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丽 段松碧
[摘 要] 村级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资产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36-01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经济保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村集体“有钱办事”的根本途径。
1 发展现状
洱源县6镇3乡88个村委会2个社区,1243个村民小组,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单一,主要是县级财政拨付行政办公经费,2015年洱源县88个村委会2个社区有收益的村25个,其中1万元以下的村有13个,1万元至5万元的村有11个,5万元至10万元的村有1个,有三分之二的村处于“空壳村”状态。
洱源县委组织部认真总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充分借鉴外地的经验做法,积极鼓励村级党组织大胆探索壮大集体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多数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初步形成了加大资金扶持、盘活集体资产、培育农业主体、发展服务经济,解决村级集体“无钱办事”的难题,主要做法有:
1.1 加大资金扶持输血强基础。根据省州有关要求,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做规划,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共争取7个村集体经济项目,争取扶持资金70万元,解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第一桶金”的问题。
1.2 盘活集体资产活血破瓶颈。各村级党组织通过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山塘、水库、门面、老校舍等各类集体存量资产,采取村级自主经营、竟标租赁等方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增加村級集体经济收入。
1.3 培育农业主体生血创收入。各村级组织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
2 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虽然有的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部分村由于基础薄弱、资源贫瘠、村干部观念落后,“空壳村”的比重还很大
2.1 存在问题
2.1.1 能力不足,水平有限。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发展经济本领不强的状况没有得到彻底改善。
2.1.2 基础薄弱,路子不宽。不少集体经济薄弱村所处地理位置偏僻,自身资源较为匮乏,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既无优势自然条件,又无新的发展出路,加之缺乏产业开发、资金运作、农业科技等支撑手段,导致村集体经济增收陷入“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的困境,除了财政转移支付外,基本没有其他收入,连基本的村级组织办公经费都无法保障,缺乏稳定性的收入来源。
2.1.3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少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足,存在“过时”论,认为现在大气候是鼓励发展个私经济,再讲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时宜,存在“无用”论。认为现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无关乎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不须再强调集体经济作用,在一些贫困村还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2.2 影响和阻碍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2.2.1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少“能人”。一是受市场经济和打工潮的影响,村级集体经济“一穷二白”的现实下,很多年富力强、懂经济、有头脑、有闯劲的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创业,导致多数村干部年龄偏大,且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缺乏经营能力。二是村委会人员少,常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整天疲于应付,没有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摆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上,工作思路老套,抓农村经济因循守旧、按部就班。三是多数村干部“小农”意识严重,缺乏长远眼光,认为发展集体经济费力不讨好、吹糠不见米、风险自己担、利益集体享,不敢担当,担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搞砸了会新增债务,还会遭到斥责和埋怨,甚至会丢选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四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足,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裹足不前,畏首畏脚,不敢先行先试。
2.2.2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少可利用资源。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多数村已将集体土地、山林、水库等资产全部包产到户或组,已无集体资产可用,没有与致富能手合股联手经营等方式,把潜在资源用好用活。二是少数村有集体资产,但由于地势边远,交通不便,导致开发利用价值不大。三是有的村干部为降低风险,将集体资产简单处理,一次性收取承包费或出让费,导致集体资源利用率低,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可持续收入。
2.2.3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没有根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需求,成立起专业的技术指导团队,落实对应的技术指导人员。对符合小微企业标准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优先立项扶持力度不够,金融机构应在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增加信贷额度、放宽抵押政策、降低信贷门槛等。
3 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3.1 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一是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打破行业、身份、地域限制,从致富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人群中,大胆选用思想解放、事业心强、思路清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不拘一格用人才。二是改进村级考核考评机制,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级班子任期目标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与村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提拔任用挂钩,让村级组织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上来。三是对工作成效明显的村两委实施奖励,树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正确的村级经济发展导向;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村负责人进行调整。四是建立支持干事者、保护发展者、宽容失误者的用人机制,打消干部求稳怕乱、不想发展、不敢发展的思想包袱,增强干部主动担当、主动发展的意识,解决畏难情绪和“等、靠、要” 思想。五是定期组织开展村干部专题培训,分期分批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省内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参观学习和挂职培训,采取召开现场会、举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论坛和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协会等方式,全面提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水平。
3.2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集体资源。一是对全县各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造册登记、确权颁证,采取承包、租赁、参股分红等方式盘活资源,获取稳定的经营收入。二是针对全县国有资产闲置、蚕食的问题,县国资部门对全县闲置国有资源进行全面清理,探索建立国有资产代管机制,委托当地村管理,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低产林改造等项目中,村集体依靠项目建设产生的增量土地作价入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四是搭建县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平台,以村级集体所有为主体,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对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实施招、拍等方式,在取得土地手续后,以租赁或入股,土地出让收益由村级组织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3.3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激活集体经济
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经济经营形式的创新。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流轉公司或村级农民综合合作社。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在行政村范围内,可将全体或大多数农民的承包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地土地股份合作,在此基础上对农产品加工,商贸龙头企业或其他投资者进行再合作,建立土地资本股份合作社。
对于集体经济比较差的地方,应尽可能通过服务帮助农民排忧解难,收取必要的服务费,逐渐增加集体“家底”,特别是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以取得经营服务收入,建立村组农民综合合作社。
3.4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立足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城郊型”、“种养型”、“资源型”等类型的集体经济,并根据项目发展需求组建相应的技术团队进行服务指导。农业发展好的村,可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在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上做文章,为企业、种养大户等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外包、劳务中介、农业生产等微利服务,增加集体收入。特别是现在万亩木瓜和万亩荷花湿地项目的开展,可依托自然风光、乡土文化、生态资源等优势,开办乡村旅馆、农家乐等项目,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
3.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县、镇(乡)两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整合各部门支农惠农资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集体经营项目。二是在不改变集体资金实际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能人进入村集体经济,形成完善的股份制运营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民主制度,强化资产管理,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管理有序、运作规范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广大股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三是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增加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给予优惠和扶持。四是深化各级领导帮镇联村、县镇(乡)两级机关部门包村帮扶、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员驻村指导等结对帮扶活动,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将结对帮扶情况纳入挂帮单位及个人考核内容;并扎实推行“村企结对帮扶”活动,鼓励村企自愿结对,开展项目合作、产品配套、资产出租、农副产品配送、技术支持等,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