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一些电视媒体中,当前有不少记者编辑在新闻报道中言不离策划,把策划当成了搞新闻的主要手段,而对新闻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本文从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策划者与操作者认识的差异、正确实施报道策划行为、科学理解报道策划要求四个方面入手,对电视新闻如何规范报道策划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 键 词】:电视新闻;报道策划;存在误区;科学认识
【作者简介】:陶祎佳,女,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助理编辑,主要从事新闻编辑工作。
【责编介绍】:思涵,女,今传媒杂志社执行办主任,主要从事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闻是靠记者像蜜蜂采蜜一样去采集来的,还是靠几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拍拍脑袋“策划”出来的?这应该是常识,无需多问。可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人已把“策划”当成搞新闻的主要手段,而对新闻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一般来说,媒体的新闻报道策划其实就是有计划地进行采访、写作、編辑和编排。就电视新闻而言,就是通过策划,使新闻节目的质量更高,更能吸引观众。策划实际上是在已有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如何去做好报道的行为,如果只强调“策划”而轻视现场采集,那么新闻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就难以保证。
笔者认为,对电视新闻报道的策划行为必须进行正确的理解,避免走进“策划”的误区。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
(一)设置圈套,造假做假
现在,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总是想方设法去“策划”一些另类题材。
如雇一个老太,让她背一个大包,假装刚下火车,走在路上向行人求助。记者拿着摄像机躲在车内偷偷地跟拍,把一些看似很真实的长镜头自然地展示给电视观众;有的则在过往行人多的马路上扔几枚硬币,看谁会来捡,让捡钱的人在电视屏幕上出出丑,并在片子后面再发一通“现在的市民素质不高”之类的议论。如果把记者当作行为主体,那么采访对象和受众就是客体。靠设置圈套、造假做假“策划”出来的“新闻”,伤害了两个客体,一是愚弄了当事人,二是欺骗了受众。
(二)小题大作,变相广告
“有偿新闻”是新闻界的四大公害之一,错误的“策划”理念为搞有偿新闻的人大开了方便之门。如一些小店开业,店主想做广告又出不起钱,于是就请那些热衷于搞“有偿新闻”的媒体人士去“策划”一些“活动”,花几百元小钱买点水果什么的,到一些福利院或敬老院去“送温暖”,同时叫上一些媒体的记者朋友来为店名亮相。有一家保健品商店做变相广告的“策划”可高明了,该店新进了一些“海马强肾”保健品,急需做广告,但没钱,于是叫上媒体人士“策划”。他们请来了一个老太太做托儿,装作买药时营业员错给了她“海马强肾”保健品。
稿子是这样写的:某地一个老太,最近一段时间晚上尿频经常睡不好觉,于是她来到某地某路的一家保健品商店,营业员让她买“海马强肾”,说能治此病。于是老太花100元钱买了9盒“海马强肾”。当晚服了一粒药丸后就浑身发热,精神异常兴奋,整夜都不想睡。后来经过了解,原来,“海马强肾”是一种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报道名义上看是在对这家保健品商店进行曝光,而实际上是在为该新上市的保健品做隐性广告,不但宣传了药效,还把价格也“标”了出来。
(三)主题先行,按图索骥
有人说,新闻内容的“策划”是主观新闻客观化。只要想出好的点子,就能做出好的片子。于是,少数几个自认为是“精英”的人就开始闭门造车,他们为记者定好调子,划好框框,甚至选好采访对象,让记者拿着“图纸”去“施工”。对于主题先行的报道,你要想去找些例子,世界这么大,正反两方面的都找得到。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按图索骥的做法还存在着一个以偏概全的问题,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准确反映。
报道策划的立足点应该是新闻的真实性,离开了真实,所谓的“新闻策划”就成了“策划新闻”,就是为了追求某种轰动效应,在主观的预想和操作下人为地策划一些可供报道的东西,这就走进了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商业化的竞争,使得传媒一方面表现出更加贴近读者和观众,强化对新闻的捕捉,强化服务功能,改进包装等等;而另一方面,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争夺市场已经不惜以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煽情声色,弄虚作假”[1]。
现在,经过所谓“新闻策划”而出笼的假新闻已越来越多。这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底线是绝对不能突破的。那种妄图通过恶意“策划”、片面报道、刻意炒作来赢得收视率的投机做法,只会把电视媒体带入死胡同。
二、策划者与操作者认识的差异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事万物转瞬即逝,“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说明现实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长期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是预料不到的。有时编辑策划出一个自己认为很不错的题材,但记者到现场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策划者和实际操作者对事物认识差异所造成的。因为许多客观事实的存在、发展和变化是我们料想不到的,必须一切以实际情况为准。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还未发生的事实,经过你的“策划”,就能成为新闻吗?“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要忠于事实,反映事实。无论如何策划,新闻报道都要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丢失了真实性的新闻报道,即使策划的再好也只能称之为炒作,失去了意义。[2]”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要区别新闻宣传与新闻报道的不同点,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绝对不能混淆报道策划与宣传策划的概念,新闻宣传可以有主观色彩,而新闻报道却要强调它的客观性。新闻记者是社会公正的守望者,最讲实事求是,由于记者的职业特点,有时他们在受众的心目中甚至是正义和真理的化身。去“策划”报道内容和题材,是违背基本的新闻伦理和职业操守的,丧失了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承担的责任。这种现象再持续下去,将导致媒体公共性、公正性和公信力的名存实亡。
三、正确实施报道策划行为
报道策划作为媒体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新闻报道的事前准备、角度选择和事实提炼,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科学性。记者的职责是深入生活、发现新闻、报道新闻,忠实地去记录和客观地去反映客观新闻事件,而不是先去刻意制造一个事件,然后再去加以报道。报道策划以客观新闻是否存在为策划的前提条件,是一种被动的、“第二性”的行为,策划要准确预知和估算受众的心理期待与满足的度,一旦超出了度,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不少媒体在策划时对度的理解和把握不当,从而成为让人反感的新闻炒作。
关于报道策划,还有一个新闻预见力的问题。新闻预见力有利于新闻报道的前瞻性,是媒体现实抓住受众的关键所在。报道策划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新闻预见力,不但要占有当前的信息,还应该把握那些尚未充分表现出来的、作用于未来的信息,并不断挖掘和展示某一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在新闻报道时先声夺人。当然,发挥新闻预见力的作用,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你的报道就会失实,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如一些节假日报道、“两会”报道、重点项目开工或落成、大型体育运动会等等。这些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些是可以预料的,策划也不过是把这些报道做得更好而已。“别人按照惯常的思维报道,我独辟蹊径,围绕着事件、会议、活动与节日本身,在横向上拓展,在纵向上开掘,把新闻背后的新闻一一展现出来,使报道呈现出一定的高度、深度和力度。[3]”
所以说,报道策划应该立足于客观新闻事实这一前提,只能对报道活动进行有前瞻性的、有巧妙创意和构思的、能够解答重要新闻热点问题的谋划与设计。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信息加工层次,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同客观主义报道思想并不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媒体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应该而且需要适应观众的需求,生产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但同时又不能背弃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媒体既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要反映群众的呼声、愿望、社会生活的热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四、科学理解报道策划要求
报道策划不是策划新闻,而是寻找新闻中的亮点、新闻价值之所在,并且赋予这一新闻亮点以恰当的表现形式,以达到“令人眼睛一亮”的报道效果。这是提炼的结果,也是深刻思考的结果。因此,不赞同“策划”新闻,并不是要求编辑被动编稿,有啥编啥,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是要不断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重点问题来主动寻找和组织稿源,做到由被动接受信息变为主动寻找信息,由单纯接受信息变为积极参与信息的加工和及时反馈。报道策划的目的是追求新闻报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增强节目的吸引力。一方面是争取领导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是追求节目的收视率。
特别是那些主题报道,为了做到位,是需要经过精心策划的,同时更要强调它的客观性和新闻性。一般是去寻找一个动态事件作为新闻由头,再选择部分典型事例加以分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由点入面,通过层层剖析来展示一个阶段的成就,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由此来阐述上级政策和措施的正确性。但策划也不能脱离客观现实情况,不能策划内容,策划的重点应该放在选取事例,角度切入,报道形态等方面。
要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进一步增强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就必须科学理解报道策划,先弄清楚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当然,对于报道策劃,也有事先策划和即时策划之分。事先策划就是某一项战役性报道或主题报道的前期策划,有报道计划、报道方案、记者分工等等;即时策划则是在记者报题时,编辑与记者进行及时沟通,确定做片方向、切入角度、片子的体裁、长度、形式等。科学理解报道策划好处很多,一是有利于调动各种资源;二是的利于记者深入采访;三是有利于使新闻主题鲜明;四是有利于组织最佳采访方案,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新闻自由社会责任传媒操守.陈力丹自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秀芸.浅析新闻报道策划[J].新闻传播,2013(6).
杨秀国.新闻报道策划[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