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霖
【摘要】“中国精神”是新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加重教学比例的一块内容,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从国家认同角度对于中国精神内容部分进行教学 体系的重新构建,力图创新教学思维,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国家认同;中国精神;文化传统;制度认同;政党认同
【分类号】G641
2015年新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科书当中,对于“中国精神“这一新的名词,专门开辟出一个新的小节对其进行论述,过去,2013年修订版的教科书当中虽然也有在第二章节的标题中提出“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但通篇论述中,“中国精神”的专门论述非常少,较之于新修订版将标题直接定为“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显然,无论从标题来说还是内容而言,更突出了对于“中国精神”概念的学习与认知。
由此,在进行基础课教学时,如何对于“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这一内容进行教学体系构建,将中国精神的理论学习内化为个体的情感性体认,以期引导学生构建中国精神认知体系,提升爱国情怀,成为基础课教师在教学探索上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本人的教学探索中,对于中国精神小节的教学,主要通过国家认同角度,去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下面通过国家认同与中国精神的关系、国家认同角度构建的教学体系以及该教学探索取得的成效三方面的论述来与各位同行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
一、 国家认同与中国精神
国家认同之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七十年代的行为主义革命时期政治学领域,代表人物为亨廷顿,在其著名代表作《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面临挑战》当中,首次对国家认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认同危机成为了现代民族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近些年该词也成为政治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词频,就我国而言,2005年之后,也就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后,改革步入深水区时,我国许多学者开始从国家认同方面着手,试图从公民意识层面引导大众确立国民身份,提升爱国情怀,故而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进入繁盛期,在此课程设计之初,查阅了各个领域的国家认同之概念与内涵并综合而形成给学生展示的精炼的国家认同概念。
1.国家认同内涵
所谓国家认同,即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与目前国家政治形态所赋予的公民政治身份的承认与接受,具体讲,即个体对国家民族文化特性与政治特性承认和接受并产生归属感。国家认同有民族的政治认同与民族的文化认同两种范式,两种认同缺一不可,倘若缺少其中一个或者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产生冲突无法统一,那么个体对于国家的忠诚感就会变化,甚至不认同自己的国家。故而,在国家认同培养过程当中,不可偏颇其一。
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两种认同往往会出现相互掣肘的现象,就如近代中國,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曾经对于近代中国以来国家认同的发展做出过这样一段经典的描述: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双重变奏中,救亡压倒了启蒙。通过政治革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挽救民族危亡成为首要的历史任务,政治认同自然成为近代中国的主旋律,弘扬以中华民族为象征的民族主义、以政治合法性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现代民族国家主权成为政治认同的三个主要内容,而启蒙和文化认同的任务被暂时搁置。
针对这种现象,理论课应对适当将文化认同与过去教材当中比例较大的政治认同教育内容相结合,构建受教育者完善的国家认同体系。
2.国家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中国精神的研究往往有两个不良倾向,一种存在于哲学或者文学领域,往往容易把中国精神的研究专注于其文化价值上,注重文化内涵的探索,忽略或排斥政治内涵的探索,而在政治学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角下,又往往更注重其政治内涵而忽视其文化内涵,如何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国精神,需要我们进行探索与研究。
就实践而言,从国家认同视角下去研究中国精神,更容易形成统一而全面的中国精神内涵,在国家认同视角下,中国精神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中国精神是全体中国人民对于文化传统的情感体认。中国精神的灵魂在历史文化传统当中,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当中对于文明有如下定义:文明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的历史过程,是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经济生活方式,宗教、道德、法律等多种因素组合的结果。这种体认,归根到底是一种流淌于血液中,刻在个体文化基因当中的依恋,一种归属感。中国文化精神贯穿于文化传统始终并体现在文化各个层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是民族与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其次,中国精神就其政治性来说,是对于社会主义中国60余年发展形成的独特的社会主义认同与社会主义精神。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在60余年的社会主义中国成长过程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既赢得了世界的认可,也收获了国民的支持,由于其不同于他国的成长历程,也形成了独特的精神特质和理论特征,如“实事求是”精神,“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精神,“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改革精神,“集体主义”的团队精神等等,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这些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当中形成被人民群众认同的精神内涵和理论品质,成为中国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最后,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负责任与开放的大国,中国精神承载着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对世界文明与人类负责的重担。
二、 国家认同视角下构建中国精神教学体系
前面简要对于国家认同内涵以及国家认同视角下中国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在构建教学体系时,也是根据课本的内容安排,结合中国精神的三个层面内涵来进行构建的。教材当中,第三小节内容为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将其放到课程最初对于中国精神的内涵学习当中说明;第二小节的内容,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则放在所有内容论述完毕之后,对于中国精神的作用详细说明,这两部分除讲解顺序外,变化不大。
而创新与变化较大的是第一小节和新增小节部分内容。第一小节内容标题为“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结合中国精神第一层次的文化认同内涵,将其重构为“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特质”;另外,结合中国精神第二第三层次内容,增加政党与制度认同小节,文化融合小节,故而,新构建的教学纲要如下:第一小节“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特质”;第二小节“提升政党认同与制度认同”;第三小节“包容和担当的中国精神”第四小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主要对于第一、第二、第三小节的具体内容进行论述。
1. 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特质
在详解教材中“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的5个方面表现:物质与精神关系处理、不懈追求理想、重視道德修养与教化、重视人生境界与理想人格、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当中的贡献基础上,对于文化传统精神特质从三个维度:精神目标、精神特点与精神架构,结合文化传统经典代表作《论语》来引导学生了解经典,引发学习传统经典的兴趣。
例如,在精神特点上,主要论述了“和”与实用理性特点,其中在“和”部分,将课程当中“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和谐观来进行阐述,在实用理性特征上,首先,对于实用理性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其概念蕴含着情感性、人本性和实用性的三个小特征。在情感性特征中,用“有人情味的老头”作为标题,详细为学生介绍了重情与情的合理引导的孔子情感观;在人本性特征中,用“以人为本的大教育家”为标题,通过孔子对子路、曾参、冉有等不同弟子结合其个性特征的特殊教育方式来彰显传统文化当中以人本性教育理念;在实用性上,引用孔子讲孝道的几个不同例子,凸显文化传统当中的实用性,即不注重思辨而更注重效果的特征。
2. 提升政党认同与制度认同
这一模块主要解决学生政治认同的问题。在此模块当中,坚持“认同在于了解”的理念,力图通过我党在革命党时期与国民党的博弈和在执政党时期如何处理发展问题,如何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程,力图通过这种全景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我党的先进性,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制度是全体中国人民经过苦苦探索最后选定的适合中国国情与实际的政治制度。
虽然在这个崭新的制度的建设与探索过程当中,我们遇到过问题,也经历过挫折,但是,由此引入与他国发展历程的对比说明一个核心观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在对待国情时,要有不否定成绩,不掩饰错误的原则。不能因为一些问题失败就彻底否定一个制度,关键看这个制度下,执政党与其政府、民众在面对问题时是否积极主动的面对并且探索出了有效的解决方式,显而易见,当我们已经将这个政党发展全景与社会主义成长全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也就毫无保留的告诉了他们我们这个国家取得的成绩和曾经犯下的错误,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明白我党与全国各族人民在多次面临发展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决心以及能力。从而,勿需太多的灌输和填鸭,内心对于政党与制度的认同感油然而生。
3. 包容和有担当的中国精神
结合中国精神的第三个层次内涵,特别增设此环节,教学目的为提升学生全球化与国际化视角,用开放包容的眼光来塑造中国精神。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就走向了苦苦寻求民族复兴的道路,在此期间,学习优秀的外国文明与外国文化成为共识。也正是因为知道了不可再走过去封闭发展的老路,中国精神必然要有包容的精神,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建设方式乃至教育方式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新创造,才有了丰硕的改革成果。故而中国精神内在的具备包容性的特征
除此之外,奉行和平发展的中国,在中国精神方面又表现为对人类和平与文明负责的姿态。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外交方面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不率先使用核武器,支持每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一个大国对世界和平的责任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承诺,因此,中国精神方面蕴含着对于人类和谐的高度责任心,也是在教学当中重点给学生强调的。
由于本人所处的学校为经济类院校,授课专业多为会计、经济类专业,故而,专业课程多、任务紧,部分学生容易偏科,即注重专业课学习而忽视通识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本小节当中,稍微简单的引导学生从中国精神角度出发,注重世界通识性理论、理念的学习,提升人文素养,是作为大学生,确立国家认同,塑造中国精神的重要方式。
三、体系构建的价值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新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探索也具备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具体体现为3个方面。
首先,在国家认同角度下构建“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小节,使得对于中国精神的阐述更加具体和全面,在此体系下,学生能够从更高的视野来看待中国精神,客观理性的看待与评价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从而树立坚定的国家忠诚感,民族精神得以巩固。
其次,这种体系构建的探索,针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中,着重政治认同的培养和理论化的教学的倾向,融入充满人文和美学气息的文化因素,使得教学更为生动化与人本化,在教学当中,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评价较好,收获较大。
最后,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任务之一,其中,理论课教师在其中充当重要因素,如何做好大学生文化传承工作,培养大学生健全的文化人格、精神人格,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从国家认同视角对于中国精神的教学体系探索,是对于该重大任务的一次探索。
鲁迅先生曾言“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唯有中国精神真正发扬起来,中华民族的自尊与自信才会真正树立起来。身为理论课教师,时常感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深感责任之重大,自责能力之低弱,唯有尽我之人事,与诸位同行分享交流教学之经验,以期未来在教学上有更大的提升,真正无愧于理论课教师之身份。
【参考文献】
1. 马得勇: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J】,《世界民族》2012年第3期
2. 李瑞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认同研究概述,【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3. 陆保良:国家认同视阈下的中国精神,【J】,《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2期
4. 徐蓉:论建构中国精神的三重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12月上
5. 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2015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