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军
2017年1月11日,当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首次完成编队跨海区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穿越台湾海峡返航之时,在国内媒体上掀起了新一轮的中国航母热。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高层则正在忙着向特朗普新政府就未来海军的发展积极建言。就在1月11日的当天,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兼人事局长莫兰少将(Wil]iam Moran)在“海军水面舰艇协会”年会上说:我们首先需要预算来维护目前274艘舰艇的现代化,然后再给我们更多的预算去采购更多的舰艇。那么莫兰少将这番话与特朗普之前声称的“要建造355艘舰艇的海军计划”有什么关系呢?难道美海军不担心中国海军航母的发展吗?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从1月9日美海军发布的《水面力量战略一一重返制海》的白皮书说起。在美国海军这份22页的“白皮书”中最引起外界关注的还是“重返制海”(Return to Sea Contr01)四个字。对此,美海军参加撰写“白皮书”的官员通过海军学院新闻网给出的解释是:制海并非意味着对全球海洋保持实时的控制。其核心是指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为实现目标而施加当地控制和为达成这些目标而保持控制的能力。同时,“白皮书”还就所谓的“重返制海”提出了四个投入途径:1.增加水面舰艇的火力;2.支持海军长期的现代化造船计划;3.提高作战空间意识;4.提高水面舰艇部队的学习能力。很显然,“白皮书”中的这些内容是基于海军目前的274艘舰艇规模结构而设计的,而并不是基于特朗普随嘴一说的355艘舰艇规模结构设计的。那么美海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何才能靠目前的这274艘舰艇实现“白皮书”中提出的“重返制海”目标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2016年5月2日美国政府问责署(GAO)为美海军落实2014年提出的“舰队反应优化计划”(0 FRP)提供的一份分析报告说起。在这份题为《军事准备:海军实施O FRP的挑战》报告中披露,从2011~2105财年,根据GAO对海军8艘航母和74艘水面舰艇的运行状况的跟踪数据显示,8艘航母和74艘水面舰艇分别在89%和72%的时间因维修没有按计划完成而影响了正常的训练和作战部署,具体而言就是8艘航母在此期间损失了584天的训练和部署的时间,74艘水面舰艇在此期间损失了4759天的训练和部署时间。“报告”分析指出,造成这一结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船厂基础设施过于老化;二是船厂的熟练工人短缺。为此“报告”建议,国防部和海军应在2017财年之后的拨款中优先安排资金解决这些问题。而这,正是前文提到的海军作战部副部长莫兰说那番话的初衷。也就是说,美海军未来要实现“重返制海”的目标,就必优先确保海军现有274舰艇拥有足够的维护保障能力。
最后再说一下中国航母的发展与美国海军的“担心”。在“辽宁号”航母于2017年1月中旬首次完成了跨海区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后,有媒体朋友这样问我:这是否说明了“辽宁号”就具备了作战能力?我回答说:一艘航母在短暂的时间内具有作战能力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航母在整个服役期间能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优化扎实的训练安排出多个“短暂的时间”,同时能把已具备的作战能力在所需要的时间和地點充分地发挥出来。而“辽宁号”这次跨海区科研试验和训练,恰恰是在为未来中国海军的国产航母建成服役后探寻这一规律。而在“辽宁号”航母“高调亮相”后美国海军高层忙着向特朗普政府就未来海军发展的建言,恰恰是对中国海军航母发展的一种真正“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