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琼
(辽宁禹盛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辽宁 朝阳 122000)
凌源市红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
王珏琼
(辽宁禹盛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辽宁 朝阳 122000)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为人们提供洁净的水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居住、休闲、观光、旅游场所。本文以凌源市红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为例,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布置和功能分区,并对实施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表明凌源市红山流域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红山小流域;生态清洁型;措施;功能分区;效益
红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位于辽宁省凌源市红山街道,属大凌河水系。项目区地处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4°C左右,最高气温43.3℃,最低气温-29.5℃,无 霜 期 150d,年均 日 照 时 数 为2799.6h,多年平均冻土深度1.20m,多年平均降水量464.6mm,7~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年均蒸发量1974.3mm,多年平均风速2.5m/s,主导风向为N。流域包括红山街道的全部5个村,现有总人口7903人。流域内农、林、牧、副各业生产发展不平衡,项目区总土地面积5344.47hm2,其中:农业用地1671.86hm2(坡耕地面积660.04hm2),各种林地(疏林地、经济林、水保林、果园等)一共2758.91hm2,水域19.45hm2,城乡、工矿、居民用地359.85hm2,荒地520.52hm2,河滩地13.88hm2。流域内交通设施相对发达,距凌源市城区较近。流域内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农业面源、生活污水等。
2.1 总体布置
辽宁省凌源市红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具体措施[1-2]布置为:一是通过封禁治理、疏林补植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林、经济林,进行林地径流控制;二是通过村落垃圾收集、道路硬化、道路两侧及村庄植树、植草、种花等方式进行绿化,对村落中的污染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三是通过修建各种水平梯田、保土耕作、配套工程,进行农田径流控制,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舍饲养畜,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上减轻了水质污染;四是通过生态治沟、河道整治,修建谷坊、浆砌石护岸、河道清淤、堤防修建和整治,种植水生植物、灌木和具有吸附、降解作用的植物,在污染物运移、扩散过程中进行控制。小流域通过“四级防护”的措施布局对流域范围内的地表径流层层拦截,过滤进入河道的泥沙杂物,减少污染物对水质和土壤的影响。
2.2 功能分区
根据红山小流域的地形地貌特点、风景资源条件、性质及分布情况,将小流域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即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区、生态自然修复区、河道周边整治区、水土保持生态休闲观光区及家居环境美化区[3、4]。
2.2.1 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区
本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水平梯田治理区、沟道坝系整治区。在荒山坡面径流侵蚀比较严重的地区,根据坡面的地形和土壤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水平梯田(图1),如土埂水平梯田、石埂水平梯田[5]等,可以有效减少坡耕地的径流和泥沙损失。通过修建水平梯田,配合果树等经济林木的种植,再结合节水灌溉等措施,形成标准化的水平梯田治理区。在径流或洪流较大的沟道,应根据沟道的地形、地质条件、径流量或洪流的大小、冲刷物类型,可布设不同的拦蓄工程[6]。在侵蚀活跃的沟道上游可砌筑干砌石坝(图2a)、石笼坝(图2b),坝体规模可根据径流量、拦沙量等确定;在侵蚀活跃的沟道下游可砌筑双弧形浆砌石坝(图 2c)、浆砌石重力拦沙坝(图2d),坝体规模确定原则与干砌石坝类似。
图1 水平梯田设计示意图
图2 各类拦蓄工程设计示意图
2.2.2 生态自然修复区
在流域内植被较好的区域,应采取封育保护措施,设置护栏进行圈围,在合适的位置设置警示牌等,减少人畜破坏。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大,防治任务艰巨,在短期内只依靠人工治理是不现实的,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搞好封育保护,快速恢复植被,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封育现有灌草和残疏林群落等措施,同时采取补植、补播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2.2.3 河道周边整治区
红山小流域内河道为万元店河,是大凌河西支支流,整个流域东西走向,东高西低,山高坡陡,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无雨时河道干涸,有雨时极易形成暴雨洪水。汇流时间短,洪水历时短,洪水峰高量大极易成灾。该河段所在的红山街道两岸有学校、居民房屋、耕地、厂房等设施,河道两岸被不断新建起的房屋和院落挤占,逐渐变窄,两岸居民生命财产受到洪水威胁。因此,治理本河段,砌筑边坡护岸,修建堤防,使洪水安全下泄,已有土堤1782m。
2.2.4 水土保持生态休闲观光区
该区结合包括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木兰山风景区以及万亩油松林观赏区等现有景区进行综合设计,形成集文化体验、文化博览、田园度假、康体养生、景观居住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区。
2.2.5 家居环境美化区
该区以红山小流域的村庄为主,占地面积298.07hm2,主要污染源是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是小流域污染的主要浸染源。通过对流域内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理与改厕、改圈等措施相结合,逐步形成清洁的村落环境,并带动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收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低害化直至无害化。除此之外,对村庄的道路和住宅门口、房屋边的空地进行绿化,使小流域内村庄达到良好的景观美化效果,为居民提供方便休闲场所。
该小流域建设实施后,项目区水土流失能够得到全面综合防治,区域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将开创辽宁西部地区一个生态休闲旅游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有机结合新景点,能够吸引广大民众前来观光旅游,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栽(种)植的林草措施可将一部分降水就地入渗,提高了地表径流的利用率,增加常流量;浆砌石坝等拦蓄工程可以拦蓄径流泥沙、调节径流、减少泥沙淤积又可削减洪峰流量,有利于提高项目区内抵御洪水灾害,有利于保证农业稳定高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项目区内林草覆盖率的提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外,森林还可以美化环境,消除噪音。因此,项目区内森林面积增加,对周围环境具有净化和美化作用。
3.2 社会效益
通过治理,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率将得到有效提高,地力的上升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项目区内人与自然更趋于和谐,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实施后,粮食单产提高,水保林、经济林面积增加,护岸、潜坝、堤防等水利设施得到完善,使农业生产在面对旱涝等自然灾害时的抵抗能力有效提高,形成以粮食为主、经济林木、经济作物、蔬菜、畜牧等为辅的更加合理的农业经济结构;(2)项目实施后,随着经济林木、经济作物、蔬菜、畜牧等的发展,将为项目区内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社会就业机会,尤其是增加农村妇女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安定;(3)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项目区内的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增加了村民的土地上的直接收入,与其他经济林木、作物、畜牧等收入以及其他就业收入一起,为他们安居乐业,步入小康生活起到推动作用。
3.3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基本农田能够增产粮食,水土保持林和封育治理能够增加木材和薪材,经果林增产果品,以及小流域休闲游客容量能够增加收入等。
通过流域内封育、垃圾收集和绿化、修建水平梯田以及修建谷坊、浆砌石坝等措施,将小流域划分为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区、生态自然修复区、河道周边整治区、水土保持生态休闲观光区及家居环境美化区。治理措施实施后,项目区水土流失能够得到全面综合防治,区域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辽宁西部地区生态休闲旅游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有机结合新景点,为今后此类地区的小流域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1]刘立权,范昊鸣,王亮,等.辽西山地丘陵区生态景观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4(08):13-16.
[2]李侠.某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12):57-60.
[3]张政利,梁传福,黄毅.彰武县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效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07):560-562.
[4]于晓光,李志,李红月.凌源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技术措施[J].水利发展研究,2002(08):39-40.
[5]段海侠,李靖.莫古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S2):223-225.
[6]谢怀忠,郭金华.建昌县药王庙镇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选择[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09):141-142.
[7]董凤.新义县大石湖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8):39-41.
[8]李春林.小流域综合治理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式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43(04):202-203.
[9]庞仁军.西丰县柳树小流域治理措施[J].吉林水利,2009(02):48-51.
[10]蒋春光,袁立新,郑国相,等.辽宁山区生态经济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1(11):673-674.
S157.2
B
1672-2469(2017)02-0038-03
10.3969/j.issn.1672-2469.2017.02.014
2016-06-28
王珏琼(1982年—),女,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