这一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初步学会了嵊州的方言,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案例5】
感受越剧表演文化
(一)搭配角色,了解行当之别
1.穿戴服饰,欣赏扮相之美(了解行头)。
2.配一配,用人物图片和行当进行搭配。
(二)学简单动作,体会动作之潇洒(四幅动作定格照)
(三)学唱“金玉良缘”,体会乐曲之优美(借助iPad进行指导)
第二板块感受越剧表演文化,笔者设想落实的点有这几个:了解行当、行头、动作、演唱,每一个点,都将方法渗透到活动中。在给行当搭配的环节中,借助简单提示语将人物图片与行当名称进行动手配一配的方法,对比京剧与越剧大花脸形象,一个粗犷一个秀气,体会到戏曲人物行当的装扮上南北文化的差异;识别行头采用的方法是穿穿、戴戴、挂挂;学习动作运用了四幅定格照的方法让全体学生学习比较规范的小生动作,将贾宝玉这一小生形象直观地显现出来;学唱环节引进了微课,运用iPad这一工具实现小组内的学习。
【案例6】
师:大伙儿唱得这么开心,我忍不住还想再来唱一句,“林妹妹,今天是从古到今天上人间,是第一件称心满意的事啊——妹妹啊——”(尹派唱腔)我唱的这句跟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唱的那句后半段是唱的,这句都是念出来的。
生:好像这句比较低?
师:什么比较低?
生:就是前面很高的,这句好像从喉咙里唱出的。
师:哦,前面那句音高很高,而后面这句用上了气息,感觉声音很沉稳。音高上有不同。还有吗?
生:……
师:你发现节奏上有没有区别?
生:一个很快,一个很慢。
师:同学们,这就是越剧的流派,刚才我们唱的高昂一些的是徐派,是由徐玉兰老师创立的,醇厚柔和一些的呢是尹派,由尹桂芳老师创立。在越剧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老一辈的越剧人,她们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唱腔,创立了不同的流派。
在第三板块了解流派文化中,采用的是对比的方法,用同一唱段的不同唱法,让学生谈谈不同之处,引出这就是流派之别,不需要大段的概念解释,只要这样轻轻一拨,流派的概念就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印象。
对于越剧传承的处理,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借助与学生同龄的教师的徒儿作为助教,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学生一种越剧就在我们身边的意识:老艺术家、教师甚至同龄人都喜爱越剧传承越剧。
总之,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让学生在玩玩学学中,快乐地走进了越剧世界,传承了地方文化。
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地方戏曲进课堂”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需要有课程规划,即“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包含课时安排、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课程评价等要素。其次,要使课程更丰厚,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那么对于戏曲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的传承,还可以做什么?还需要丰富哪些课程内容?这些也需要做进一步思考。另外,就“具象、支架、方法”三条策略的具体操作而言,也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我们知道,地方课程中的文化,其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教学中如果像本课一样,对起源与发展的内容弱化处理是否符合地方课程的课程理念,也有待商榷。
[1]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Z].2015-03-26.
[2]陈文兵.“戏剧进课堂”的教学实践模式构建[J].当代戏剧,2009(5).
[3]高卫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具象化与概念化传播效果分析——以跨国公司的“问题”广告传播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6).
[4](美)伍尔福克著,何先友等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