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说:“阅读是自由的梦。”这句话读起来很富有诗意,但它却清楚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正如《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个性化阅读中,读出自己对文章深层次的感悟。
一、讲究提问技巧。注重问题的精深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作用,尤其是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切记随意发问,更不能一言不发,完全放手,而是要适时地、深思熟虑地提出引领学生的精要问题。就像《学记》所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充分说明阅读教学应注重引导,使学生跟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去学习。但教师的引要得当、得法、有理,学生学起来才会觉得快乐,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深层次的感悟文章,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如在学习《乌鸦和狐狸》一文时,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提问:“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感悟,达到教学目的。
二、激发阅读兴趣。注重意图导读
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直接地、整体地投入到阅读中去。这就必须先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抽象的事物难以理解,而对于形象直观的事物易于接受,尤其喜欢看图,而现行的低年级语文教材,几乎篇篇配有精美的插图或挂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爱好及教材的编写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图画的作用,以图切入,以图来吸引学生,指导观察,诱发学生从看图到学文,促进学生主动阅读。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时,可以先出示黄山风景区奇石的图片,把“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逐一指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感叹黄山奇石的神奇美妙,然后话锋一转:你们想知道这些奇石名字的由来吗?作者早已把它们形成了精美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由于学生在看图时已进入情境,再这样一诱导,他们便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文字上了。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文章产生兴趣,从而自主地去读文,去感悟。
三、开拓思维空间,注重以说促进读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极其深广的,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也是多元的。因此必须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加之低年级学生语言思维活跃,喜欢说话,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把读与说统一起来,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拓宽其思维空间。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很多篇目已经配备了训练说话能力的习题。如《狼和小羊》疑问设置了“狼扑向小羊,结果会怎样?”一题,再如《问银河》一文,“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对于这些训练题目,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那些没有设置此类训练项目的课文,我们要抓住契机,创设这样的训练机会。例如在教学《寄给青蛙的信》时,在文章的结尾处设置这样的训练:“小松鼠的信里还写了些什么?青蛙会给小松鼠回信吗?”再如教学《画风》一文时,先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化成图画,然后再对照图画讲讲课文,进行说话训练。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风”,并进行汇报交流。这样的训练,既促进阅读,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四、抓好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①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条件和环境不同,藏书的数量和内容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了使每个孩子得到较均衡的发展,我开设了班级图书角,让每个孩子捐五本书,再经过老师和同学的筛选,将适合学生阅读,对学生积累有帮助的书籍存放到图书角,选出图书管理员,将这些书籍编号登记。制定借书制度,要求每位学生做一个借书证,规定每周二中午为班级借书时间。开设班级图书角后,学生借阅图书的热情非常高,在课间经常看到学生在阅读自己借来的书籍,一到借书时间,图书角前总是早早地排起了长龙。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每周一节的兴趣阅读课上,我带学生去阅览室看书,指导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要求学生边读边拿起笔,做一些读书笔记。在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我在班級里举行了“读书节”活动,利用班队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介绍一本好书”、“名人读书小故事”、“设计图书封面”、“写读后感”等系列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又阅读了大量的书籍;②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目标尚在起步阶段,一套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材仍未问世,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③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俗语云:“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素材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总之,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时地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考,培养其阅读能力,那么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作者简介:
张淑波,学历:本科;职称: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