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芳睿
【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都采用了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叙事手法,借以谱写一个庞大家族的历史,同时展现了作者自身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叙事手法之比较,凸显其文本特征上的异同,对于提升传统叙事小说的审美艺术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红楼梦》;《百年孤独》;叙事手法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与国外经典文学《百年孤独》都是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代表作品。《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四大家族的荣盛与衰败,《百年孤独》则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从浅层意义上看,这两部作品之间并无太大联系,不仅存在亚洲与拉丁美洲之间的地域差异,其风俗人情也全然不同,但正是这两部超越了时代、地域和空间的著作在叙事手法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彰显了两位作家在心灵上的共振。
一、魔幻叙事
魔幻叙事是《百年孤独》和《红楼梦》这两部作品的主要叙事手法之一,其中构成魔幻主义色彩的种种因素不仅源自现实还超脱现实之外,正是如此,才使作品更具神秘感,使作品带有传奇色彩的艺术感染力。
魔幻叙事的一大特征是魔幻因素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一部作品中的人物生活方面,这些魔幻因素建立在现实之上,并通过非现实的因素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状态,进而达到为枯燥无味的现实增添神秘传奇色彩的目的,最终强化小说叙事手法的艺术性,使小说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红楼梦》中运用了大量的魔幻因素,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对贾宝玉身世的构造,相传他是女娲用来补天所剩下的石头,后来有幸成为赤霞宫的神瑛侍者,机缘巧合之下用甘露浇灌了灵河边上的绛珠仙草,当宝玉来到凡间的时候,绛珠仙草也变为凡人以报他的雨露之恩。与之相比,在《百年孤独》这部作品中所用到的魔幻因素的范围十分广泛,如奥雷良诺上校还在娘胎的时候就能哭出声音,阿玛兰塔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更有霍塞·阿卡迪奥惨死之后能通过血液向母亲报信的传奇故事。
《百年孤独》和《红楼梦》的作者不仅善于运用魔幻因素来叙述故事,神话传说的描写也是其渲染魔幻气氛的重要手段。这两部著作中都有一个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神话,在《红楼梦》中讲述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一块自认为没有才能补天的石头所发出的叹息被空空道人听见,于是道人便满足了它的愿望,让他在人世间历经劫难,故事的结局是在贾家衰败之后石头又回到青埂峰,由此看出作者用神话故事撑起了整个故事架构。与之相同的是,《百年孤独》也运用了神话故事来丰富小说的故事情节。这部小说作品中的何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和他的表妹乌苏拉结婚之后远离家乡,并跟族人一起建立了马贡多的故事情节,与从创世记到出埃及记的“圣经”极为相似。基于此,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作者运用《圣经》这一神话来作为整个故事的基础,进而展现魔幻叙事的魅力。
在运用魔幻叙事方面,《红楼梦》与《百年孤独》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这两部著作都采用带有传奇色彩的手法为读者编织了一个美丽的幻境,同时又在幻境中演绎着深刻的现实生活。
二、家族叙事
《红楼梦》 与《百年孤独》都以现实世界中的家族演变历程作为小说情节的基础,同时在叙述这个家族故事的时候又加入了命运的主宰性和预言性的神秘力量,由此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在家族叙事的手法上结合了虚实印象,成就了一种现实与超现实世界双层套叠的家族叙事模式,并以此讲述一段精彩的家族发展史。
在《红楼梦》中,有两种远离现实世界之外的神秘人物,一种是天界的茫茫大士,另一种是修道真人,在小说中的很多关键时刻,都会出现一僧一道的幻象,他们是拥有超凡力量的神秘人物,能够将世人度离苦海。同样,在《百年孤独》中的人物形象吉卜赛人墨尔基阿德斯与僧道组合十分相似,他属于另外一个世界,并拥有预知能力,跟僧道二人与众人在贾府相识一样,他在马贡多遇见了布恩蒂亚家族,自此这个原本普通的家族迎来了带有传奇色彩的变化。墨尔基阿德斯不受生死限制,他懂得的知识也“达到了不大可能达到的极限”,与传统的叙事手法相比,这种虛实相映的手法更加令人着迷。
从特殊意义上来说,《红楼梦》这部小说中所描述的现实世界里的家族兴衰史是用来证明超现实世界里面存在无形命数的一个铁证。与之相似的是,在《百年孤独》中,当布恩蒂亚家族第二代遭受爱情苦难的时候,外界人物墨尔基阿德斯的羊皮纸手稿也已经停笔,而这个手稿上记录的恰好是这个家族的不可改变的命运,这个命运的玄机也经过百年之久才得以重见天日。当家族第六代的奥雷良诺·巴比洛尼亚终于在临死之前解读了这份手稿的真实寓意时,在过去的二百年里这个家族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困难与坎坷,千疮百孔之后的灭亡正是《羊皮纸手稿》里所预示的结局。
综上所述,这两部经典著作都采用了现实与超现实相结合的家族叙事手法。不管是神秘力量的指引,还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描述,都是家族叙事手法的重要方面,在家族与小说人物命运的发展中起到重要重要,最终将整个故事的结局归结于命运变数之中,这正是作者所构建的本体意图世界。
三、时空叙事
通常我们将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称之为小说的四大要素,这意味着时间和空间在小说叙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部小说在叙述过程中首要面对的便是时空的确定问题。然而《红楼梦》和《百年孤独》却打破了叙事文学的传统,呈现出整体用虚、局部用实的时空叙事特点。
《红楼梦》中故事的开端开采用了虚化的时代:“无朝代年纪可考”,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时常南北不定,在事件发生的时间上也接连使用“这日”“那日”“一时”之类的含糊说辞。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无稽崖青埂峰与神秘的太虚境地,这两个地方是作者全凭想象创造出来的,但却经常出现在小说的紧要关头与危机时刻,这种全靠艺术创作出来的不确定叙事因素,为红学增添了不少色彩。当然在《红楼梦》中也有确定的时空叙事。如小说中的地点“姑苏”“石头城”“南京”;贾家发生的大小故事主要出自“都中”的宁荣府,而在保龄侯史家第四十九回之前也都是将“都中”作为主要住所;此外,小说中的部分事件具有确切的时间,如黛玉葬花发生于四月二十六日;宝玉在十三岁大的时候中了魔怔;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发生的时间是在八月二十七日;王子腾在腊月期间被提升为省都检点,贾雨村因此补授成了大司马。至今为止,在关于《红楼梦》的故事时间与地点的研究论述中,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多争议,这与其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杂揉的时空叙事手法不谋而合。
《百年孤独》中的时空也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结合的特征。在这部作品中,创作者构造了“马孔多”这样一个在现实中不存在的地方,布恩蒂亚家族第一代为了解脱冤魂的魔咒来到这个地方安家落脚。然而这个承载家族几代人命运的虚拟小镇会在命运变数的影响下消失于一阵意外降临的狂风之中,自此世界上再也不会出现它的影子。对于“马孔多”的构造,创作者自身的观点是:“与其说是世界上的某个地方,还不如说是某种精神状态”。同时,这部著作中的大多数时间呈现出不确定性,在叙事过程中经常出现诸如“过了多年以后”“一个雨天的早晨”“某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等,当读者看见这些词时,会有一种不分昼夜、虚幻朦胧的感觉。《百年孤独》的时空叙事手法以虚拟为主要背景,以真实为重要基石,两者相互映衬,凸显艺术魅力。这部作品确定的时空叙事表现在:《百年孤独》中的“百年”的时间跨度指的是19世纪到20世纪的一百年;家族第一代为了家族发展迁移到马孔多所花的时间为两年两个月;吉卜赛人首次出现在马孔多的时间为3月份;在最近的两年里发生了一次内战,于9月份爆发,次年5月结束。由此看出,《百年孤独》与《红楼梦》都采用了相类似的时空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正是这确定与不确定的转化,虚实与的相互映衬,为广大读者带来了空灵与广泛的时空艺术美感。
通过将《红楼梦》与《百年孤独》叙事手法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者分别从拉美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养分,并赋予作品传奇色彩与庞大的空间氛围,这无一不彰显了两位文学大家在超越时空上的精神共鸣。这也进一步诠释了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向人们展现了令人惊叹的艺术表现手法与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杨燕翎.跨越时空的相同叙事——《红楼梦》与《百年孤独》叙事手法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2011(12):152-154.
[2]杜娟.《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家族叙事结构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21-25.
[3]毕兆明.虚虚实实蕴深情 真真假假呈奇幻——《红楼梦》与《百年孤独》叙事虚实的比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