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分析

2017-04-11 16:52郝思涵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理念新课程新课改

郝思涵

20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曾出现了两次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一次是1922年新学制颁布时,一次是21世纪之初。但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第一次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做法是民间发起,自下而上,理念指导,由点及面。而21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则更具针对性和完善性。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该次改革特点鲜明:1、由政府主导,推动力大,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是自上而下的系统性的正规的改革。2、范围广泛。首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进入了新课程改革。3、教育理念先进,实施过程系统化。即便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以政府主导、专家引领和教师参与拉开序幕的,国家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均能按部就班进行,但是在过去的十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的阻力和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在教育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依赖引进,忽略了教育的中国化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与灵魂。但是一味的去引进甚至模仿所谓的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这却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的。再先进的东西也不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点。凡是引进的乃至创新的思想或事物,都必须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它必须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和时代发展的特征来逐渐演化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为社会所用,这才是它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关键。

二、课改专家中相当多的人不具备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经历和经验

专家引導对于新课改的实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课改专家当动相当多的不具备基础教育的教育经历和经验却给新课改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和阻力。

首先,专家对于教材的认识只是基本的理论上的认识,并没有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指导和效用。基于上述基础,对于下级执行单位所作出的指导难免会出现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这不仅使教育理念有了偏差,更对一线教师的工作造成一定的误解和操作上的困难。

其次,专家不能对现存状态下的学生有明确的认识,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引导和教材的编审和选用造成一定的难度。

三、课程教材本身对课程改革造成的阻力

在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基本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体系,这其中就包括了教科书编审制度与选用制度。但教科书在近十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使用确也存在诸多问题。

1、教材对于新课程的辅助不能完全起到效用

21世纪的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而在我们的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仍能看到应试影子。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应试教育的痕迹还是过于明显。教材的内容仍然被禁锢,不能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材偏离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生活经验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发现有些知识对于对应阶段的学生在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会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严重的疑惑甚至丧失兴趣。教材会出现偏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现象,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教科书在编排和选用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这一因素。

四、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造成的阻力

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新课改的引领者和实施者,教师直接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与效果的取得。但是在新课改过程中教师的较色转变却存在着种种问题,给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造成阻力。

1、教师观念不能完全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师范院校对于自己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引领性的指导,在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引导,使在校的师范生接受了一定的新课改的理念,

这为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对于一些学校中工作多年的骨干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却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他们工作经验丰富,与新的教育理念相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更愿意接受和坚信自己的工作经验,而恰恰在这些所谓的宝贵的经验当中就存在着一些理念和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相违背,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在认识新课改的过程中,这部分教师由于对新的理念和模式的认识有偏差,固执的认为改革只是流于形式,而他们认为这是对只是本身的淡化与冲击。作为教育者,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教授知识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在新的理念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目标的渗透于升华。

所以,在对基础教育工作者培训过程中,应该进行更加全面的的教师培训和思想转变,尤其是对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更加注重理念上的培养和转化,以便于使这部分教师尽快走向高高的教育讲坛,转变自己的角色尽快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角色转化的要求,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去开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新天地。

2、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的偏差

新课程改革对于任何一个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行为的冲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给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多少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节又一节的夹生课。为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形式上无限的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课堂的实质又有多少转变呢?加之应试的威慑,不得不使自己的课堂夹生了。起初上课成了一堂一堂的表演课,教师卖力的作秀,学生努力的配合,一时之间,这样的所谓新颖的课堂大放异彩,大受欢迎。此时,学生的感受呢?学生只是一次次配合这样的表演,使所学知识不得落实,使能力得不到培养。我们欣赏并向往国外的教育模式,学生三五成群的围坐在教师周围,能够随时的探讨老师的问题并发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我们忽略了我们的教育实际,无论从理论思想上,还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但是形式上却在高度模仿,这就出现了形势与内容的相符,学生就可怜的在这样的夹层中学习。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反思,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于新课改的阻力和学生的影响,所以我们从那样的精彩课堂逐渐的走向平淡,而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由于转变的速度和角度有些突兀,所以一部分教师的课堂突然不知所措,所以直接由精彩绝伦直接回到了最为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又一次尝到了夹生饭的味道。因此,这必须值得反思,应该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高度统一,真正的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基础,为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准备。

3、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存在偏差

在新课改推进的进程中,对于教师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的授课模式下,我们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变革似乎淡化了教师的绝对的领导的地位,但是这要求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的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新型课堂中,要求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必须透彻、到位。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难免会偏离学习的内容或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偷换概念等问题的出现,此时,教师就必须发挥“教材教师合一”的作用,给予学生及时且恰当的点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大大增加,作为起到提纲挈领的教育者,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整个课堂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无形中进行引导和把握,即便在新课改的模式下也必须使课堂的主流思想明了,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和氛围上的热烈,必须是新课改模式下的实在课,进而完成教学教育目标。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仍停留在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前,在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虽然不同版本教材内容不尽相同,但每本教材都是耐人寻味值得体味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刻而明确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做到将具有深度的知识简单化,而将较为浅显的内容深刻化。

五、學生对于新课程改革造成的阻力

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学生的因素。这对于课程改革有着很大的意义。在对于学生的准备工作,也确实做了很多的准备,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起始年级的原则。但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养成的,因此,也有很多人提出将学前教育纳入到基础教育阶段,这其实是十分有必要的。从孩子的启蒙阶段进行新课程的改革,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新课程理念和模式的接受,也便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模式的开启和推进。目前的阶段,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受教育经验去审视和接受后来教育的思想与模式,二者势必有一定的差异和差距,因此,学生的内心也会存在矛盾和冲突,这也会使学生陷入困惑。

六、落后的考试制度改革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桎梏

新课程改革踏着时代的春风吹遍了教育的园地,而应试的模式还是挥之不去。无论是在教师还是学生心中,每当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的时候,师生头脑当中闪现出来的不是知识本身对于现实的意义及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而是都纷纷考虑这个知识点在考试过程中会以怎样的命题方式出现,这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无疑是致命的一击。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能完全面向素质教育,为应试留有余地,因此总是不能完全放开自己的课堂,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同样为应试做准备,很多时候不得不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进行条条框框的限制。这就使得整个新课程改革在应试的阴影范围内进行着带着枷锁的尝试,势必会举步维艰。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应该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太多的阻力,而阻力的攻克在于对于教育本身即教育模式的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传燧.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与未来课程·教材·教法,2015(8):1—9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郭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课程·教材·教法,2010(1):3—11

猜你喜欢
理念新课程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用心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