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引起的思考与管理探讨

2017-04-10 12:06:03陶懿伟方心葵俞沛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废液药品实验室

刘 艳, 陶懿伟, 方心葵, 俞沛初, 谢 强

(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 200240)

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引起的思考与管理探讨

刘 艳, 陶懿伟, 方心葵, 俞沛初, 谢 强

(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 200240)

高校实验室安全关系到师生的人身安全,也关系到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现针对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外高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方式,提出了加强管理实验室安全要从人、生物和化学三个方面入手,并建立和完善安全法规和制度以强化安全的建议,包括加强对实验人员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的考核;强化生物实验人员操作技术的规范性,杜绝和减少污染危害的传播和扩散;建立统一的药品管理系统,分类存放危险化学药品,有效定位药品使用去向;依据实验室废弃物的类别与特征,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防止实验室废液污染环境;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实验室安全自查和监督检查等,从而降低实验室发生危险事故的概率。

实验室安全; 生物安全; 人员培训; 化学药品管理; 废弃物

0 引 言

高校承载着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人才和输送主力军的重要使命,高校安全关系着每个生命的安全,也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本文所指的安全是无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或死亡,造成设备或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1]。高校实验室具有设备资产集中、科学技术密集、危险性相对集中、人员结构复杂和高级人才集中等特点,因此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防火、防盗、防爆、防毒、防生物污染和化学药品泄漏等[2]。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实验室不断扩建,各类各级实验室也随之产生。然而,近几年来,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却令人担忧,尤其各类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报道,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实验室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愈来愈多,如固体废弃物、废液、辐射、微生物污染等,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

1 实验室安全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药品管理混乱

实验室药品种类繁多,尤其化学实验涉及大量危险药品,如果保管不善可能发生严重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从1995年清华大学和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事件,2004年扬州大学秋水仙素投毒事件,到2013年上海某高校医学院研究生遭他人投放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死亡,这些剧毒化学品均来自实验室,事故表明实验室药品尤其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存放、管理和使用存在很大的漏洞。另外,随着高校实验资源的整合,对实验室管理也提出新的挑战,诸如实验人员各自订购实验药品,造成重复订购、药品过期、手工记账难及库存查询不便等现象,这些都加大了管理难度,造成实验室管理复杂、流程混乱、工作效率低下,内部不能进行有效统一管理等。认真分析实验室安全的新情况、研究探索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药品安全管理的对策,是高校当前面临的一项严峻而紧迫的任务。

1.2 生物安全隐患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生物样本材料本身即具有潜在危险性,如动物血液可能传播或携带病菌病毒、植物样本存在病变因子、致病微生物易引起环境污染和人体组织病变,具有影响生物免疫系统甚至导致死亡的潜在危险性。病原微生物或具有潜在危险的重组DNA,直接或间接地给人或动物带来影响或损伤。生物安全不仅涉及种类繁多的生物因子,而且还涉及样品的采集、提取、分离培养等操作环节,这就增加了生物威胁因子侵染人体的途径和可能性。由于管理上的疏漏或技术上的缺陷造成的意外事故不仅可能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还可能对周围人群或环境构成潜在的威胁。生物类威胁不同于物理化学性威胁,具有潜伏期长、引起物种破坏及生态平衡等特点,其危险性更大[3]。

1.3 废弃物的污染危害

高校实验室产生废弃物的途径很多,如固体废弃药品和废弃液,过期的废弃药品仍会对环境和人类产生破坏性和伤害性,目前环保部门尚未将其列入环保检测项目,这是高校和研究所实验室安全问题的一大漏洞。实验室产生的废弃液量多,种类成分复杂,甚至含有不确定性,给回收工作造成很多困难,隐患较多。例如,实验楼的下水道与生活污水共管排放,含酸、碱和重金属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腐蚀管道,给周围土壤造成不可逆破坏[4];有些废液成分属于剧毒物和致癌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甚至某些不同成分的废液在回收时,由于人为随意混合而引起爆炸事故。废弃液回收问题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制定相应法令条文和处理对策。

2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设措施

2.1 加强人员安全培训

在实验室人员安全培训方面,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制度非常严格。通常,对于刚入校的新教工、研究生、即将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等不同类型的人员,学校根据其不同的专业,给予明确的培训和考试要求。例如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未经安全培训、未通过考试,任何人都不得进入实验室。其“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EHS)与MIT警察密切合作,确保所有研究都是在合法和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的,所有接触化学或有毒物质的研究人员必须参加4项不同内容的培训,并且通过EHS管理办公室的网站考试。除了实验室化学安全培训,美国高校对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关于气体操作、血液病原感染控制、噪声防止和灭火器使用等方面的培训也有强制性要求。培训课程的学习设置学时数,通常每月举行一次[5]。

我国高校正逐渐增加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视,对于新进实验室研究人员及刚入校的本科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如我校建立了网络安全考试题库和网上考试,强制性要求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定期参加安全考试并且需要考试合格。尽管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实验室安全的大环境和基础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学习和借鉴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管理理念和举措,有利于我们开拓思路、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安全和谐的大学校园,为教学、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2 落实药品统一管理制度

危险药品关系到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学校必须有完善危险药品的储存条件,在保管和取用药品时做到科学合理,严格遵循规章制度,才能将化学实验室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对于大量实验药品,应据危险性对其进行分类,设置药品柜,将普通药品与危险药品分开存放。

(1)建立统一的药品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MyEclipse5.1.1开发基于jspstruts2、spring等的软件,建立实验室药品管理系统[6],该系统只允许以管理员身份进入系统,保证了药品的统一管理。基于此,实验室药品的出入库记录即形成一本动态台账,台账中显示药品来源、危险级别、储存条件、有效日期、出入库数量、经办人及经办日期等信息。该系统使药品能够在入库与出库之间建立有效联系,优化药品的进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药品管理员可以实时查询药品库存,根据数据统计,制定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有效防止药品积压,既节约成本又保证药品供应[7]。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动态台账随时查询经手人及药品去向和用途,有效掌握药品的安全使用。

(2)危险药品分类存放。对于危险药品,按其化学性质分为易燃品、氧化剂、毒害品、酸腐蚀品和碱腐蚀品。按照酸与碱分开、易燃品与氧化剂分开、毒品与酸分开的原则,设置危品室,并隔成独立小间,小间间互不流通,以防不同种类药品之间混合发生反应;每个小间都装上排风扇,保持空气流通,并且每个药品橱柜都装有排气管道通向室外疏散空气,防止室内药品挥发气体浓度过高而引起爆炸[8]。同时配备灭火器,实验人员应对灭火器性能和操作方法非常熟悉。

2.3 强化生物操作技术规范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是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Biological Safety Level, BSL)的重要指标之一。以BSL-1、BSL-2、BSL-3、BSL-4分别表示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其中BSL-4属于最高级防护实验室。各生物实验室应根据其实验微生物的危险类别确定其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制定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一系列准则、管理制度等。另外,还要在实验室中建立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以减少或避免由操作者人为失误、不规范的实验技术或仪器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危险事故[9]。

除了避免技术上的失误,实验人员还应强化自身的生物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保护,规范自身的行为。在实验室须穿实验服,佩戴口罩、护目镜、防护手套、鞋等。未着工作服、手套、口罩者不得进入实验室,避免接触危害和口吸危害,实验结束应丢弃手套,避免佩戴手套接触实验室门及其他与实验无关的物体,造成污染。要严格区分生活区和实验区,严禁将实验工作服带入生活区内。实验用到的注射器应回收至利器盒,其他污染性物质在丢弃时要避免扩散污染,采取高压灭菌处理等措施[10]。

2.4 规范对废弃物的分类处理

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应进一步规范完善废液管理制度和措施,强化对废液回收的监督管理,使废液回收的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如美国高校对废液处置有完整的法律法规约束,国家环保局制定并且4次修订《资源保护及回收法》,强化对危险废弃物的识别和管理;《污染预防法》提出从资源减量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入手,强调用污染预防取代污染控制[11]。我国高校对废液处置制定了相关程序,但缺乏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杜绝实验室废液少报、漏报、不报现象。高校应加大对废液回收的监管力度,增强法律约束性,废液处置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由校级安全管理机构向实验室安全管理员问责,明确责任制和责任人,落实对废液管理制度的推行。

废液处置分为收集、分类、回收、处置4个步骤,应根据其成分和特性分类回收[4]。①有机性废液。如醚类、酚类、醇类等,应进行分类收集;②生物性废液。如生物标本及其污染物、含致病微生物的培养液、动物解剖的手术器械清洗液等,应采取有效灭菌的方法,如高压灭菌、消毒等措施[12];③无机性废液。如毒性较大的离子(如汞、铬、铅、砷、铋、镉、CN-等),强腐蚀性的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13],应分类回收以避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各种废液按照分类回收至不同的废液桶,在废液桶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废液的主要化学组成和大概百分比、废液的具体分类以及废液收集人的姓名等信息。化学废液的分类回收有利于按其反应特性集中处理,降低了处理的成本,也降低了废液发生混合爆炸的可能性,提高了废液处理的安全性。废液的处置应尽量在环保中心进行,或委托经环保部门认定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最终处置。

2.5 加强实验室安全检查

隐患预防重于事故处理。安全检查能提前发现实验室安全隐患,便于及时纠正、处理,将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期。各实验室应建立安全自查表,设置实验室安全员,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实验室,记录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改正。高校的安全管理部门应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各单位和部门实验室进行抽查,实施监督管理手段。每次检查后,对整个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并以书面或网络等方式发布,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和评价。对于安全问题严重的实验室要通知到具体部门负责人和领导,限期整改,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是一种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根据每个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对检查标准不断细化、规范化,注重实际可操作性。

3 结 语

高校的发展要以校园安全作为保障,实验室安全应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或消除生物和化学危险给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同时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保持对生态环境、教学科研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水平。

[1] 庄育智,等.安全科学技术词典[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12):1-3.

[2] 温光浩,周 勤,程 蕾.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3-157.

[3] 吴晓峰,闻星火.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81-88.

[4] 张曼曼,张饮江,张乐婷,等.实验室废液分类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7):234-238.

[5] 阮 慧,项晓慧,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4-8.

[6] [美]Herbert Schidt著.Java参考大全[M].鄢爱兰.鹿江春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 程健君,蔡念光,刘雪晴,等.实验室药品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0,27(6):60-62.

[8] 李越敏,张志恒,郝晓颖.化学危险药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措施[J].化学教育,2007,28(4):57-60.

[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Laboratry Biosafety Manual[M]. 3rd ed. Geneva:2004.

[10] 戴 芳,何 江,赵治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199-202.

[11] 刘 俊.对分析化学实验“三废”处理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3):80-81.

[12] 陈俊平,吴翠霞,周开梅,等.工科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3):26-30.

[13] 刘 娟.化学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9(2):47-49.

Reflections on the Laboratory Safety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LIUYan,TAOYi-wei,FANGXin-kui,YUPei-chu,XIEQiang

(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The laboratory safe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ritical to personal safe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related to steady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It used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of foreign universities for reference, and proposed advices that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rom aspects of people,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nd it should be necessary to build and complete safety codes and regulations to strengthen security, including that strengthening the personal training and evaluating safety knowledge on a regular basis of the experimenters; enhancing the operation normalization of biological experiment technology to eliminate and reduce the spread of pollution hazard; establishing a unified chemicals management system and classifying storage of dangerous chemicals, to effectively locate chemical use; putting forward effective waste treatment methods to prevent environment pollution according to laboratory waste categor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rganizing regular and irregular supervision and self-inspe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These measures would de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laboratory dangerous accidents.

laboratory safety; biological safety; personal training; chemicals management; waste

2016-03-25

刘 艳(1986-),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实验师,实验教学中心安全员,研究方向主要为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安全管理。

Tel.:13817098468; E-mail:liuyan8468@sjtu.edu.cn

X 923

A

1006-7167(2017)01-0287-03

猜你喜欢
废液药品实验室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44
结晶法脱硫废液提盐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山东冶金(2019年6期)2020-01-06 07:46:12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2期)2019-03-07 05:17:26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1期)2019-02-24 06:55:52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0期)2019-02-24 06:55:35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19期)2019-01-16 05:36:09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8
MVR技术在化机浆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造纸(2015年7期)2015-12-16 12:40:48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