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伦如何学英文?

2017-04-11 21:21尚谷楠
新东方英语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伦英国人留学生

尚谷楠

从加拿大到英国,七年里,我的身份从留学生变为国际化标准语言考试教师又变为留学生。在此期间,我遇见的很多人在出国前都抱着“到了国外英文自然会变好”的期待。然而,在结束一年甚至几年的学业、登上回国的飞机时,他们才蓦然发现,那份期待恐怕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传说之一。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身处海外的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升反降呢?留学生们又该如何在海外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真正高效地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呢?

简单来讲,英语学习的方法分为两种: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显性学习主要是指依靠英语老师或英语教材,通过老师讲解和传授进行学习;隐性学习又叫“浸泡式学习法”,提倡英语学习者像小孩子牙牙学语一样,把自己浸泡在一个纯英语的语言环境中,逐渐提高语言能力。在国外学习或生活,“英文自然会变好”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但前提是学习者要主动将自己浸泡在英语环境中,而不是等着环境来陶冶自己,并且这种“主动浸泡”需要一定时间的坚持和积累。但如今,中国学生在英美国家的留学情形却是,虽然人在国外,但日子过得比在国内还“中国”:整日和同胞聚在一起,很少主动开口说英文。如此一来,“浸泡在英语环境中”的隐性学习难以实现,又没有显性学习的助攻和保障,英语水平自然直线下降。

那么留学生们究竟该如何在国外抓住机会,高效提高英语能力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在英国求学和工作的经历,给出三点建议。

让你的英语在文化里落地生根

或许你的雅思或托福都拿了高分,或许你将《神探夏洛克》和《唐顿庄园》刷过很多遍,但当你闯进真实的英伦社会,你对自己英文水平的所有骄傲和自信都可能在瞬间崩塌。当你去超市买完东西结账,收银员的一句“Cash back?”就能让你一脸懵逼。原来在英国,人们在超市结账时,可以通过收银员从自己的银行卡中取出少量现金,所以“cash back”并不是“买完东西还能返现”的意思。由此可见,在英伦学英文,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要仔细观察英国社会,了解英国人究竟是怎样生活的。你会发现,这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

对于文化,有人将其比作冰山,认为我们所能看到的建筑和能听到的语言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无法直接看到的价值观占了一大部分;也有人将其比作洋葱,一层里面还有一层,只有身处其中才能参透其中的玄机。然而,无论是“探寻冰山”还是“手撕洋葱”,语言都是了解文化的一把关键的钥匙。学英语和了解英国文化难以分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到英国的文化,就不能不谈英国人对足球的狂热。正如英国足球专栏作家大卫·考恩所说:“足球赋予英国人一种归属感和神秘的终极崇拜意识。”你若生活在双雄矗立的足球之都——曼彻斯特(编注:“双雄”指的是曼彻斯特联足球俱乐部和曼彻斯特城足球俱乐部),你更能切身感受到英国人血液中对足球的激情与热爱。仔细研究英国人常用的口头用语,不难发现很多表达都是从足球用语借鉴而来。例如,kick off原本专指足球比赛开始,但渐渐地,这个表达不再限于足球比赛,因此在英国你常会听到人们说“OK, lets kick off”,用于表示即将开始某项活动。Score an own goal原本也用在足球比赛中,指的是球員将球射进自己队的球门,后来该短语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形容某人因不经意的举动将自己和团队置于一个更加不利的处境,自摆乌龙。这样的例子在英语中不胜枚举。

每一个迷恋英音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因为他们既向往那种英伦腔,同时又被英国人变幻多端的口音和时不时的吞音折磨着。如果仔细去听英国人讲话,你会发现,身处底层的民众往往会漏掉一些单词末尾的/t/音,比如单词overweight、adult等。但我发现,一些高级官员在接受BBC采访时也会漏掉/t/,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我就这个现象跟同事探讨,他们说,那些官员要么是说话随意,不留意发音和社会阶层的关系,要么就是“老司机”,接受过特殊训练,故意在讲话时漏掉/t/来接近普通民众,让民众觉得他们的话可信。由此可见,如果不了解英国文化,很难掌握英语学习的精髓。

像英国人一样说英语

出国之前,大多数人对于口语好的理解就是“洋腔洋调、发音地道”。然而出国之后,人们才会意识到,说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秀,而是为了和别人交流。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英国人的讲话方式和交际策略。其实,你和英国人聊多了会发现,他们往往喜欢通过重音、弱读、停顿、语调和语气的变化等来表达不同的意思。举个例子,当一个同事说“I may come to the office tomorrow”,如果重音落在office上,那么该同事明天很可能来办公室;但如果重音落在may上,那就意味着该同事明天不大可能会出现在办公室。

还有一个例子,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长夏短,但是热的那几天是超级热。每年的高温天里,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因为在英国很难找到空调,好用的电扇也不多见。可是当我见到英国的同事,我不仅不能抱怨天气热,还要和他们一样兴奋地指着天说:“Excellent! Wonderful!”这样才能和他们继续愉快地聊天,因为在英国人眼里,一年当中难得的高温天是用来期待和享受的。所以说,好的口语不是箭一般的语速,也不是非常时髦的伦敦腔,而是要明白英国人的说话之道,把英语讲到英国人的心里去。

充分利用你的iPhone

在英国,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抓住一切机会,用iPhone里的拍照和NOTE功能来记生词。比如去超市买猪肉,我会把所有装肉的盒子上的标签拍下来,然后回去研究。后来我发现,超市里卖的pork无非就是这几种:mince (肉末)、belly (五花肉)、rib (排骨)、joint (肘子)和chop (猪排)。再比如去Nandos烤鸡店,我也会把他们的菜单拍下来,然后就掌握了一系列关于鸡肉的表达:chicken drumsticks (鸡小腿)、chicken breast (鸡胸肉)、chicken leg (整鸡腿)、chicken wings (鸡翅膀)、chicken thigh (鸡大腿)和whole chicken (整鸡)。可见,词汇的学习靠积累,走到哪里,这都是王道。

谈到读写,现在英国的报纸都在推广无纸化运动,鼓励读者通过电子订阅在APP上看。因此,每当我在APP上看到一些不懂的词和精彩的表达,我都会马上通过截屏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分类整理。后来我发现,英国报纸上的核心词汇其实就是那么多,解决掉这些核心词汇后,阅读英文报刊的速度自然会不断加快,把那些精彩的表达用在自己的写作里,也会给导师带去惊喜。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留学生注意:在和外国人交谈时,很多人还没说上两句英文,就会不自觉地来一句:“I am sorry. My English is bad.”亲,你即使有这个想法,也不要轻易说出来。因为在实际的交流中,“道歉”这块遮羞布除了展露自卑和暂停交流,没有其他任何用处。在我留学的七年间,除了很熟的朋友间“互黑”,我从未见到有哪位英语母语者嘲笑非英语母语者的英语水平。比起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我们说英文时笨口拙舌。但是不要忘了,我们跋山涉水、远渡重洋,付出的努力比他们要多出太多,光凭这点我们就无需自卑。

讲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也许我在英国待上一辈子也无法完全像英国人一样说英语,我又何必那么努力去学习呢?这让我想起网上一段让我感同身受的话:“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我承认,文化和语言的鸿沟在有限的时空里是无法完全跨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只能自我放逐,活在无边的绝望里。语言是一扇窗户,努力和决心定能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当你愿意为人生做出改变时,开始虽然最难,过程也总是很痛苦,但结果必定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
英伦英国人留学生
英伦海啸
英国人的度假历史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垃圾22年
Kent&Curwen 2017初春系列重塑英伦经典
捷豹路虎在华尽展“创意英伦”风采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张自启中国画——英伦纪行
谈天气
英国人的姓氏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