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湖南长沙 410217)
摘 要:“双创”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将“双创”人才培养融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教学中,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双创”人才培养视角下将进一步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策略: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双创”精神;强化教学力量,建设实践型师资队伍;加强教学实践,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
关键词:“双创”人才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 实践教学
随着创新创业的不断发展,“双创”人才培养既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势所趋。“双创”人才培养是我国新时期创业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重要导向和职业教育根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对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教学而言,贯彻“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不仅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之需,也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有效途径和重要支撑力量。同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教学体现了“双创”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需求,为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创业”能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从“双创”人才培养视角下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策略,在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高职学生理解和把握创新创业的导向和内涵,不断培养出符合“双创”时代需求的“双创”人才。[1]
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双创”精神
心理健康教育课自始至终贯穿着“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教学策略,首当其冲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目前职业教育已将“双创精神”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且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教学中应当贯彻“双创精神”。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要重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到“双创”人才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课改革的战略地位,从而转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陈旧理念,使“双创精神”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教学中,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注重引导高职学生用心理学知识来化解心理困惑,帮助其心理排解,加强其“双创精神”的心理建设,培养能够符合创业创新发展需要的“双创人才”。[2]
二、强化教学力量,建设实践型师资队伍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核心理论课程,必须要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师资力量投入,建设实践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从而更好地使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实“双创”人才的培养目标。强化教学力量,建立实践型师资队伍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是需要具有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型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将不再是由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思政课教师或者学生线领导来兼职担任,而是必须打造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由心理学专业或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的教师来专职担任。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型师资队伍的“双创”培训。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围绕“双创”人才培养,需要具有“双创”精神的实践型师资队伍,注重“双创”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训与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双创”精神和“双创”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更好地贯彻创新创业中精髓,尽可能的精益求精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为培养创新创业所需要的高职“双创”人才打下厚实的心理基础。[3]
三、加强教学实践,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提出,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教学要尽可能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强化对 “双创”人才培养的质量支持和心理建设。一是要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在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中,要加入适当的实践形式,例如心理测评的分析、主题班会、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朋辈心理辅导、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心理调查与研究、丰富第二课堂、心理知识宣传、主题心理讲座、心理沙龙活动、主题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等形式的实践,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同时让心理健康理论更好地服务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二是加强高职学生的“双创”心理教育。在构建实践体系课程体系的同时,更要注重以“双创”引导高职学生的自主实践形式,加大“双创”心理教育的实践教学意义。同时还能通过“双创”心理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心理,更好地引导高职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的创新创业潮流中,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双创”时代要求的高职人才。[4]
总之,将“双创”人才培养融入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可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理念。从“双创”人才培养视角来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教育策略,有利于革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弊端,同时还能增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课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培养高职学生的“双创”意识和“双创”精神,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养,还能为创新创业培养出更多地符合“双创”时代需要的“双创”人才。
参与文献
[1]高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2):53-55.
[2]董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教学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 :50-52.
[3]张兵,程元梅.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实践教学实施的方法和保障体系建设探析[J].教师,2013(9):32-34.
[4]夏谦,周学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1(9):26-29.
作者简介
欧阳叶(1983- ),女,湖南岳阳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