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宝
在过去8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华融净资产增长7倍多,总资产增长32倍作为国内最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掌门人”,赖小民一直忙于企业经营管理。但不管多忙,每次出现在《环球人物》记者面前时,他都是意气风发,侃侃
而谈。
意气风发当然是有“资本”的。在金融界,性格再自信的“大佬”也要靠实力说话。赖小民的身后是由国家财政部控股的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融)。身为公司董事长的赖小民,对于自己肩负的责任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我们是一家国有金融企业,这种性质决定了企业一方面要维护和保障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让企业健康发展,不辱使命、
不负重托。”这种使命感与赖小民的工作经历密不可分。上世纪80年代初,他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先后在计划资金司和信贷管理司担任领导职务,2003年调入中国银监会,直到2009年,从银监会办公厅“空降”到中国华融担任一把手至今。经过30多年的工作积累,赖小民深知,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整个国有经济的核心,国企能否真正强大、优秀,直接关系到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正因如此,自从来到华融,赖小民就一直在大刀阔斧地改革,全方位推进创新,加大市场化转型力度,不断加快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完成了“改制—引战—上市”三部曲。2015年底,中国华融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标志着自身从一家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成为国有大型现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后,中国华融财政部持股比例达到63.36%。
企业全面实现市场化后,国有资产也得到了保值增值。截至2016年6月末,中国华融总资产达到1.07万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了32倍,净资产达到1316.5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了7倍多,成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实现利润最多、资本回报最好、总市值最高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用一句流行语说,真是‘厉害了,我的华融。”赖小民不无自豪地对记者笑道。
尽管成绩显著,但赖小民深知公司仍处于“起步、爬坡、过坎”的转型阶段,对照国内外先进金融企业,对比世界500强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不能躺在现有成绩上,未有很多工作可做、很多潜力可挖、很多空间可补。”
改革开放至今,“做强、做优、做大”一直是国有企业的目标,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内涵又有所不同。在赖小民看来,现阶段,“做强”就是在社会上要有足够的综合实力,特别是要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衡量指标包括利润、风险、品牌、责任。其中,利润代表经济实力,风险代表保障能力,品牌代表形象,责任代表担当。“做优”则是要提升企业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指标包括企业结构、竞争力、产品质量、可持续性。其中,结构是手段,竞争力是核心,质量是生命,可持续是目的。而“做大”过去只是在国内,现在则延
伸到全球,指标包括企业规模、影响力、市场占有率、行业排名。为此,赖小民设立了三大目标。“一是做强主业,即不良资产管理,我们要通过创新,引领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打造一流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二是做优服务,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打造最具价值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 ;三是做大规模,紧贴国家发展战略,打造境内外上市、多元化、国际化经营的现代金融资管品牌。”
赖小民的“终极野心”,是用3—5年时间,带领华融跻身世界500强。为此,他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企业国际化战略转型,计划立足港澳台、服务大中华地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实现“内外联动”。赖小民希望通过国际化发展,助推中国华融成为“治理科学、管控有序、主业突出、综合经营、业绩优良”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去年12月底,中国华融(澳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揭牌开业。这是中国华融继在香港搭建华融国际、华融金控、华融投资等平台后,在境外搭建的又一国际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赖小民告诉记者,今年中国华融将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在全系统全面推行并实施“企业管理九抓”方法论,包括抓党建、抓创新、抓转型、抓风控、抓队伍等9个方面,加强和完善企业管理,把風险防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管理要效益。
“对企业来说,思路决定出路,专业创造价值,科技引领未来,内控完善细节,多元打造品牌,创新促进发展。”赖小民说。他接下来要做的,是保持中国华融市值稳健增长,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国家、社会、股东、客户、员工创造可持续增长价值。对于企业的未来,赖小民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