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2017-04-10 22:15李绿林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

李绿林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其文字精炼,言简意赅,表意丰富,但现在很多学生并不太喜欢文言文。我们可以巧设导入,激发同学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以读促教,让学生在诵读中乐学文言文。同时,也要注重梳理文言知识点,重视归纳和积累。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刍议

G633.3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閱读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但是事实上,由于文言文离现在年代久远,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不像现代文一样通俗易懂,很多学生并不太喜欢文言文。再加上现行的文言文教学,主要以教师一讲到底为主,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教师也在苦苦探寻文言文高效教学之路,毕竟学生要面对高考,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不可荒废,而且,词语语法等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文章都不能读懂,又何谈赏析呢?我们一直在寻找结合点、平衡点,既能让学生乐于学习,也能让学生基础扎实。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试谈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巧设导入,激发同学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既然学生提起文言文就兴致不高,那么我们一开始就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带着疑问、好奇去接触文言课文。而课堂的导入发生在课堂的开始,能不能迅速抓住学生,引导他们高兴致地步入课堂,导入至关重要。优秀的导入犹如凤头,不仅漂亮让人赏心悦目,还能吸引大家探讨背后的秘密。所以我们要巧设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导入: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还以这样导入:有副对联是这样形容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个群体的,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那么,到底是哪些人能光凭言辞就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我们就来接触其中的一位。我们也可以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如果你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个小国的国君,当两个强大的国家联手来攻打贵国时,你会怎么做呢?同学们定会众说纷纭,迎战?投降?求和?……也必定会有争执,这时,我们在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当时郑国的国君是怎么选择的吧。这些导入都能激起学生的好奇之心,进而想了解文章内容一探究竟,使接下来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有了好的开端。

其次,以读促教,让学生在诵读中乐学文言文。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既然语言障碍是学生缺乏学习文言文兴趣的重要原因,我们就应该用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扫除阅读障碍。同时,朗读还能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更真切的品味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感同身受故愿接受。如在教学《先秦诸子选读》中《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这一选段时,我先布置了学生预习,本选段引用了《诗》、《汤誓》中的句子,生字词较多,还有几个通假字。正式上课时,先让全体男生读一遍课文,女生听听有哪些没有读准确的,既能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也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正音之后再齐读,让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然后我在重点讲解“经”、“营”、“功”等词语,以学生为主体梳理了选段内容,让学生再次齐读,读的时候注意刚刚强调的词语,加深印象。最后再赏读课文,读出情感。此选段孟子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式,周文王乐民之乐,故百姓乐其有亭台曲池、麋鹿鱼鳖,才能真正快乐;而夏桀不能乐民之乐,故百姓愿与其同归于尽,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喜悦与怨恨之情的对比。此外,有些文章虽是文言文但本身情感丰富浓烈,非常适宜朗读。如《陈情表》、《项脊轩志》,本身就是以情动人的典范篇目,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其真情。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李密两难的处境及其说话的艺术,在读的过程中体会项脊轩中的亲情、爱情,悲喜之情。在读的过程中落实重点的文言知识,如“慈父见背”、“夙”、“婴”、“告诉”“迨”、“ 异爨”“凡”等重点词语,“察”、“举”、“除”等表示官职变动的文化常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令人长号不自禁”等特殊句式。

再次,注重梳理文言知识点,重视归纳和积累的作用。读懂文言文离不开对文言知识点的归纳和积累,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文言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很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言文也有其特殊的句式、文法。这都是我们积累的。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了,才能顺利的读懂文言文。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典型句式及重点词类。课堂上,教师要以这些字词、句式的教学为主进行教学,结合整体语境,通过板书和小结归纳,引导学生掌握训练重点所列的字词句。课后,也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作业训练。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鲜活。文言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见出成效,更需要我们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让学生乐学文言文,学好文言文。

猜你喜欢
文言文高中语文
雏燕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文言文阅读专练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会背与会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