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静芹
[摘 要] 猪气喘病又称为猪气喘病肺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典型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猪患病后会严重影响到身体的生长和发育,饲料利用率下降。虽然该种疾病的死亡率较低,但是猪群中一旦出现该种疾病,将很难清除,因此,做好该种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猪气喘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 猪气喘病 诊断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264-01
雁石镇是新罗区养猪大镇,生猪存栏约23万头,占全区存栏量的三分之一。近年来,雁石镇按照“规模化养殖、集中布点”、“种养结合、畜地平衡”和“调优养殖结构”的发展思路,科学划分猪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可养区,对区内猪养殖业按不同环境功能和区域的要求实行分类管理。随着地区猪养殖产业进一步发展,猪气喘病呈现高发趋势,本文就一起猪气喘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分析,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雁石镇某养猪场共养殖生猪789头,采用自繁自育饲养,猪群生长情况一只比较良好。2016年3月初,该养殖场引进一头种公猪,隔离一个月后未出现任何症状,随后混群饲养,并用该种公猪配种。2016年6月11日该养殖场出现了11只患病猪,有2头育成猪9头3~4月龄的仔猪,发病后养殖户立即将患病猪隔离,并对猪舍進行全面消毒,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显著。第二天猪舍又出现了10头患病猪全部为3~4月龄仔猪。随即养殖户将疫情上报,养殖户反应猪场从来没有出现过该种以气喘和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从新种公猪引进后才出现。防疫人员到场后通过诊断,确诊为猪气喘病,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淘汰隐性带病猪,通过治疗和连续几个月实验室诊断,净化了猪群,避免养殖户经济损失进一步扩大。从发病到确诊共有34头猪发病,死亡2头。
2 临床症状
所有患病猪变现为急性症状,突然发病。患病猪在早晚出圈、进食和驱赶运动之后,经常出现低头干咳和气喘症状,呼吸急促,每分钟可达50~90次。患病初期所有患病猪呼吸急促而浅,发病后期变得缓慢而深,呈现张口呼吸和腹式呼吸,并出现支气管发出轻微的鸣叫声。所有患病猪患病期间进食比较正常,体温在36~38度之间。身体逐渐消瘦,精神萎靡不振,不愿意走动。2只病死猪在临死之前极度衰竭,最后窒息而死。
3 病理学变化
将上述两头病死猪解剖发现病变部位主要在肺部、肺门和纵膈淋巴结。两只病死猪肺脏高度气肿,有一只病死猪呈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其中以心叶最为严重,尖叶和中间叶次之。两只病死猪隔夜病变逐渐集中在前下缘,病变组织分布在两侧并且对称。病变组织和健康组织界限十分明显,颜色呈现为淡灰色,呈现胶样浸润的半透明状态。两只病死猪肺门和纵膈淋巴结显著肿大湿润。由一只病死猪病情严重,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肺部出现了纤维素性病变。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首先,无菌环境下取患病猪肺部组织,制成两个涂片,一个用革兰氏染色,一个用生理盐水固定后镜检,为发展被染色的阴性或者阳性致病菌和寄生虫虫体虫卵。由此可以排除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肺丝虫疾病;其次,选取5只患病猪使用X射线进行检查,用X射线扫描猪肺部,在肺叶的内测区和心膈角区呈现出不规则的云絮状渗出性阴影特征,阴影密度中等,边缘模糊。由于5头患病猪患病时间各不相同,病变的阴影表现各异。有1头患病严重的猪。背腹部位检查肺叶中央区域出现了广泛的弥散性云状渗出物阴影。侧面部位检查存在广泛性高密度阴影,阴影遮蔽心脏,无法观察到;再次,病原学诊断。无菌患病下采集肺部病变组织,使用A26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病原初级分离使用液体培养基,随后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圆形、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中间凸起呈现乳头状的、表面存在很多细小颗粒的菌落。小心挑取菌落,用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发现被染色的纤细、两极状、车轮状和戒指状等多形态的支原体病菌;最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使用猪支原体肺炎抗体进行血清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
结合发病情况、发病症状、病理学变化和诊断结果确诊为猪气喘病。
5 防治
5.1 做好患病猪治疗工作
选择使用生石膏90g,连翘30g,黄连9g,板蓝根30g,黄芩18g,栀子18g,赤芍18g,桔梗18g,玄参30g,丹皮18g,甘草12g,上述药加开水2500mL,浸泡30分钟,文火煎取1000mL药液,灌服或拌料饲喂,2次/天。同时使用土霉素40毫升/公斤体重每2天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22头恢复,X射线检查不到阴影。依然有10头猪处在气喘症状,随后使用卡那霉素按2万-4万国际单位/公斤体重,每天注射1次,连续使用5天,剩余患病猪症状消失,恢复健康后将32头猪全部育肥淘汰处理。
5.2 做好预防工作
猪气喘病存在隐性带菌猪,其一般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该养殖猪群出现该种疾病怀疑引进的种公猪是隐性带菌猪,对种公猪进行诊断,检测为阳性。在患病猪治疗健康之后,隐性带菌猪会继续感染其他猪,因此,预防该种疾病的重要措施就是净化猪群。当患病猪恢复健康1个月后,随即选取猪群50头猪,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出带菌猪10头,随后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淘汰阳性猪,净化猪群,连续三次检测不出带菌猪才能保证增猪群得到净化。本次研究过程中,共检测6次,检测出隐性带菌猪33头。同时指导羊之后做好科学饲养工作。猪圈内要保持清洁和卫生,勤换垫料,避免圈舍潮湿。同时要做好消毒工作,引进种猪必须有严格的检疫证明,到场后进行X射线检查或者血清检测。
参考文献
[1]猪瘟、仔猪黄痢和猪气喘病混合感染研究[J]. 周学利,倪少江,吴义景. 安徽农业科学. 2006(16)
[2]规模化猪场猪气喘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 高健,高学坤. 养殖技术顾问.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