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终极问题对每个人是一样的

2017-04-11 22:05济群
中国商人 2017年4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终极三观

济群

有限和无限的界限

世界是无限的,宇宙是无限的。那么,人究竟有没有能力认识世界和宇宙呢?佛法认为,我们的心也是无限的,若能开发出这个层面,自然可以认识无限。是什么使我们的心从无限变成有限?甚至是极为有限的一点点?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念念不忘、割舍不下的那个“我执”。

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每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都是活在这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有些人的世界很狭窄,有些人的世界很开阔。这个世界有多大,就取决于我们自己。有些人一心扑在某人身上,那个人就是他的世界;有些人一心扑在家庭上,那个家就是他的世界;有些人一心扑在事业上,那个事业就是他的世界。

佛教关于“空”的认识,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打破“我执”,使有限回归无限。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是开发生命中所具有的无量智慧、无量光明、无量功德。

我们的心本和太虚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现在却局限于由我执构建的狭隘牢笼中,充满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修行,就是要粉碎“我执”建立起来的束缚,使生命回归原初的自然状态,成为一个自在的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自主的人。

在宗教信仰中寻找答案

在中国社会,很多人觉得宗教是可有可无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出于对宗教的误解。比如认为宗教是迷信,是人类无法正确认识自然时的想象,这是将各种原始崇拜、神话传说和宗教混为一谈。或者认为宗教是精神鸦片,是统治阶层控制民众的手段,这更是一个被长期误读的观点。遗憾的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这两种误解在很大程度上障碍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认识。

其次,是因为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陈规陋习。就佛教而言,来世化、鬼神化等倾向,以及由于信众素质下降带来的迷信化、肤浅化,加上某些文艺作品的误读,使人们对佛教及其现实意义存在种种误解,以为佛教只是为亡者和鬼神服务的,或是失意者走投无路时的避难所,与现实生活并无关联。

第三,是因为崇尚物质或为生活所累,尚未产生信仰需求。人类生活离不开物质滋养,但也容易为其所缚。当年,庄子就有“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的评价。两千多年过去,物质诱惑多了岂止千万倍?现在的整个社会都在以消费为乐,以消费为导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信仰自然会被淡化甚至遗忘。

对很多人来说,生活无非是成家立业,多赚一点,过好一点;然后生儿育女,陪着儿女再经历一番从成家立业到过好一点的轮回,人生似乎就差不多了。而从社会的价值取向来看,也不鼓励我们去思考人生意义,只是催着你多赚钱,快成功。过去时代推崇的是智慧、道德,景仰的是哲人、圣贤,而现代社会推崇的是财富、娱乐,追逐的是富豪、明星。因为这些关注不被鼓励,也使很多人觉得信仰是可有可无的。

事实上,生命终极问题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区别只是在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忽视而消失,也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得以解决,更没有任何学科可以告诉你答案。一旦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就必须在宗教信仰中寻找答案。

三观不是形而上的概念

生活中,面对同样的问题,人们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比如遭遇挫折,有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安然接纳;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再接再厉;也有人愤慨“为什么上天如此不公”,怨气冲天;更有人以为“都是命,做什么都没用”,从此一蹶不振。

为什么会这样?就取决于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我们怎么看待问题,决定了这些问题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仅仅取决于外境。所以说,三观并不是形而上的概念,而是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生道路的选择,也包括衣食住行的品质。

虽然我们时时都在运用三观,但这恰恰是现行教育中最为缺乏的。为什么很多人没有道德底线,缺乏做人准则?为什么内心充满焦躁和戾气?原因固然很多,但究其根源,也在于三观混乱,在于对终极问题的模糊。

不知道“我是谁”,就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而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顾眼前,不管未来;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就不会有正确的价值观,而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为自己,不管他人;不知道“世界的真相”,就不会有正确的世界观,而是“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只看局部,不管整体。

可见,从确立三观到为人处世,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都是由生命终极问题派生出来的。这种对终极问题的探索,为我们带来了“生命的全局观”。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才知道孰轻孰重,知道如何选择。

因为你看到的不只是眼前,还有过去和未来;你看到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和你息息相关的众生及山河大地。否则的话,我们的所见所思往往局限于眼前,结果必然是目光短浅,顾此失彼。

生命自身的奖励机制

说到道德,我们往往觉得是社会的需要,属于公共行为。当外界对你有某个约束时才需要遵守,很少将之和个体生命发生连接。

所以,当整个社会开始提倡个性解放,外界和舆论对人的约束越来越弱时,道德也被一并丢弃了,甚至出现“道德多少钱一斤”的调侃。于是乎,各种底线被不断突破。仅仅几十年,连曾经那么神圣的医疗、教育行业都变得唯利是图,白衣天使何在?灵魂工程师何在?

在一派乱象中,每个人都深受其害。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可以放心吃的食品,什么是没被造假的用品,也不知道自己住的楼房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我们总是在指责不良商家,慨叹人心不古,事实上,所有这一切正是共业所招感的,是源自我们对道德的践踏。

道德不仅是外在约束,也是对生命自身的滋养。因为道德行为不仅能给他人带去利益,也能于自身建立良性积累,令生命增上。反之,则是建立不良积累,令生命堕落。

所以对明了因果的佛弟子来说,遵循道德必然是自发的行为。即使社会对他没有任何约束,他也清楚地知道,一切言行乃至起心动念,只要發生就会形成力量。

当他自觉遵守道德时,即使这一行为尚未带来什么外在结果,但当下就会在内心形成正向力量,使人变得慈悲、调柔、包容。当一个人具备这样的品质时,必然是喜悦而安宁的。

这是生命自身的“奖励机制”,是不求自来的回报。当人感受到其中的利益,还有什么理由不遵循道德吗?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仅仅靠什么主义管理大众,或是靠理性互相约束,不仅难以落实,还会滋生一些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在让自己受益,还以为是做给别人看的,于是就有了各种作秀甚至作弊的行为。

信仰解决什么

我經常说,佛教对世界和人类的作用是普世性的。因为生命固然有个体差异,但只要你不愿像动物那样活着,都将面对同样的困惑,同样的终极问题。

佛教的普世价值在于,通过对心性的了悟,从根本上解除生命的迷惑,这是目前任何学科无法做到的。从这个意义而言,每个人都需要佛法,否则就找不到生命的出路。

而在现实层面,包括如何看待财富、环保、幸福、成功、道德等问题,佛教都可以提供智慧的思考。这些指导并非就事论事的简单规则,而是立足于心性改造,针对不同根机和需求设置的。

比如佛教的财富观,对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学人分别提出了不同要求。既让人能根据现有根机做起来,不至因为起点太高而无从入手;又让人看到未来的提升空间在哪里,不会始终停留在目前的水准。这种指导是善巧、圆融而慈悲的,不仅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都有利益,对个人和众生也都有利益。

总之,信仰首先是解决人类的永恒困惑,其次是解决世间的现实问题。只要你希望找到生命真相,就离不开宗教信仰。或许有人会说,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困惑,也不需要知道什么真相。事实上,那只是你的麻木或刻意屏蔽。因为这些问题是生而有之的。就像死亡,不论你正视还是回避,它都会到来。只有做好准备,才能在生命转换的关头坦然面对,把握时机。同样,这些人生问题始终存在,而且会生生世世地存在。终有一天,你会需要通过信仰来寻找答案。

一个生而有之的问题

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解决领域,比如农业是解决吃饭问题,商业是解决交易问题,工业则涉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本身又包含多种行业。那么,宗教信仰是解决什么的呢?

人类社会的问题虽然形形色色,但归纳起来无非两类:一是生存层面的,二是精神层面的。对于生存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或科学技术等手段来解决,并在满足基本生存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至于精神问题,固然可以在艺术、哲学等领域找到寄托,但上升到人类永恒的困惑,必然要涉及宗教信仰。

从三千年前古希腊哲人提出的“认识你自己”,到婆罗门教的“梵我一如”,到画家高更在19世纪末创作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那里去”,无不代表着人类千百年来对生命真相的探寻。对于这幅西方美术史上的名作,画家认为:“其意义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了。在我临终以前,我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这幅画中。”这是高更的终极追问,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我们不知道生命的起源,在父母未生前,这个“我”就不存在吗?我们也不知道未来的归宿,在死亡到来后,这个“我”又将去向何方?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论富甲天下还是一贫如洗,不论位高权重还是身处底层,最终都会随着死亡而归零。除了外在的一切,生命就全然终结了吗?它的归宿究竟在哪里?

当年,贵为王子的佛陀,正是因为看到老病死之苦,才发现青春、美貌、荣华富贵的虚幻。当老病死降临时,没有什么是可以依赖的。所以,他毅然放弃了王位、家庭、财富,走上探索生命真相的道路。这是佛陀的示现,也是他给予我们的身教。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终极三观
三观壁画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有用的人,都在读无用的书
古代埃及墓室壁画“彼岸时间观”图像研究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德育方式解析
终极发明师
“信仰的力量”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