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 130012)
探究基于信息化时代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思路
褚媛媛
(长春工业大学, 130012)
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表现在改革开放时期以来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出现了人口流动极大的情况,使得城市中的基层社区管理工作日趋复杂,除此之外,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还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从而对以往的城市社区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了我国传统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特征、在信息化时代下我国传统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挑战、加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三个重要方面,旨在全面寻找到信息化时代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优化能够良好实现,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工作顺利健康的展开,并在工作展开效率上得到高质量的运行。
信息化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思路
在上个世纪中期,世界上电子通讯以及微电子的出现与应用,极大的推动了整个世界进入到信息化的新时代。我国在这种大环境下的科技与经济都得到的全面的发展,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城市社区治理问题是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的转型发展,使得人们生活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质的提升,整个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也相应得到了发展与提高。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是关键性的基本单元,想要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完善与发展社区的现代化,在信息化时代下建设新型社区是整个社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也是推动城市实现现代化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性环节。
(一)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行政力量依旧强大
在我国城市的社区建设组织系统不断推进的过程与方式中可以看出,社区治理工作仍然以当地政府为主导。虽然国家极力的强调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展开必须全面的采取多元化的形式,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展开中政府的行政管理依旧具有较大的力量[1]。
(二)城市社区的自治程度不高
在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工作中有很多地区已经全面的实施了社区居民自治的管理方式,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没有展现出较高的自治程度,整个自治权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社区治理的社会化参与不高
在我国城市社区的集中治理模式中,只有极少的发达城市使用了社会化参与方式以及政府推进型的治理,城市社区治理朝着多元化共治模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参与不高的影响。
(四)城市社区没有较高的信息化治理水平
在我国城市社区的多种治理模式中,只有一个城市开展了“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社区服务模式与相应的组织系统[2]。我国社区发展在具体需求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整个社区功能朝着网络化与社会化上发展,城市社区的利益主体也表现了高度的多元化,我国传统的城市社区管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期待能够获取信息化时代下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一)缺乏明确的社区基本关系,社区治理结构不能定型
在信息化时代下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建设才刚起步,城市社区治理中群众的公共事务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能够全面的在社区治理中实现资源共享,不同社区之间应当及时的进行互动与交流。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每一个社区都想突出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从而能够能够整个群众公共事务处理中的核心,在公共资源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但是在实际的社区治理工作中因为社区没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导致了整个信息在交流上存在着不畅通的情况,也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的模式与平台,使得整个社区组基本关系上呈现出了混乱的现象。
(二)社区工作展开缺乏非政府组织,整个治理结构较为单一
在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展开中,社区中的非盈利组织能够对政府集中式管理模式向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的职能进行全面的承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积极的对社区工作展现的多元需求实现满足,使得政府能够进行职能的转换,从而极大的加强了我国城市社区自治机制的创建。因为多种不同的原因,我国城市社区的非政府繁荣管理组织在发展上十分缓慢,不仅种类较少,且在数量上表现了极大的不足[3]。甚至我国很多的城市社区非盈利性组织的建立是借助政府的力量与资金完成的,因此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极大的受到政府的制约与管理,对整个工作展开的有效参与缺乏途径与手段,在社区治理中还没有高度的独立进行能力。
(一)在加强政府运作的基础上实现市场运作
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工作信息化进程中应当就的坚持政府推动基础上的市场运作原则,全面的在工作的具体展开中加强领导与规划,充分的将二者的综合优势进行发挥,进一步的实现资源共享[4]。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应当将地区内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单位的信息化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有效的协同建设,对政府在整个工作展开中的管理、规划以及协调与宣传等多方面的作用中应当进行充分的发挥,对信息市场实现进一步的培育与发展,建立良好有效的竞争机制,从而对社会与企业在整个社区治理工作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引导。
(二)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育,促进工作展开中合作
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展开中,应当积极的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多层次人才队伍。不论是在中小学教育中还是在高等教育与终身教育过程中都应当主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培养信息技术操作与相应的业务知识,对市场开拓以及企业管理也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展,从而为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展开提供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除此之外,政府与相关部门还要应当对海外优秀的人才进行引进与吸纳,及时对国内外的信息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与追踪,引进与吸收新研发的产品与技术,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展开加强优势[5]。在信息基础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对安全使用的规章制度进行健全与完善,积极的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与手段,实现科学化的治理。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是一个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国的不同地区之间开展的进程存在很大的不同,并且在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上存在多种不同的形态,但是在整体上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从传统的单一模式积极的向多元化转变。本文围绕着我国传统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特征、在信息化时代下我国传统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挑战、加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三个重要方面展开了论述,希望能全面寻找到信息化时代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优化能够良好实现,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工作顺利健康的展开。
[1]蔺丰奇,李颖慧.论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制度建设——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J].行政科学论坛,2014,03:36-44.
[2]王雪梅.社区公共物品与社区治理——论城市社区“四轮驱动、一辕协调”的治理结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04:60-63.
[3]李有发,辛广楠.欠发达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服务的特点、问题与对策建议——基于甘肃省的调研[J].社团管理研究,2010,08:37-40.
[4]彭彬.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探析: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基于长沙市岳麓区社区多元共治个案观察[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6,01:25-28.
[5]孔喜梅.城市居民社区公共停车位的治理研究——基于《物权法》和治理理论的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01:124-129.
G322
:B
1007-6344(2017)08-03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