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2017-04-10 04:20王政新张继东王育勇
经济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传承历史

王政新+张继东+王育勇

摘 要:知青文化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初期发展阶段中的特殊产物,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政治和经济的特征,也形成了新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独特文化形态。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发展、政治开明,文化和历史反思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知青文化再次成为亲历者和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知青文化的主流精神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且知青文化的开放性和传递性也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大众。因此,需要我们对知青文化的历史和传承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从知青文化出发,论述了知青文化发展的五个阶段,并详细地分析了知青文化的精神传承和文化传承。

关键词:知青文化 知青精神 历史 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45-02

知青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为解决就业问题而下放到农村的知识青年的简称。在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成为了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建农场,并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在长达22年的知青时期,有1200万到1800万知识青年“去农村接受再教育”,这为农村和垦区的建设提供了相应的助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衍生出的文化冲击、文化特质、文化传承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从知青文化出发,论述了知青文化发展的五个阶段,并详细分析了知青文化的精神传承和文化传承。

一、知青文化

知青是我国具有文化内涵和特殊历史意义的一代人,他们凝聚着一代人的向心力和奋斗精神,并且经历较为坎坷,下乡生活较为辛苦,是那个时代最为突出的群体。知青文化是特指这一代人通过下乡的生活经历所表达的各种文化特质,在知青时代和知青时代后期这种文化特质显得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文学、美术、音乐、文化活动等方面,其表现形式较多为样,多以反映他们当时生活状态、内心感受、情感经历、社会导向、个人诉求等内容为主。自1950年中国就有了知青文化,并且这种文化已经影响到了当时的社会进程,直到1979年知青运动才告一段落。虽然有的知青经历了少则三五年多则几十年的劳动生活,但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对知青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记忆是苦难的、复杂的,精神是乐观的、悲壮的。其文化形态一直在延伸并发挥着重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二、知青文化的发展阶段

1.发展初期的知青文化。知青文化发展初期是从1958年到1966年,这个时期社会发展迟缓,为了解决城镇人口的增长问题、劳动就业问题、粮食供应等社会敏感的主要问题,政府出台了动员知识青年去农村工作,支援垦区、支援农村、支援边疆的政策,在这个阶段有129万知青到边疆或垦区工作。在这个时期为了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词、歌曲,如:《征途》、《军队的女儿》等,这对当时的上山下乡运动起到了宣传和推动的作用。

2.知青文学的崛起。知青文学的崛起是在1980年到1990年,这一时期的知青早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并且早期的知青已过不惑之年,大量的知青作家不断涌现,编写了许多反映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批判了当时知青运动的非理性,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包括: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叶辛的《蹉跎岁月》等,其中也不乏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作品,如:《血色黄昏》、《今夜有暴风雪》等,这些作品所表达的内容虽具备多样性,但都是对知青文化和“十年浩劫”的深刻反思,因此又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为之后的知青文化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知青文化的辉煌期。知青文化的辉煌期是在1990年到1998年,这个时期的知青文化不断升温并形成高潮。为什么在这个时期知青文化能够走向辉煌呢?这与知青返城后的时间和社会发展阶段有关,1979年全国大量的知识青年返回了城市,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升学、就业、结婚、生子等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伴随着经济的转型,他们经历了十多年的磨砺与沉淀,感悟到了这代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一致的,并且进行了追忆和反思,进而产生了文化共鸣,使得这个时期的知青文化走向了辉煌。主要作品有《北大荒风云录》、《中国知青部落》、《知青档案——知青上山下乡纪实》、《岁月》等。

4.知青文化的低谷期。1998到2008年是知青文化的低谷期,这个阶段正是知青文化从辉煌走向低谷的转折时期。1998年关于知青的文学作品就达到50余部,并且多数都以生活经历和情感抒发为主,内容和题材上缺乏自我批判和反思,文学作品的文化导向还是以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为主,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对知青文化的关注,并且引发了知青文化价值观的争议,如:《血色黄昏》、《棋王》等,引发争议最为代表性的是张抗抗的文章《无法抚慰的岁月》,文章中表达出知青在那个非常时期,那种社会状态下的个人思想,强调知青要回头看,要自省,不能独揽话语权,但这种思想在社会舆论中褒贬不一。

5.知青文化的再度升温期。2008年以后知青文化再度在全国迅速升温。网络时代来临为知青文化的再度升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全国各地的知青文化网站遍地开化,并且还促进了知青联谊会的发展,民间性质的团体聚会不断增多,知青大量返回原知青点的现象也同时出现,有的还在原知青点建立了第二故乡联络站,意在为有意愿寻根的知青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帮助。

三、知青文化的传承

1.精神传承。知青文化起始于建国初期,在这个时期我国正处在最为困难的阶段,知青为了减少社会稳定和经济困难的压力,以巨大的热情,毅然地投入到上山下乡运动中。1963年到1967年,先后有来自各个省市的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其中不少知青把自已的一生都献给了这片土地,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差的生活条件下,他们没有怨言,一心扎根北大荒的农业建设,为新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知青返城后这种精神也一直伴随着他们。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有小部分知青考取了大学,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了社会的精英层,而绝大多数知青则在国企改革、下岗分流、市场经济的政策下成为了社会转型成本的承担者。但他们并没有消极的生活,而是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也值得时代的珍惜和传承。

2.文化传承。知青的文化传承从模式上来看属于农业文化,但从历史层面上来看其文化传承的形态属于多样性文化传承,因知青文化包括:黑土文化、红土文化、移民文化、军垦文化、青年文化等,从表现形式上以文学、诗歌、版画、摄影、电影、电视剧等为主,这就体现出知青文化的多样性。知青文化的传承也具备相应的多变性,因知青来自我国的各个省市,在完成上山下乡任务后又返回故乡,其经历和感悟会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环境下传播于社会,这就使得知青文化的传承更为宽广。例如:地区性知青回忆录的大量出版,这类出版物多数都是对知青时代的集体回忆,其中较有特点的有《北大荒风云录》、《回首黄土地》、《草原启示录》等,这些不同地区的知青回忆录,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知青在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并且也起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和作用,为今后研究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文化及传承提供了比较详实的资料。

时光荏苒,知青的那段历史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知青的精神和文化传承值得每一个人去追思和回忆。

[本文为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应用类重点),项目编号2014WY6]

参考文献:

[1] 何万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因分析及历史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

[2] 张丽凤.寻根文学思潮新论[D].暨南大学,2010

[3] 王源.略论知青作家视野中的知青历史[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4] 黄伟林.知青运动 知青作家 知青文学[J],南方文坛,1998(5)

[5] 王源,“知青文学”热之我見[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作者单位:王政新,佳木斯大学;张继东,王育勇,谷明利 佳木斯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传承历史
新历史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