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歌”的流行看戏曲音乐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的发展与重塑

2017-04-09 18:59王一晴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戏曲音乐文化环境重塑

【摘要】我国传统戏曲音乐源远流长,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及韵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社会变革以及多元文化的冲突,新的音乐形式层出不穷,其中,将我国传统戏曲和当代流行音乐相结合,把戏曲元素融入到民歌和流行歌曲中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体裁——“戏歌”便是其中一种。这种新型音乐的产生让我国戏曲音乐实现了在当前文化环境中的发展与重塑。本文对“戏歌”的相关概念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析,进而阐述戏歌和戏曲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戏曲音乐在“戏歌”的流行中所展现的现状进行剖析,并且提出戏曲音乐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发展与重塑的建议。

【关键词】戏歌;戏曲音乐;文化环境;发展;重塑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种类中,戏曲艺术独树一帜。戏曲艺术以其特有的舞台表演形式,色彩丰富的服饰以及极具韵味的唱腔,深受老百姓喜爱,成为我国艺术的瑰宝。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日趋丰富,各种文化资讯涌入老百姓的生活,现代文化的沖击使戏曲的受众越来越少。这种传统的程式化的表演方式在当前这种快节奏的时代中逐渐失去吸引力。但是戏曲中流淌着的华夏民族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是不会被磨灭的!当代音乐人以开阔的眼光和创新的手段,将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创造出了“戏歌”。这种艺术形式在当前文化环境中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爱。

一、戏歌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就字意而言,戏歌是戏曲元素与歌曲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属于歌曲范畴中的一种。这种歌曲形式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既继承了传统戏曲的精华,又具有时代感,既有中国戏曲味道,又有当代生活气息。它的产生使当前声乐艺术作品的形式更加丰富。由于我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乏感人的历史故事和扣人心弦的爱恨情仇,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与当代歌曲相结合,同时具备一定的艺术性与通俗性,不仅能够唤起当下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能将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传承下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审美也会随之改变,戏曲自身存在的艺术性就极有可能不会得到新时代人们的认可与理解,这就需要戏曲跟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创新。和戏曲艺术相比,通俗且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更加能够吸引当代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无论是在歌唱、表演方式以及词曲等方面流行歌曲都更容易被现代人们所接受。随着高科技手段日新月异,手机、电脑、MP3等等传媒手段都成为流行歌曲传播的载体,如此一来,流行歌曲大行其道,而戏曲在传唱度上就和流行歌曲相距甚远。“戏歌”在保留和传承戏曲元素的前提下,结合现代歌曲的时代感,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当前的文化环境,不仅丰富了歌曲创作的内容,拓展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同时还能够让优秀的戏曲在歌曲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戏歌和戏曲之间的关系

戏歌的旋律是根据唱词的意境、情绪以及特定人物所处的时代为依据,遵守歌曲演唱规律而形成的。戏歌是古老戏曲和当前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其不仅有中国戏曲元素,同时也包含了现代歌曲元素。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首《故乡是北京》的问世,确立了戏歌的艺术地位。这种既像戏曲又像歌曲的声乐作品,三十年多来不断发展。戏歌和戏曲之间有区别也有很大的联系。首先戏歌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离不开戏曲元素,并且要遵循歌曲创作规律,否则就不是戏歌而成为了戏曲唱腔。而在戏歌中究竟是戏曲元素多还是歌曲元素多,这是戏歌在发展中较为突显的问题。实践表明,戏与歌交织融合、若即若离,这是存在于戏歌中的辩证关系。其中分量的把控与作曲家的审美取向有很大关系,平时擅长歌曲创作的作曲家所作的戏歌一般是在歌曲中包含戏曲元素,而偏好戏曲的作曲家则会以戏曲唱腔为基调进行歌曲的创作。

例如《故乡是北京》这首戏歌就是以京剧唱腔为主要元素,其中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腔调,还包含了极具中国风格的洞箫和京胡等伴奏,让歌曲情绪更加饱满,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北京的赞美之情。这首戏歌就是以戏曲唱腔为基调,在戏曲中结合了歌曲元素。而在《北京一夜》这首戏歌中,一部分歌词用戏曲唱腔进行演唱,在歌曲中夹杂了戏曲元素。戏歌虽是带戏味儿的歌,但戏味儿的浓淡多少则并无量与质的明确规定,可以戏味儿更浓,也可以歌味儿更重,或者二者参半。戏歌的出现为流行音乐和戏曲音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戏曲角度上看戏歌,其是新的艺体,是另外一种艺术形式,二者可以相互并存;而从歌曲的角度上看戏歌,其则是一种新的艺术创新,需要在发展中进行呵护与扶持,这样才能够让新艺术成为品位更高且民族韵味更浓的声乐艺术。总而言之,戏歌是当前文化环境中的新艺术形式,在发展和创作中体现出了戏曲和歌曲之间的契合点。戏曲在歌曲的基础上得以传唱与发扬,而歌曲在戏曲的形式上得到了创新和发展。通过歌曲与戏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二者在彼此的基础上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重塑。

三、“戏歌”的发展阶段

我国戏歌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其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时期。

(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早期阶段:以《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等为代表的本土作曲家创作的戏歌,以戏曲音乐为基调,包含歌曲元素

198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李谷一老师演唱的一首京味儿十足的歌曲获得了满堂彩,这就是由阎肃老师作词,姚明老师作曲的《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以京剧唱腔为基调,唱的都是老百姓的家常话,歌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深受老百姓喜爱,可以说是戏歌的开山之作。除此之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概就是阎肃老师和姚明老师合作的另一首节奏鲜明、词曲独特的戏歌《说唱脸谱》了,中间的“四色的天王托宝塔……灰色的精灵笑哈哈”这段唱词和戏曲音乐完全重合,朗朗上口,歌词介绍京剧中的脸谱形象与角色,京剧的唱腔配合现代感十足的伴奏音乐煽动起人们内心的热情,观众在其中获得了听觉和视觉上的艺术享受。两位老师创作这首歌的初衷也是为了让新一代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戏曲这种传统的艺术,并且也希望戏曲艺术与时俱进,歌词这样写道:“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要创新要发展……”这也许就是戏歌在发展初期作者的初衷吧。

可以看到,在戏歌的产生初期戏曲色彩非常浓厚,但是在歌词创作、伴奏和演唱形式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在伴奏方面甚至结合了交响乐伴奏。早期戏歌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以戏曲音乐为基调谱曲,比如《故乡是北京》就是依据京剧唱腔进行谱曲,所以戏歌初期形成的时候被人称为京歌,这就和歌曲中浓厚的的京腔京韵关系紧密。

(二)二十一世纪戏歌进入新阶段:戏歌的形式不拘一格,向多元化发展

二十一世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音乐传播范围和发展更加广泛。港台音乐、欧美音乐、传统的、现代的、古典的、摇滚的……更多新型音乐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听觉审美,也造就出更多新颖的音乐作品,很多独具个性的歌手也对音乐的发展形成一定影响,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下,歌曲创作百花齐放。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许多极具个性和才华的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源泉,他们吸取戏曲中的唱、念、做、打或服饰、化妆等各种元素,选择性地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同时结合各种时尚因素,创作出大量极具中国风格的现代歌曲。以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歌手周杰伦为例,其创作的很多歌曲都或多或少吸取了戏曲的元素。例如《霍元甲》《龙拳》等相关歌曲,这些歌曲吸收戏曲的唱腔、舞台道具、服饰以及中国武术等传统元素,结合充满时代感的rap、现代舞和电声乐队,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堪称新时代戏歌的典范。此后,戏歌的发展千姿百态,从李玉刚以反串形象推出的结合了昆曲及京剧唱腔的戏歌《贵妃醉酒》《盛世霓裳》,到2008年奧运会开幕式上将昆曲音乐与民族器乐曲结合的美轮美奂的《春江花月夜》,再到近年电视节目“中国好歌曲”涌现的戏歌《悟空》等等,这些多元化的戏歌更注重运用古老戏曲的音乐元素来讴歌新时代的美景、表达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在这些歌曲中我们能强烈感受到思想感情跨越时代的穿越,能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早已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四、戏曲音乐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的发展与重塑

传统京剧在特殊历史时期曾被改编成现代京剧样板戏,虽然样板戏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传统戏曲现代化却不可否认地成为古老戏曲得以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今天戏歌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作用。新时代戏歌融入戏曲中的各种元素,又结合现代的音乐表现手段带给人们全新的听觉感受。无论是歌曲唱腔还是演唱方法,或者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和审美上,都与时俱进地发生着改变与重塑,传统戏曲文化正以“戏歌”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音乐唱腔的创新与重塑

传统戏曲的音乐唱腔或委婉、细腻、绵长,或粗犷、豪放,但唱腔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格律化的程式。譬如京剧的唱腔主要分“西皮”“二黄”两类,各有特定的调性特点和演唱规律,大至说来,“西皮”的色彩比较明亮,唱腔华丽抒情,而“二黄”的色彩则较为暗淡,适合表现忧郁伤感的情绪。这种程式化的音乐表现手段虽然使人容易记忆和理解,但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新时代的戏歌却完全打破了这种束缚,它既吸取传统戏曲中的唱腔元素,又结合现代的音乐潮流,带给人们全新的听觉感受。通俗性的歌词加上戏曲味儿的唱腔,在音乐旋律的创作上不拘一格,更加生动丰富,从而被现代的听众所喜爱。

比如在上文中提到的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音乐里除了包含婉转细腻的京剧唱腔,还结合了竹笛等民族器乐、电声乐队、现代说唱音乐等众多音乐元素,这种动静结合、中西荟萃、古今交融的音乐形式使戏歌具备了更宽泛的艺术表达空间,从而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和追捧。

(二)演唱方法的创新与重塑

戏曲的演唱方法根据不同的“行当”有着不同的演唱要求。譬如京剧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的行当,其中又可细分,比如“生”分小生、老生、须生等,“旦”分花旦、老旦、青衣等等,小生要求男声用假声演唱,表现书生、公子等形象;老旦一般表现老年妇女的形象,用真声演唱,声音厚重饱满……而具体的发声方法更是需要师傅言传身教,不可率性而为。而当代戏歌的演唱就完全不受“行当”的制约,用什么声线唱、如何演唱完全取决于创作者表达歌曲情绪的需要。在一首戏歌中,往往可以同时听到青衣柔美、黑头高亢的唱腔,甚至还有摇滚乐、流行说唱等多种演唱方式的融入。这种不拘一格的演唱方式使戏歌有了更加丰富的色彩变化,同时对演唱者的技巧也是一种挑战!

比如新生代歌手谭维维在《华阴老腔一声喊》中既延续了高亢的秦腔唱法,又结合了摇滚重金属的色彩,高音部分还听得出她的美声技巧与功底。这种唱法与唱腔上的创新扎根于传统戏曲音乐,却已远远超越了戏曲唱腔原本的“套路”,老的戏曲演唱方法在戏歌的发展进程中发生了蜕变和重塑。

(三)审美取向的创新与重塑

戏曲艺术在在当今社会中之所以受到的关注度与接受度较低,除了大众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冲击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戏曲的表现内容和传统的表演方式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发展不同步有关。结合了音乐、舞蹈、文学的综合性舞台戏曲表演艺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是中国老百姓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之一,它所演绎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牵动着老百姓的欢笑与泪水,它所宣扬的惩恶扬善的朴素价值观深深影响着普通民众的一言一行。传统戏曲除了是大众消遣娱乐的方式,更成为统治者对老百姓进行教化的一种手段。戏剧中宣扬的忠孝、君臣的观念从精神源头灌输给老百姓效忠于权力与统治的观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娱乐方式丰富多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思想越来越自由,缓慢拖沓的戏曲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再加上戏曲方言与地域性的局限,使其愈加脱离人们的生活,戏曲艺术不得不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而“戏歌”在此时却脱颖而出,它以充满时代感的明快节奏、丰富饱满的乐队配器和不拘一格的演唱方式让戏曲音乐的基因得以发展与重塑。它表达当代人们的情感诉求,彰显个性,以新颖的舞台表现手法而被人们所喜爱。最近,有一个亮相于电视节目《梦想的声音》中的叫做“节奏部落人声乐团” 的团队,打破了人们固有的审美观念,将流行于西方的“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与我国传统的京剧唱法相结合,以一首京剧样板戏经典曲目《打虎上山》惊艳了全场,东西方音乐语汇在此结合起来,生动而充满激情,毫无违和感。可见传统的戏曲音乐不仅能穿越时代进行创新,也能打破东西方的审美界限,与世界音乐交汇,这正是符合新时代审美需求的戏曲艺术的创新与重塑。

五、结语

通过对戏歌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了解了戏歌和戏曲之间一脉相承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传统的戏曲艺术要传承、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上大胆地进行创新,在音乐、唱腔、表演上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根据时代的审美取向而进行重塑。“戏歌”就是传承戏曲基因的一种很好的艺术形式。期待着中国优秀的戏曲艺术以更多样的创新形式得到长久的传承,并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

参考文献:

[1]朱妍.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戏歌”[J].知音励志,2016(15).

[2]郭朋榕.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戏曲元素[J].戏剧之家,2016(21):56-57.

[3]王睿.浅谈中国戏曲元素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7,37(3):39.

[4]刘维艳.浅谈戏曲元素在歌曲《故乡是北京》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5(24):152.

[5]张世成.从戏曲音乐的角度看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6(3):118-119.

作者简介:王一晴(1969-),女,湖南长沙,惠州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猜你喜欢
戏曲音乐文化环境重塑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重塑未来
撞色拼接
晋剧行当音色特征及音色调节
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环境的优化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戏曲音乐欣赏探析
丰戏曲传统之翼振民族文化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