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英
摘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审美活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美育也就成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活中有美,教学中也有美,特别是语文学科。语言文字美和优秀文化美以及老师的各种美的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堂 审美素质 审美能力
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语文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极具思想与情感内涵的特殊工具。因此,在進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和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呢?
一、凭借美好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愉悦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人学习有着明显的推进作用,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清晰的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良好的语言素养是实现美育最有力的手段。小在课堂教学中,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手段都要凭借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去体现。教学语言对儿童的感知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都起着主导与调节支配的作用,儿童心中的琴弦,往往是被美的语言拨动的。著名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从而激发学生愉悦的情绪,引领学生去发现、感悟、追求美,不断提高审美素质。
二、采用深情的美读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美
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教师心存对“美”的追求,才会努力再现教材中蕴含的美。语文课文中所包含的自然环境美,如《鸟的天堂》的清幽、舒适之美;《索溪峪的“野”》的天然、野性之美;《桂林山水》的奇秀、静谧之美;《五彩池》的神奇、多姿之美;《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绮丽之美;《海底世界》的奇异之美……人文景观美如《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北京《颐和园》的绝妙……社会生活美如写母女俩关心照顾邻居老奶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人》;寄寓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的《梅花魂》;自己再苦也要给别人照顾孩子的《穷人》……人物形象美如《向命运打挑战》中虽身患绝症但意志顽强,敢于向命运挑战的霍金;《狱中联欢》中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革命先辈;《三克镭》中醉心于事业,把一切贡献给科学,献给全人类的居里夫人;《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中敢于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民主平等、尊重劳动人民的宋庆龄……这些美的因素或具有榜样的价值,或能对人格产生潜移默化,而这些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加强朗读来获得,美读是感知语文教材内涵之美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有声有色的美读,能渲染气氛,激发情感;能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从而与作者心灵相通,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不断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启迪,通过体验美的情感来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品味意境美
“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相融为一,即是意境。在语文教学中,对意境的品析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仅限于把自己对意境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意境的体验,忽略了由此而获得的想象之美、意境之美。要领会意境,就必须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这就是想象再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经,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例如,在教学古诗《忆江南》时,让一幅幅与诗意相近的书画作品映入学生的眼帘,一首首委婉优美的古筝乐曲飘入学生的耳廓,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情境,体会到了江南风光的明媚及诗人对江南风光的赞叹和眷恋,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层次地领悟到了诗中所蕴涵的意境美,这对启迪学生爱美的心智,涵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审美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四、把握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领悟人性美
课文不是无情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适时点拨,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尤其是真正领悟到教材中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美、人性美。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移情入文”,采用“情思结合”“读议结合”等方法,使学生逐步深入到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情怀,从而使“知”与“情”,“理解”与“情感”在联系中不断加深,不断升华,受到了生动、深刻的国际主义教育,促进了学生审美情思和道德感的升华。再如,《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母亲是如何对待因双脚瘫痪而绝望的儿子故事。作者史铁生先生通过母亲承受“我”的粗暴,不顾自己重病缠身,要推着“我”去看花,想努力鼓起“我”生活的勇气,“我”答应去看花时母亲的喜出望外以及临终前的嘱托等点点滴滴生活小事的回忆,体现了母亲的坚强、伟大、可敬。我引导孩子们情感朗诵、细细品读,并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我与地坛》中的相关资料,让孩子们真正做到把握母亲这个形象的内涵,与作者共悲切,较好地体验到了一个承受着生活沉重苦难的残疾作者对母亲的无比怀念和一片深情,体会到那份真挚感人的毫不张扬的母爱之美,感受到这份母爱使这位残疾作者获得新生,好好活下去的力量之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我们通过对一个个鲜活形象的感受、理解,充分领悟其中蕴含的人性之美,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精神境界、审美素质得到提高。
曲阜师大李如密教授认为:“教学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育实践活动。”它可以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建立学生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美育,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来感染学生,启迪学生,让课堂愉悦一些,美感一点,使学生在美丽的世界里徜徉,在美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总之,语言文字美和优秀文化美以及老师的各种美的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来感染学生,启迪学生,让课堂愉悦一些,美感一点,使学生在美丽的世界里徜徉,在美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从而真正担负起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