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类型与演变规律

2017-04-11 00:56王灏郭建丽
关键词:网络语言

王灏++郭建丽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文化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网络成为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独特载体。由此网络语言便应运而生,并且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语言变体得到迅猛发展并广泛传播。分析研究网络语言的类型及其演变规律等,可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类型;演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H003;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110-03

当前,网络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语言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从不同角度对网络语言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王炎龙、朱述才从发展进化的思维研究了网络语言传播的多元理论和进化观;陈勇力分析了网络语言现象;曹进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戚晓杰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任秀芹、荆翡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了网络聊天工具当中语言传播的特点以及类型,并指出了语言传播过程中的失范现象;安志伟分析了当代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秦永丽运用模因论对网络语言传播机制进行了解读;田歧立探讨研究了网络语言的某些特点在传播政治理论时候所发挥的作用;傅福英等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的进化及特色;刘亭亭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英译问题。

先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和灵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首先,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学术能力以及兴趣爱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在语言学领域,先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网络语言的词汇、句法以及网络语言所带来的影响,只是简单的搜集和分类,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网络语言的本质。其次,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的文献较少。因此,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仍然有空缺需要填补。本文从QQ、微信、微博中收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语言,例如,最近微博流行的“叶良辰”“蒜你狠”等等,初步研究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类型及其演变规律。伦敦语言学派学着认为:“语言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并非仅仅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或信号”,{1}所以网络语言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网络语言

(一)研究综述

网络语言的兴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起步较早,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美国学者Crystal,在他的著作“Language and Internet”中,运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研究了网络语言的语言学特征,并且提出了“netspeak”一词。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积极互动变得越来越复杂,交流的形式越来越多,这给学者们研究网络语言带来更多挑战,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1994年互联网引进中国,然而,起初国内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少之又少,最早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还局限在计算机领域。直到2000年6月北京记者吴娟刊登的《网络语言不规范引起关注》一文,学术界才开始了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但其影响力并不是很广。2000年12月吴娟发表了第二篇文章《网上会话不再雾里看花》,这掀起了专家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第二次大讨论。在这篇文章中,她提到了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辞典》,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此后有多家媒体记者发表了关于网络语言的文章。大体来讲,先前对于网络语言的研究,多是将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话语、数字文本、新型读写能力、人际交流工具以及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

(二)定义

网络语言在互联网出现以后迅速发展,有的人把它看作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而不是新的语言,有学者怀疑网络语言会给传统语言带来不良影响,但其他学者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丰富了传统语言,它也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所以,只有当我们真正掌握了网络语言的本质时,才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会发现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语言,于根元把网络语言当作是一种新的媒介语言,被社会的某一群体使用,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目标。谢泽明把网络语言定义为基于传统语言,并在网络上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这些关于网络语言的定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自有合理之处。其中,周洪波的定义是比较好的,他认为网络语言从广义来讲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关于网络的专业行话,例如鼠标、硬件、软件、防火墙、搜索引擎等;第二类是网络上的一些新词,这些词都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词,例如網购、电商、微商、微信等;第三类是聊天室常用的词,例如美眉、恐龙、菜鸟、沙发等。但是他所提出的网络语言的定义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它的定义当中只包括词和符号,一些特殊的句子结构也应该包括在内;其次,并非所有聊天室和论坛常用的词和符号都是网络语言,例如,“你”“我”“他”“昨天”“今天”“明天”“不”等等。

二、网络语言的类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层出不穷,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形式多样,大多是通过现实语言再创造后形成的。

(一)缩写

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是简洁、方便,既缩短交际时间,又准确表达意义以及情感。缩写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类:

拼音缩写:即用汉字的首字母缩略代替汉字,例如“LZ(楼主)”“RP(人品)”“RMB(人民币)”等等。

英文缩写:把英文的单词、短语以及句子缩写为几个字母,例如“OMG(oh my god)”“BTW(by the way)”“OIC(oh I see)”等。

(二)谐音

所谓谐音,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借助词语的音同或音近的语音条件,由一个词语联想到另一个词语,形成的一种同音替代关系”。{2}谐音类词语占网络语言的绝大多数,又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汉字谐音:根据汉语的谐音而造出来的网络词。例如,“童鞋(同学)”“鸭梨(压力)”“杯具(悲剧)”“神马都是浮云(什么都是浮云)”“蒜你狠(算你狠)”等。

数字谐音:运用与汉字发音相似的数字来代替汉字的网络语言。例如,“520(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了)”“555(模拟哭声)”等。

方言谐音:在现代汉语当中一共有七大方言,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全国各地的人连接在一起,网民都来自五湖四海,在进行网络交际时会把自己的方言掺杂到其中,由于方言具有独特的风格,掺杂方言的网络语言变得格外风趣。其次,使用方言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夹杂方言的网络语言之所以倍受欢迎就是因为它可以缩短网友之间的距离,让人有一种亲切感。现如今在网络语言中经常使用的方言主要有:陕西话、东北话、粤语、山西话。例如,“偶、俺、额”都是“我”的意思,“木有(没有)”“咋整(怎么办)”“哦了(ok,好)”“各应人(让人讨厌)”“稀罕(喜欢)”“滚犊子(走开)”“找削(找打)”“妥妥滴(没问题)”“酱紫(这样子)”“雷猴(你好)”等。

(三)表情符号

网络表情符号最能生动形象地表达情感,这些表情符号在非语言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弥补了语言交际中情感表达的缺失,简单、直观地表达了网民丰富的情感,增加了网络交际的趣味性。网络表情符号从简单的标点符号组合、英文字母组合、简单的人脸表情到现在的动态图片、明星表情包、视频短片,网络表情符号随着社会热点的出现不断地推陈出新,丰富了交际内容。{3}例如, “-_-。sorry!(道歉)”“:-P(吐舌头)”“($_$)(见钱眼开)”、“ψ(╰_╯)(恶魔)”、“╮(╯▽╰)(好无聊)”“囧rz(跪拜)等。

(四)改编

之前说到网络语言的一大来源是改编明星的话语或者网民非常熟悉的材料,例如俗语、耳熟能详的诗歌、流行的影视节目、经典的广告词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例如,贴吧当中经常见到的“人生像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这句话源自张爱玲的“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来自经典的广告词“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当我们要对讨厌的人说滚的时候会说“哥屋恩”;“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改编自《西游记》中红孩儿对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说的“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你若懂我,该有多好”改编自林徽因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学期末还有各种搞笑的有关挂科的网络语言,例如“不挂科,为我所欲也。不学习,亦我所欲也。两者不能兼并,我勒个去也”,改编自《孟子·告子上》中的名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近年来,网络语言不仅在网络空间广泛使用,更多的反映了某些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出自社会热门事件。舆论关注的焦点大多是社会现实,而网络语言的出现给这些社会现实增添了更加深刻的痕迹。例如,2010年河北大学校园发生的交通事故曝出了官二代“我爸是李刚”的网络热词,随即便引起了网民以及大众媒体的热议,“我爸是李刚”因其带有强烈的权利色彩而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

三、网络语言的演变规律

(一)简化

互联网刚开始兴起的时候由于上网费用昂贵,早期的网民用各种办法尽可能提高上网效率,运用各种手段对语言进行缩减,例如,1314(一生一世)、BTW(by the way),这样既能实现意义的表达,又能简化交际过程,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性原则。像这种简化的语言表达形式,符合网络环境中的交际需求,因此在网民中流传了开来,形成网络语言。

(二)特色化

网络语言源自于生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象。QQ、微信、贴吧、论坛等网络社区出现并普及的网络流行语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现如今,网络表情符号已经深入人心,逐渐弥补了词语在非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情感缺失,人们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心情,提高网络交际的趣味性。

(三)娱乐化

互联网的特色之一就是具有娱乐功能,网民通过各种夸张、逗趣的方式制造出的网络语言为交际创造出一种娱乐、搞笑的氛围。明星在网络上的号召力是不容小觑的,网络语言的另一大来源就是明星的微博以及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例如,随着《甄嬛传》的热播,剧中那古色古香的台词被网友纷纷效仿,形成了“甄嬛体”,言语间颇具古风,极具雅韵,例如“方才/今儿个……想必……极好/真正好……若是……倒也/定当……”,以典雅文艺的形式,拿着腔调说大白话,故意造成形式与内容的混搭风格,迎合了网友特别是年轻人的喜好与兴趣。近期,在微信、微博还出现了中英混用、中韩混用、外语音译的词语,例如,邓超的“we are伐木累”“what are you弄啥嘞”,以及中韩混用“wuli胡歌”。

(四)社会化

几年来,网络语言走出网络空间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具有娱乐功能以外,人们用简洁多变的网络语言来表达人们生活当中的喜怒哀乐,从侧面反映出当下人们社会和心理状况,它对社会的发展又有应变性。网络语言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心理和文化的映射。例如,“蒜你狠”“油不得你”“糖高宗”“豆你玩”,人们用这种诙谐幽默的方法表达对基本生活物资涨价的一种宣泄,有人把无房、無车、无女友的“三无”男青年称为“低碳哥”,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调侃的心理。

网络语言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出现的交际用语,作为网络语言传播的主要媒介,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网络语言不断推陈出新,促使网民不断模仿、复制、改造形成新的网络语言,推动了网络语言的传播和发展。

——————————

注 释:

{1}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7.

{2}黄碧云.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

{3}石慧.网络表情符号的符号学解读[J].群文天地,2011,(14).

参考文献:

〔1〕安志伟.论当代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J].理论学刊,2010,(4).

〔2〕曹进.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C]//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3〕傅福英,卢松琳.论网络语言的进化及特色——以模因论为视角[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

〔4〕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5〕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苏培志.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1):1-5.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
浅析网络语言变体的特点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概念整合视角下网络语言形成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