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执行总编 兰恒敏
去杠杆要把握好动态平衡
□ 本刊执行总编 兰恒敏
李克强总理曾经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把握好动态平衡,中国经济才能行稳致远。我们眼下的去杠杆,也要掌握动态平衡——既减少未来隐患,又兼顾现实需求。
现在是6月中旬。金融去杠杆没有放松的迹象,市场上的钱开始明显吃紧。
如近期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超过5%,而五年期及以上贷款利率只有4.9%。这意味着,即便按基准利率发放个人房贷,银行也是亏钱的。
“不能因为防范潜在风险而引发新的风险”,逐渐成为部分市场人士和经济学家的担忧。这种担忧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流动性风险在相关数据上已有明显反应。比如短期拆借利率由年初2.58%增加至2.89%,同业存单(6个月)的到期收益率,国有银行年初至今由3.6%增加至3.89%,同期农商行则从3.58%大幅增加至4.42%等。
流动性偏紧是怎么形成的?
过去几年,市场在一段时间内推动了金融加杠杆,比如银行委外业务,资金通过层层嵌套加杠杆。监管加强后,资金想要收回来就会面临问题。银行资产端通常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和工具所构成,回收需要一个过程。而在多次加杠杆之后,随着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给投资者带来损失,资产端则会先行收缩,短期内资产与负债之间就产生了资金缺口。
在流动性趋势偏紧情况下,市场预期会顺势运行,原本拆出资金为主的大型机构也会非常谨慎,市场资金需求会明显地阶段性大于供给。事实上,部分中小银行的表外业务、同业业务、通道业务、委外业务做得已经很大,一旦监管收紧,市场流动性增长放缓,必然造成这部分银行的流动性紧张。
去杠杆的真正目的,是减少金融风险,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是我们想过没有:资金为什么喜欢“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780.3亿元,尽管在去年较低的基数上同比增长了24.4%,但与其105万亿元的总资产相比,利润回报率还是偏低。
资金脱实向虚,根本原因是金融领域的投资回报率和资金流动性要远高于实体经济领域。投资实体经济不赚钱,资金当然不愿意投资实体经济。
因此,资金脱实向虚和杠杆过高,问题出在金融领域,但根源却在实体经济。如果实体经济没有合理的利润回报,资金即使从虚拟经济中“驱赶”出来,也不愿意流入实体经济。其结果只能是一个:沉淀。
不仅如此,银行资金紧张,一方面对实体企业的放贷会放缓;另一方面资金成本高,引发贷款利率上升,企业融资成本必然增加。当前经济运行仍存下行压力,放贷存在风险且收益不高,这会促使金融机构更不愿借钱给实体企业,实体经济处境更加艰难。
如何在坚定去杠杆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灵活把握好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