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服务社会、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根据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历程,我国已发展到教育模式,并向服务模式转变,建立学校心理服务模式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人性化的特点,应建立一种纵横结合,内外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的立体服务模式。
关键词 学校 心理健康 服务 模式
随着教育的内涵日渐丰富,教育理念越来越多元化,服务理念逐渐推广至学校领域。如将教育看作一种“服务”,学生则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服务对象”,学校的各项工作就构成了一条服务链,即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这种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的理念是教育观念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学界就教育是不是一种服务这一观点仍存在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教育应有服务理念,服务是教育的一种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教育的一般特点,体现出服务个体发展、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心理服务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旨在应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预防或消除症状和适应不良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顺应了世界心理科学发展的新特点。[2]这一理念的提出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了“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并提到:“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一指导性的文件暗示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应是一种综合模式,涵盖了学校的环境、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活动等要素。
从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经历了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医学模式主要关注有心理障碍,有特殊需求的少数学生,侧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教育模式则扩展到关注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导向,侧重实现发展性的目标;而服务模式在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更强调要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医学模式到教育模式,进而发展到服务模式,即从关注特殊学生到关注一般群体,最后转变为关注学生的需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这一转变,如欧美国家的中小学普遍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命名学校中的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美国作为较早开展学校心理服务的国家,其学校心理服务体系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的一体化模式,以心理咨询师和学校心理学家为主体,其他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之中,教育色彩较为浓厚,缺少服务意识。
国内已有很多学者使用“心理健康服务”一词,并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建立做了有益探索,我国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强烈。[3]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服务的功能,从总体来看,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亟待建立,但如何建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前人的文献肯定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较传统模式更为合理,也更符合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但如何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该模式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位置如何等问题仍有待探讨。一些文献提到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组成及这一模式的现状,如当前多数学校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以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课程为主,形式和方法单一,认为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部分教师或部门的职责。但前人研究缺乏以系统的视角看待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基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文认为可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看作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度建设、环境氛围等使学生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教育服务模式。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层次分明又紧密联系的若干结构组成,应明确各个结构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位置及作用,立足学生发展需要,建构全员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建立这样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型旨在引导学校从教育教学、学校氛围、家校社区合作等多维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有效提升。
一、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特点
从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概况和现状分析,本文认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层次性、人性化的综合模型,从内而外主要包含了有机结合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课程系统,第二层是支持性的学校氛围,第三层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保障系统。三个层次构成了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1.系统性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提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实现多元整合,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完整組织结构。这种模式不是一个学科组或一个部门可以实现,也不是所有结构与部门平均用力,而是要依靠学校全员的力量,整体推进,强调各类型、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建立不单是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咨询室等,不仅是一个学科问题,更是一个整体的学校管理问题。
2.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系统是环环相扣,从内到外,从显性到隐性,从有形到无形,多层次地服务于学生。该系统既着眼于群体的一般性的发展,也关注个体面临的特殊问题;既立足课堂教学,也重视学校氛围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在系统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各个部分与学生的关系,明确部分在系统中的位置,其中课程系统与学生直接联系,校园氛围和服务保障机制与学生间接联系。
3.人性化
过去我们努力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而现在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从“接受”到“提供”蕴含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落脚点就在于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需要。
二、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模式
在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下面对模式中各个系统的定位和作用进行探讨。(如图所示)
1.课程实施与学科渗透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主渠道和重要抓手是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的第一层是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的学科渗透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1)以生活化的视角规划心理健康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在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非理论讲授。心理健康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可借鉴国外内容跨度宽广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内容,如社会情感学习等。
(2)心理健康的学科渗透
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科课程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程内容上,各科教师不仅教授本学科的知识,还应重视在学科课程中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资源,通过巧妙的课堂组织,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支持性的学校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显性的课程上,还体现在润物细无声的支持性学校氛围中。创设支持性的学校氛围,包括学校制度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以及支持性的问题解决平台等。
(1)形成保障师生参与的制度氛围
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强调学校自上而下,从校长到教师要树立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服务的理念,才能保证在学校的管理、课程的实施、环境的创设等教育教学环节服务于学生,创造出一种“以生为本”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氛围。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来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运行,如建立教师激励制度、家校合作制度等。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本身是一种物理环境,但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通过黑板报、广播、国旗下的讲话、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如一些学校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出版心理小报和板报。
(3)在课堂内外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要营造支持性的学校心理氛围,师生关系是重要因素,教师应为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育人氛围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改变课堂组织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课堂模式,以全纳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偏私,如提问时尽可能兼顾所有学生,平等地对待男生和女生、优等生和待优生。在课外,教师应注重语言表达方式和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对一些特殊的个体,如学困生、残疾学生等给予重点关注。
(4)提供支持性的问题解决平台
心理咨询是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提供指南,让学生在遇到困惑和问题时,知道可以到哪里获得资源和帮助。同时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提供面对面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帮助。
3.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的服务保障系统
服务模式最外层是保障系统,即以学校为核心,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保障系统。
(1)建立健全危机干预系统
学校应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建立健全危机干预机制。危机干预不仅是能够应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事件,还应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问题学生的筛查,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密切联系学生,建立学生动态心理档案,形成同伴、教师、校长、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员联动的应对机制。
(2)建立平等沟通和交流的家校合作服务平台
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应建立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平台,帮助建立家长委员会,为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提供通道,引导家长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家长一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如通过校讯通、设立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心理动态,开发家校联系的手机APP和公众号推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动态,并鼓励家长委员会向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如一些学校专门录制心理健康微视频,通过手机APP的方式推送给家长,并定期发放问卷以便获得反馈。
(3)联合社会的力量,
社会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素质提高的辅助力量,学校应努力整合和利用这一资源。如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也可依托一些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学校与社会机构合作的志愿者基地,与专业的心理健康社会组织联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帮助建立和发展家长学校,形成新型社会心理健康援助机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服务模式发展是学校心理健康实践的进步,在努力构建纵横结合、内外结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构成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整体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评价和监测这一模式,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标准,反过来促进这一模式的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姚萍,钱铭怡.北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培训与管理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
[2] 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8).
[3] 廖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 俞国良,赵军燕.论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J].教育研究,2013(8).
[作者:吴际(1987-),女,广西贺州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