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水稻农艺性状的研究探析

2017-04-10 12:31王瀚赜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

王瀚赜

[摘 要] 植物的生长将会受到光照、土壤、温度以及湿度的影响,合理的对植物的种植密度进行更改,可以有效的提升产量,进而为种植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基于此,笔者针对种植密度对水稻农艺形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而后提出了切实的措施,旨在为水稻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进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水稻的产量。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水稻农艺性状 研究探析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080-01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份所颁布的《世界粮食和农业领域土地和水资源状况》中明确指出,直至二零五零年全球粮食产量较当前提高70%,这样才能满足全人类的发展需求,而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产量多少直接的影响到人们是否可以可以顺利的发展,在实际的水稻种植过程中,诸多国家会本着广泛性的水稻栽种原则,进而确保水稻的产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这样的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对于水稻的需求,因此,就要对水稻农艺进行更新,并找寻科学的方式,对水稻种植方式进行更新,而后再结合区域性的实际情况,将其中的各类因素切实考虑,比如对光照、土壤、温度以及湿度等进行分析,运用高效的栽培方式,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率,满足人们对于水稻的实际需求,最大程度上促进人类的发展。而笔者对水稻种植密度给水稻农艺形状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以下为详述。

1 密度对于水稻构成因素的影响

1.1 密度对水稻株高的影响分析

不同的种植密度将会给水稻的株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水稻幼穗的生长阶段,我们人为的去影响它的行距和株距后,将会发现在此阶段,对密度不断的增加,水稻的株高越高;若当水稻处于抽穗或是成熟期时,不管应用任何的种植方式,密度大,随之而来的是株高越小。

从密度对水稻株高的影响来看,密度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影响也不同,那么,在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把控水稻密度的规律以及它的影响,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1]。

1.2 密度对分蘖的影响分析

水稻的形态将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其中受到密度影响而产生的新形态常被人称为分蘖。种植密度对于水稻的分蘖指数影响较大,简而言之,总分蘖、可育分蘖数值将会随着水稻的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有研究对水稻种植密度和分蘖指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别对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运用不同水含量、不同年份以及不同种植密度进行种植。而后很容易发现,当水源较为丰富的状态下,中高密度值与水稻分蘖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而低密度值则会随着水稻分蘖数值的增加而减少,其变化态势也远不如高密度和中等密度的幅度大。在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可育分蘖数则将会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随之减少。单位面积内的穗数以及分蘖数值则会随着密度的递增而逐渐减少,但是,这一面积内的整体性的水稻穗数以及总分蘖则将会随着密度的递增而增加[2]。

1.3 密度对水稻生长期的影响分析

三个不同的水稻品种在六类不同的密度种植条件下,品种对于开花的时间影响较大,而种植密度则对于水稻的开花并未形成较大的影响和作用。

但是,仍旧有水稻种植的专家学者对水稻种植的密度对水稻生长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于水稻个体间营养以及光源的竞争,密度将会间接地影响水稻提前开花。在水源充足以及水量缺乏的情况下,对高密度的水稻种植区域进行探究,而后发现高密度的水稻种植可以直接的影响水稻的生长期,全生长天数平均可减少2d[3]。

1.4 密度对于干物质的影响分析

水稻种植密度对于植株的干物质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间接地影响其干物质的形成效率和形成时间,植株间的间距较小、种植密度较大,植株的淀粉消耗也会较慢,进而会出现植株间互相干扰问题,影响植株的生长。

间距大密度小的水稻种植方式将会促进植株的淀粉消耗,而抽穗之前的高密度水稻种植将会出现种植密度越大,而叶片则越小的情况,所产生的光合作用也就越弱。水稻种植密度越大则所需要的施肥也就越多,此时的抽穗水稻的叶片总面积所占据的比例也就越大,抽穗后的干物质将会极大地小于抽穗前的,并使水稻中的淀粉含量越发降低。

2 密度对水稻最终产量的影响分析

在对这一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时,可以将不同密度以及不同秧龄的三类水稻作为案例,在探究后很容易发现,不同的种植密度对于单位面积内的水稻产量影响较大,密度越大单位面积内的产量也高,而中高密度的水稻种植方式将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差异并不明显。

而郑克武对“两优培九”这一水稻品种进行了同类的分析和调查,发现不同的栽种密度,对于水稻的最终产量的影响并不明显,即便有一定的差异性,也是由于单位面积内的分蘖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导致的[4]。

而对Y两优302品种的水稻进行分析,发现这一品种的水稻在密度不同的情况下,稻穗的颗粒数将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不同的水稻品种对于水稻的产量的影响不同,因此,在从种植密度这一层面分析水稻产量,就要结合不同的品种和具体情况,再予以落实,最终为水稻产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水稻栽种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人们对于水稻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无法满足时代对于水稻这一重要的粮食作物的需求,因此,现阶段要想切实提高水稻产量,并充分的对种植密度、茬口、肥力、栽培管理方式、水稻品种以及土壤等进行切实的分析,并充分的对其关系予以协调,尤其是要充分的考虑水稻种植密度的问题,结合其他因素的影响,确保水稻的种植科学性,逐渐的提高水稻的粮食产量,最终为水稻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满足人们对于水稻的需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冬福.种植密度影响水稻农艺性状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0-71,76.

[2]朱海涛,刘桂富,曾瑞珍等.水稻单片段代换聚合系的产量比较试验[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36(4):43-49.

[3]曾涛,熊玉唐,付梅等.不同种植规格对杂交水稻江优919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6,12(3):18-20,11.

[4]趙黎明,李明,郑殿峰等.灌溉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5,41(6):159-169.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后秋甜玉米金甜钰6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中薯5号产量的影响
濮椒4号早春塑料大棚种植密度试验
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及整枝方式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