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实现向开放大学的实质性转型,都对区域电大(开放大学)提出了新要求。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需要明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定位和功能,并采取切实措施实现定位与功能的调整。
关键词:开放大学;图书馆;定位与功能;调整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222-03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实现向开放大学的实质性转型,都对区域电大(开放大学)提出了新要求。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需要明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定位和功能,并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定位与功能的调整。
一、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定位和功能调整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要求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调整定位和功能
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承担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教育改革服務的功能,必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并且与社会同步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日益广泛,互联网思维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互联网思维大环境下,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知识的组织、分析与服务机构之一,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和新的理念设计和规划未来,以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互联网的平等、开放特征,正是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服务的价值追求。为此,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需要重新分析服务对象对信息的需求,完善内部机构和服务体系,着力提升服务能力,重新确立图书馆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打破信息的壁垒,致力服务对象获取信息的平等快捷,使图书馆和互联网建立共存互补的关系。但从现状看,互联网思维还没有被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彻底认知和接受。因此,根据互联网思维的要求,调整图书馆的定位和功能,并根据新的定位和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是所有区域电大(开放大学)亟待开展的工作之一。
(二)向开放大学转型要求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调整定位和功能
根据《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区域电大(开放大学)要承担为当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提升在职在岗人员岗位技能的职能,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全民终身学习平台的构建,承担区域学习型社会的主体职能。作为服务支柱之一的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与普通高校等其他类型图书馆相比,功能更加多样化,既要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又要服务于当地全民终身学习。因此,电大(开放大学)应根据区域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及时调整定位功能,在分析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和服务途径,在开展现有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社会化服务功能。
二、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定位的调整
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和承担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实施主体的职能,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必须对定位进行调整。
(一)成为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中心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与应用普及的今天,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逐步形成了集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和网络信息于一体的复合型文献资源体系,不仅能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同时使图书馆成为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中心。因此,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必须作为学校信息资源中心的定位是任何一个机构都不能代替的。
(二)成为学校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
校园网、在线学习平台是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两项最主要的基础设施。其图书馆是最重要的信息资源中心,无可置疑地成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据相关调查,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往往是校园网中点击率最高、最稳定的网站,是校园网、在线学习等学习平台的最大“客户”,同时它也为这些校园网和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支撑,使学习平台的资源更加丰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三)成为学校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现代远程教育淡化了教与学之间、学与学之间的面对面交往,其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显得更为迫切。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有形或无形的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真正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学会适应和利用远程学习环境,他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而只有当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和常态,现代远程教育才真正成为一种与普通教育相抗衡的教育形式,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和壮大。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对服务对象所产生的教育作用,不仅是学校思想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以通过实时和非实时、到馆和非到馆、直接与间接、面授与网络等多种方式对服务对象进行培训,从而达到增强其信息素养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成为学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
受教育者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同时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不用受工作、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于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了一位“终身教师”,可以有效推进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五)成为区域的文化休闲中心
新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不应单纯为学校师生提供各种文献资源借阅服务的机构,而应该关注自身文化休闲功能的发挥,根据自身条件尽可能地参与到当地社区的文化活动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地或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三、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功能的调整
(一)深化教育功能
区域电大(开放大学)的办学宗旨决定了其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而图书馆的信息环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良好的信息环境也为其教育职能的拓展和深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教育功能拓展主要体现在最大可能满足读者获取信息、接受教育的需求,扩大整个社会获取知识及接受教育的机会;成为信息网络时代最为便捷、最有成效的教育方式,为远程教育提供硬件上的保障;使服务对象扩充到整个社会范围;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和终身化等方面。
(二)加强开放功能
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的开放功能是由远程开放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以服务终身学习为目标的特征所决定的。其开放功能主要表现为对全体市民的开放、利用环境与场所的开放以及观念和手段的开放等方面。
(三)实现藏用功能的数字化
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通过纸质图书和音像资料、电子文献的收藏,实现图书资料和非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利用同步进行,最终实现馆藏的电子化和数字化,能满足学生利用各种视听设备、个人电脑、多媒体设备以及互联网进行学习交流的需求。
(四)拓展服务功能
根据学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成为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实施主体的发展需要,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应利用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和社会优势,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的在职在岗的学历教育学生的学习需要。
(五)注重科研功能
区域电大(开放大学)要把图书馆工作作为一项具有研究性质的工作,要有一套科学方法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实现图书馆领导者的科学决策,以发挥图书馆的最大效用。
(六)强化多重功能
区域电大(开放大学)专业设置相对稳定又不失灵活,学生层次多样、类别复杂,随着远程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学生类别将更加多样化和社会化,因此,其图书馆首先要实现服务对象的多样化。其次,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还要实现文献载体的多样化。除收藏专业书籍外,还必须收藏大量的教材、参考书、教学辅导书、本校师生论文、考试试题库、科研专著、教学讲义,以及有政治思想教育意义、艺术水平高、知识性强的各种课外阅读用书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将其逐步转变为电子载体形式的文献资料。
四、实现开放大学图书馆功能定位的策略
(一)建设数字图书馆
区域电大(开放大学)要完善图书馆软硬件建设,实现馆藏书目数据化,抓好馆内数字资源建设,建设数字图书馆。要利用建成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向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海量电子文献和数字信息服务。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建立功能完备、便捷和普适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收集、整合和管理服务对象需要的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网上图书馆、视频阅览室、信息资源和技术应用等服务,并逐步实现数字资源的自动化管理与服务,实现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定位与功能的实质性调整。
(二)完善机构设置
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要适应定位和功能的调整,研究和分析传统作业形态下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由来已久的基于手工作业的采访、编目、馆藏、流通、阅览、咨询等机构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根据信息技术引起的文献载体形式的多样化和网络普及带来的读者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按文献收藏、读者服务、技术支持三大模块建立新的组织框架,设置新的机构。
(三)改革管理机制
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要建设一支善于管理、业务和技术娴熟的适应发展需要的人员队伍。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营造吸引与培养人才的内部氛围,同时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实施绩效考核办法,为所有人员的进修、学术交流、职称升级、职位晋升提供条件和机会,并建立完整的上岗、岗位管理、岗位工作评价等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保障体系,奠定图书馆发展的基础。
(四)创新服务模式
1.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突破传统模式,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的服务系统之中。其次要强化参与意识,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精、善服务、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甘为人梯,为他人索取知识、在知识海洋里里遨游而铺路架桥,为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2.打破馆内服务方式,向远程服务方式转化。区域电大(开放大学)要拓宽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系渠道,建立用户认证制度,使服务对象特别是远程学习者能够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查阅图书馆信息,以满足校园网外读者不同层次的个别化信息资源需求服务,真正实现进行网络信息检索、网上文献信息传递、网络咨询服务的畅通,同时还可开展远程登录、电子函件、电子论坛、文件传输及远程会议等服务,真正实现区域内任何一名读者,在任何时间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享受到学校数字图书馆服务,从而实现图书馆与图书馆、读者与读者、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
3.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首先,区域电大(开放大学)图书馆对成人应该有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服务对象方便上手,省去熟悉使用的困惑;要注重图书馆的休闲功能,使服务对象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使用图书馆;明确图书馆的义务和责任,推进服务标准化,实现服务人性化。其次,从“私人定制”、“量体裁衣”入手,推行个性化服务,为读者搭建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设置与专业相关的“微课库”,利用短信、微博等软件,在现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借助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助力服务的科学管理,从而达到多元化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雪松.图书馆服务新理念[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9).
[2]穆真.图书馆如何从功能定位中获得活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5).
[3]叶因儿.浅议电大图书馆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
[4]李莹.开放教育视阈下的电大图书馆建设[J].晋中学院学报,2016,(2).
[5]王朝暉.关于电大图书馆发展定位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6]任瑞红,李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功能定位的变革研究[J].科技广场,2013,(1).
[7]冯琳.远程学习与数字图书馆——第十三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专家研讨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7,(6).
[8]张世红.基于数字图书馆平台的远程学习者信息素养调查与差异性分析——以“网上人大”数字图书馆平台为例[J].图书馆,2016(8).
[9]许晓斌.开放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初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
[10]王晓燕.开放大学体系下图书馆开放存取发展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3,(4).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2013A218)和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度科研基金项目“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大学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谌育红(1968-),女,湖南石门人,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