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波
时常听到学生这样的言论:“复习语文是浪费时间,做了一大堆题目,也不会考到一题,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来得有用。”的确,现在中考试卷中除了几道基础知识题和一篇文言文出自课本,大部分的阅读和作文都来自课外。即使整日奋战于题海之中,做到与中考试卷中相同题目的概率也几乎为零,而且做了大量题目,语文成绩也少有起色,于是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这门原本是主课中的主课被学生排在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之后,不受重视。这是语文教师的悲哀,也是教育的失败。究其原因,实在太多,但其中重要一点就在于绝大多数教师教错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要学好语文,并不在于多做题目,而在于多“读”:多朗读课文,多阅读书籍。《新课标》也这样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一、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催化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就十分重视朗读。如,朱熹对朗读就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又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理解文章内容。可是现在,教师也许是因为教学任务重,中考压力大,在课堂上为了节省时间,习惯让学生默读、速读课文来代替朗读,越来越重视“讲解”。没有熟读就开始讲解,沒有熟读就开始提问,没有熟读就开始讨论。可是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怎么理解,怎么回答,怎么领悟呢?因此学生上课机械地摘抄笔记,课后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文本,更不必说得到语文能力的培养了。
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功”,读书好比磨刀,表面看来学生用了大量时间读书好像浪费了时间,其实在语文学习上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人总结的读书经验,生动说明了朗读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在古代,文言和口语基本脱节的情况下,语文教育基本上能让大部分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文言写作,这恐怕主要得归功于朗读的教化。
现行的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选的优秀而规范的文字作品,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把躺在课文中的语言读出声来,通过声音传达出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不断受到作家规范而优美文笔的潜移默化,在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留下连贯的、系统的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从读得通到读得有感情,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造句,加速学生口语和书面语的沟通。这样,学生的脑子对言语表达的反映也就会更快速、准确、敏感,使学生在写作时心理摹拟,消化文笔,应用词章,从而使学生思维趋于精密,文字表达趋于流畅和准确,大大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对学生来说朗读教学比单纯的仿写、语法分析等印象更深,融化更快,更有利于纠正语句不通、不合规范等毛病。
三、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直觉感知判断,是人们感知、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方式和结构,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又是一种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这个特点决定了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古今中外具有典范性的优秀语文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形式表现作品语言的音韵美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融入自己的分析理解以及感受作品时所产生的真实感情、鲜明态度。经过这种转化,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正如朱光潜所说的:“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思,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光潜先生的这段精辟的描述,点明了朗读对于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广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领会汉语言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只有做好这两个“读”,学生才能真正读好语文。所以,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常这样问问自己:今天,我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